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三單元檢測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章節檢測題可以及時檢測出你所學到的知識。小編為你準備了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三單元檢測試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生物第三單元檢測試題

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溶酶體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細胞器

B.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C.液泡內細胞液的濃度升高導致植物細胞質壁分離

D.葉綠體中基粒和類囊體擴展了捕獲光能的膜面積

答案:D

解析:細胞內的有機化合物都以碳鏈為骨架;蔗糖的水解產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的水解產物是半乳糖和葡萄糖;糖類是細胞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ATP和RNA中的五碳糖均是核糖。

2.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各種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完全相同

B.不同細胞器或細胞結構的生物膜之間是可以相互轉變的

C.生物膜已研究到分子水平

D.細胞內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細胞的生理功能

答案:A

解析:不同的生物膜,化學組成和結構有差別,如有的生物膜功能復雜,蛋白質含量較高。

3.動物體內高爾基體數量最多的細胞是()

A.神經細胞 B.肌肉細胞

C.腺細胞 D.紅細胞

答案:C

解析:動物體內分泌旺盛的細胞,高爾基體數量多。

4.下列有關生物膜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膜使細胞有相對穩定的內環境

B.細胞內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內或膜表面進行的

C.細胞膜把細胞分隔成許多小區室

D.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

答案:C

解析:生物膜系統的重要功能有三點:(1)細胞膜是膜系統中重要的生物膜,在對細胞內環境穩態、物質運輸、信息傳遞、能量交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龐大的膜系統為酶提供了廣闊的附著位點,保證了細胞內各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3)由膜系統把細胞內分隔成許多小室,使細胞內的重要化學反應互不干擾,高效、有序地進行。其中A、B、D選項符合上述功能,而C選項把生物膜錯誤地理解成了細胞膜。

5.關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的識別與結合具有專一性

B.與不同激素分子結合的受體是不同的

C.與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結合的受體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答案:C

6.小麥細胞細胞膜的主要組成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 D.C、H、O、N、S

答案:B

7.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與癌細胞膜成分的改變有關。臨床上檢測癌癥病人的相應指標是()

A.谷丙轉氨酶(GPT)超過正常指標

B.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指標超過正常值

C.血糖(GLU)超標

D.膽固醇(CHOL)超標

答案:B

8.下列對細胞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主要由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糖類組成

B.細胞膜與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有關

C.不同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種類和數量不同

D.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清晰可見

答案:D

解析: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看到細胞膜結構。

9.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膜主要由C、H、O、N、P元素組成

B.膜結構是細胞器的主要結構

C.生物膜的流動性、選擇透過性均與膜中蛋白質有關

D.細胞中不同部分在結構、功能上有一定的聯系

答案:B

10.關于細胞器的界定,目前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細胞器是細胞內以膜跟細胞質隔離的相對獨立的結構。根據這種界定,下列哪種結構不能稱為細胞器()

A.細胞核 B.核糖體

C.內質網 D.高爾基體

答案:B

解析:核糖體本身無膜結構,根據這種界定,不能稱之為細胞器。

11.下面對溶酶體功能的描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分解消化來自細胞外的物質

B.溶解細胞內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破損的細胞器

C.自身膜破裂,導致細胞自溶而死亡

D.溶酶體形態變化多樣

答案:D

解析:溶酶體是細胞的“消化車間”,內含大量的水解酶,但其形態相對固定。

12.根據細胞的功能推測,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汗腺細胞比腸腺細胞具有更多的核糖體

B.心肌細胞比唾液腺細胞具有更多的線粒體

C.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D.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比衰老細胞具有更多的高爾基體

答案:A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細胞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汗腺細胞分泌物中無蛋白質,所以汗腺細胞中核糖體數并不比腸腺細胞多;心肌細胞代謝強度高于唾液腺細胞,故含有更多線粒體;因胰腺細胞比心肌細胞具有較強分泌能力而含較多高爾基體。

13.下列物質中,在核糖體內合成的是()

性激素 纖維素 淀粉 消化酶 K+的載體 胰島素

A. B.

C. D.

答案:D

14.糖蛋白(含有寡糖側鏈的蛋白質分子)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如果將細胞培養在含藥品X的培養基中,發現細胞無法制造糖蛋白的糖側鏈,則此藥品X可能作用在蛋白質合成及運輸過程中哪一個細胞器上()

A.核糖體 B.線粒體

C.內質網 D.溶酶體

答案:C

解析: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要進入內質網經過進一步的加工,這些加工包括多肽鏈的折疊、組裝及添加糖基團等。

15.內質網膜與核膜,細胞膜相連,這種結構特點表明內質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擴展細胞內膜,有利于酶的附著

B.提供細胞內物質運輸的通道

C.提供核糖體附著的支架

D.參與細胞內某些代謝反應

答案:B

解析:內質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既與蛋白質、脂質的合成、加工、包裝、運輸有關,又與脂質、膽固醇代謝,糖原的分解,脂溶性毒物(如苯巴比妥)的解毒作用有關。因此四個選項均是內質網的功能。但就題中所闡述的結構特點看,表達的是其重要功能之一??提供細胞內物質運輸的通道。例如,細胞內合成的血漿蛋白、免疫球蛋白、胰島素、甲狀腺球蛋白等各種分泌蛋白,正是從這些膜構成的管腔內通過而排出細胞的。

16.線粒體高效快速的反應與它的哪種結構無關()

A.封閉的雙層膜結構,化學反應不受干擾

B.由內膜形成嵴,增大膜面積

C.膜上有大量催化各種反應的酶

D.線粒體棒狀

答案:D

17.下列對細胞內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連續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內質網通過“出芽”形成小泡與高爾基體膜融合

B.細胞質中的小泡與核糖體膜融合

C.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小泡離開細胞膜回到細胞中

D.高爾基體膜突起形成小泡,離開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融合

答案:B

解析:核糖體無膜結構。

18.細胞中小泡的來源,正確的是()

A.來自內質網、高爾基體

B.來自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

C.來自高爾基體、中心體、內質網

D.來自細胞膜、葉綠體、高爾基體

答案:A

解析:細胞中小泡的來源主要來自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19.圖是一細胞的模式圖。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

B.能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C.有核孔的細胞

D.有纖維素的細胞

答案:A

解析:在圖示結構中無葉綠體。

20.人體下列細胞中不能合成蛋白質的是()

A.胰腺細胞 B.腸黏膜細胞

C.成熟紅細胞 D.白細胞

答案:C

解析: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無核糖體等結構,因而無法合成蛋白質。

21.細胞膜上的蛋白質稱為膜蛋白。不同的膜蛋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下圖體現了膜蛋白的部分功能。下列選項中有關膜蛋白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表明膜蛋白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圖乙說明膜蛋白能夠催化膜表面的代謝反應

C.圖丙表明膜蛋白有利于細胞接收膜表面的化學信息

D.三個圖能夠說明膜蛋白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答案:D

解析:細胞膜才能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來,上面三個圖并未體現。

22.對細胞膜的化學組成描述最準確的一組是()

A.脂質、蛋白質、無機鹽 B.磷脂、蛋白質、糖脂

C.脂質、蛋白質、糖類 D.磷脂、糖蛋白、糖脂

答案:C

解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還有少量的糖類。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主要是磷脂,還有膽固醇、糖脂等,組成細胞膜的蛋白質有的與糖類結合成糖蛋白,有的并不與其他成分結合,因此最準確的說法是細胞膜的成分有脂質、蛋白質和糖類。

23.感冒病人“發燒”時,除新陳代謝加強外,血液中某些抗體蛋白質含量也增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

B.有些蛋白質具有運輸作用

C.有些蛋白質具有調節作用

D.有些蛋白質具有免疫作用

答案:D

24.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農業生產和醫學實踐中有著重要的用途。下列有關生物的應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模擬生物膜可以處理污水,淡化海水

B.研究生物膜可以尋找改善農作物品質的新途徑

C.模擬生物膜可以人工合成人體的病變器官

D.通過生物膜工程技術可以診斷、治療疾病,改變細胞的遺傳特性

答案:C

25.下列敘述中哪項不屬于線粒體、葉綠體和核糖體共有的特征()

A.都能生成水 B.都有ATP的生成

C.都含有核酸 D.都含有蛋白質

答案:B

解析:核糖體中氨基酸脫水縮合、葉綠體光合作用、線粒體有氧呼吸都有水生成;線粒體、葉綠體中都含有少量DNA和RNA,核糖體中含RNA;核糖體進行蛋白質的合成,不但不產生,還要消耗ATP。

26.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細胞膜的通透性穩定不變

B.膜的流動性是細胞生物膜相互轉化的基礎

C.特異性免疫系統通過細胞膜表面的分子識別“自己”和“非已”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答案:A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首先,細胞完成分化后,其膜的通透性易受表面活性劑、脂、糖、超聲波等化學、物理等因素的影響,并非穩定不變;其次,隨細胞自身生命歷程的延續,如衰老等,細胞膜的通透性也會改變,故A錯。膜的流動性使不同類型生物膜可相互融合,是生物膜相互轉化的結構基礎;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是細胞識別的物質基礎;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細胞,高爾基體膜不斷形成包裹分泌蛋白的具膜小泡,所以更新快。

27.下列物質中,在核糖體上合成的是()

腎上腺素 突觸后膜上的受體 淀粉 唾液淀粉酶 纖維素 胰高血糖素

A.B.C.D.

答案:C

解析:核糖體合成蛋白質。突觸后膜上的受體是蛋白質,唾液淀粉酶和胰高血糖素也是蛋白質,它們都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腎上腺素是脂質,淀粉和纖維素是多糖。2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成熟的植物細胞都有液泡和葉綠體,但沒有中心體

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區細胞內沒有大液泡和葉綠體,但有較多的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C.高倍顯微鏡下的成熟植物細胞,不可能觀察到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

D.許多果實、花瓣的顏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決定的,色素的顏色與細胞液的pH有關

答案:A

解析:成熟的植物細胞都有液泡,但并不都含葉綠體,如根尖成熟區的細胞。分生區細胞分生能力很強且不進行光合作用,所以無大液泡和葉綠體,分生區細胞含有大量的線粒體和高爾基體,為細胞分裂過程提供能量和參與新細胞壁的形成。

29.動物合成的蛋白質可分為分泌性蛋白質和內用性蛋白質,與分泌性蛋白質的合成、分泌密切有關的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細胞器和細胞結構有()

A.核糖體、中心體、內質網

B.核糖體、線粒體、高爾基體、細胞膜

C.核糖體、線粒體、質體、高爾基體

D.細胞核、核糖體、內質網、線粒體、高爾基體、細胞膜

答案:D

30.甲細胞所含的線粒體較乙細胞所含的線粒體多,這一現象說明()

A.甲細胞內的基因數目多

B.乙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較甲細胞多

C.甲細胞內產生的能量較多

D.甲細胞內合成的蛋白質較乙細胞多

答案:C

解析: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線粒體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大量的能量供生命活動利用。結構和功能相適應,根據細胞中線粒體的多少可以判斷該細胞代謝活動需要能量的多少,依此來判斷細胞代謝的強弱。同一生物體內不同結構部位的細胞中遺傳物質相同,但線粒體含量一般不同,如一個人的心肌細胞和皮膚細胞,所以線粒體多的細胞基因并不多。

二、非選擇題(共55分)

31.(10分)在一定時間內使某種細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氨基酸,經檢查發現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現在圖中、、、、、、部位。請據右圖回答:

(1)圖中〔〕是________,在〔〕________中合成糖蛋白!病车墓δ苁莀_______,〔〕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圖〔〕________中形成成熟蛋白。〔〕來自〔〕________。

(3)用標號來表示的運輸過程:________。(4)由此可以看出,細胞內的生物膜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有一定的連續性。

(5)〔〕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所需的大量能量是由〔〕________供給。

(6)此動物對具有________功能。

答案:(1)蛋白質類分泌物 內質網 合成肽鏈 內質網 (2) 高爾基體高爾基體 (3)→③→④→⑤→⑥ (4)結構 功能 (5) 線粒體 (6)合成和分泌

32.(9分)正常人的心肌細胞中線粒體數目比腹肌細胞多;一個肝細胞平均有500~1000個線粒體,而甲亢病人肝細胞中線粒體的數目明顯增多。請回答;

(1)人體各種細胞中所含線粒體的數目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亢病人的肝細胞中線粒體數目明顯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哺乳動物的精子中,大多數的線粒體集中于精子尾部的基部,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現象可說是一種________的適應。

(4)比較代謝水平相當的綠色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發現植物所含的線粒體數目一般比動物細胞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同細胞代謝水平不同 (2)甲亢病人代謝過于旺盛,體內物質氧化分解過快而導致肝細胞線粒體數目增多 (3)精子尾部運動需消耗較多能量 結構和功能 (4)動物細胞在異化作用過程中的能量代謝比植物細胞高。

33.(9分)下圖表示夏季某植物葉肉細胞中葉綠體的分布情況,圖中數字為一天中的時間,請回答:

(1)中午12時左右,葉綠體的方向與其他時段不同,表現為________,其意義為________。圖中其他時段顯示葉綠體在不同方向的光照下能夠隨時改變橢球體的方向,其意義是________。

(2)如果先用高倍鏡觀察,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所描述的現象說明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隨________的強度和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4)在觀察細胞質的流動時,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結果如圖所示,細胞內葉綠體的實際位置和細胞質流動方向為()

A.左側、順時針 B.右側、順時針

C.左側、逆時針 D.右側、逆時針

答案:(1)以較小的受光面積正對陽光 不被強光灼傷 使葉綠體能接受較多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 (2)可能會找不到觀察對象,還可能會出現高倍鏡頭壓破玻片(損壞鏡頭)的情況 (3)光照 (4)C(顯微鏡的成像特點倒立、放大、虛像,即看到的像與物體的實際位置相反。)

34.(9分)在低溫條件下,將葉片置于研缽中,加入某種溶液研磨后,用離心法進行分離。第一次分離成沉淀P1(含細胞核和細胞壁碎片)和上清液S1;隨后又將S1分離成沉淀P2(含葉綠體)和上清液S2;第三次將S2分離成沉淀P3(含線粒體)和上清液S3;最后一次將S3分離成沉淀P4(含核糖體)和上清液S4,F請回答下列問題(填入相應的字母符號,如S1~S4,P1~P4)。

(1)此題用于分離各種細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_,此法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

(2)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部分。

(3)若要繼續分離得到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應選取________部分。

(4)若要研究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應選取________部分。

(5)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細胞器的是________。

答案:(1)差速離心法 各種細胞器的密度不同

(2)P1 (3)P2 (4)P4 (5)S1、S2、P3

解析:(1)由于不同細胞器的密度不同,可利用差速離心法將細胞內的各種細胞器分離開來。(2)DNA主要存在于

細胞核中,同時在細胞質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內也有分布,因此P1部分含量最多。(3)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葉綠體是呈橢球形或球形的顆粒,存在于P2中。(4)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是核糖體,是粒狀小體,主要存在于P4部分。(5)能徹底分解有機物的場所是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棒狀顆粒,存在于S1、S2、P3中。

35.(9分)用動物的受精卵細胞進行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1)提取受精卵的核單獨培養,不久細胞核會退化消失,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去掉細胞核的細胞質單獨培養,細胞質不久也消失,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去核的受精卵的細胞質移上新核。經過培養,發現經過移核的細胞不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進行細胞分裂,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細胞核不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其所需要的營養來自細胞質 (2)單獨的細胞質也無法完成生命活動 (3)細胞核與細胞質是相互依存的關系,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解析:

36.(9分)人們已經通過化學實驗證明了細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F在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1)實驗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目的:利用化學試劑檢測細胞膜中的蛋白質。

(3)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材料:細胞膜樣液、稀釋的蛋清、潔凈試管、滴管、雙縮脲試劑等。

(5)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潔凈試管2支,編號為甲、乙。

第二步:向甲試管中滴加2 mL的細胞膜樣液,向乙試管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向甲、乙兩試管中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實驗現象:

甲試管中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試管中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驗證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3)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產生紫色現象

(5)第二步:2 mL稀釋的蛋清

第三步:滴加雙縮脲試劑A液1 mL,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4滴,振蕩搖勻,觀察顏色變化

(6)變為紫色 變為紫色

(7)細胞膜中含有蛋白質成分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三單元檢測試題就介紹到這,更多內容請關注生物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23330.html

相關閱讀: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