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小編準備了高一化學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點,希望你喜歡。
一、原子結構
1.幾個量的關系()
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質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離子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同位素
(1)要點:同質子數相同,異中子數不同,微粒原子。
(2)特點:同位素的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穩定同位素的原子個數百分數不變。
注意:同種元素的同位素可組成不同的單質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兩種不同的物質。
3.相對原子質量
(1)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以一個12C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數值。它是相對質量,單位為1,可忽略不寫。
(2)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按該元素的各種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與其相對原子質量的乘積所得的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原子質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4.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1)核外電子是由里向外,分層排布的。
(2)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個;最外層電子數不得超過8個,次外層電子數不得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得超過32個。
(3)以上幾點互相聯系。
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是書寫結構示意圖的主要依據。
5.原子和離子結構示意圖
注意:①要熟練地書寫1~20號元素的原子和離子結構示意圖。
②要正確區分原子結構示意圖和離子結構示意圖(通過比較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
6.微粒半徑大小比較規律
(1)同周期元素(稀有氣體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核電荷數的遞增逐漸減小。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隨著原子核電荷數的遞增逐漸增大。
(3)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大,則離子半徑越小。
(4)同種元素的微粒半徑:陽離子原子陰離子。
(5)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半徑大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
(6)電子層數多的陰離子半徑一定大于電子層數少的陽離子半徑,但電子層數多的陽離子半徑不一定大于電子層數少的陰離子半徑。
二、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1.位、構、性三者關系
結構決定位置,結構決定性質,位置體現性質。
2.幾個量的關系
周期數=電子層數
主族數=最外層電子數=最高正價數
?最高正價?+?負價?=8
3.周期表中部分規律總結
(1)最外層電子數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為8的元素是稀有氣體元素(He例外)。
(2)在周期表中,第ⅡA與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別有以下三種情況: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15。
(3)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種類滿足以下規律:設n為周期序數,則奇數周期中為種,偶數周期中為種。
(4)同主族相鄰元素的原子序數差別有以下兩種情況:①第ⅠA、ⅡA族上,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該周期元素的數目=下一同期元素的原子序數;②第ⅣA~ⅦA族,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下一周期元素的數目=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
(5)設主族元素族序數為a,周期數為b,則有:①a/b1時,為金屬元素,其最高氧化物為堿性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堿;②a/b=1時,為兩性元素(H除外),其最高氧化物為兩性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兩性氫氧化物;③a/b1時,為非金屬元素,其最高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最高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酸。無論是同周期還是同主族元素中,a/b的值越小,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就越強;反之,a/b的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強。
(6)元素周期表中除第Ⅷ族元素以外,原子序數為奇(或偶)數的元素,元素所在族的序數及主要化合價也為奇(或偶)數。
(7)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和非金屬之間有一分界線,分界線右上方的元素為非金屬元素,分界線左下方的元素為金屬元素(H除外),分界線兩邊的元素一般既有金屬性,也有非金屬性。
(8)對角線規則:沿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方向對角(左上角與右下角)的兩主族元素性質相似,這一規律以第二、三周期元素間尤為明顯。
高一化學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點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29430.html
相關閱讀: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