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四中二?一三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地理學科試卷考試說明:1.考試時間:20年月日時0分至時。.本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本卷滿分100分3.答題前,請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填涂好相關信息。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題卷上無效1.中國登月探測器在登月后,圖中將有幾級天體系統A.1級 B.2級 C.3級 D.4級 2.北京時間 12月26日5時23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準控制下,“玉兔”號月球車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順利進入月夜休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月球車休眠是因為無法得到充足的太陽輻射 B.月球車休眠是因為要避免太陽活動的干擾 C.月球車進入休眠狀態時,倫敦地方時為12月26日21時23分 D.月球車進入休眠狀態時,全球和北京處于不同日期的范圍小于一半 讀地球自轉線速度隨緯度變化圖(左圖)和地球公轉線速度變化圖(右圖),回答3,4,5題。3.左圖中Q處河流河口左岸堆積明顯,則Q點的緯度和右圖中M點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分別是A.60°S 遠日點 B.30°S 遠日點 C.60°N 近日點 D.30°N 近日點4.當地球公轉線速度為N時,該日杭州晝夜長短情況正確的是 A.晝短夜長,晝漸長 B.晝長夜短,晝漸長 C.晝長夜短,夜漸長 D.晝短夜長,夜漸長5.當地球公轉線速度為M時杭州四季花事正確的是 A.桃花鬧枝 B.荷花盛開 C.桂花溢香 D. 臘梅傲霜某地一中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堅持觀測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并作詳細記錄。以下是12月22日(冬至日)觀測記錄。據此回答6,7,8題觀測時刻(北京時間)3:50……11:1011:2015:30……18:50太陽高度0?……65?20’68?30’65?20’……0?6.該學校的經緯度位置是A.130?W,45?N B.130?E,45?S C.110?W,40?N D.110?E,40?S7.6月22日,該校所在地的晝長約為A.7小時 B.8小時 C.9小時 D.10小時8.當該校于北京時間6時整日出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北印度洋洋流逆時針流動 B.地中海沿岸正炎熱干燥C.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 D.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下圖由熱力作用形成的某區域等壓面東西向的垂直剖面圖,圖中相鄰等壓面的差值為4hpa。讀圖,完成9,10題。9.圖中四地判斷正確的是A.>< B.><C.<<D.<。.在不考慮比例尺縮放的前提下,該區域內海平面的等壓線分布最接近 A B C DA. 全球晝夜平分 B.南半球為冬季 C. 亞洲東部盛行東南風 D. 北極圈以及以北地區極夜12.哈爾濱某中學生借鑒這一設計,若兩地窗戶大小形狀相同,則應做的調整是①安裝高度不變,加長遮陽板 ②安裝高度不變,縮短遮陽板③遮陽板長度不變,降低安裝高度 ④遮陽板長度不變,升高安裝高度A. ①④ B. ②④ C.①③ D. ②③科考人員在河西走廊發現了一種類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崗巖千瘡百孔,距今已有上億年,周圍有4-5億年之前形成的沉積巖,圖6是該地區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13,14題。?13.形成“蜂巢”地質作用是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流水沉積.此處地貌的形成過程是A.沉積-巖漿侵入-地殼抬升-外力侵蝕 B.沉積-地殼抬升-外力侵蝕-巖漿噴出C.巖漿噴出-沉積-外力侵蝕-地殼抬升 D.巖漿侵入-沉積-地殼抬升-外力侵蝕A.②①④③ B. 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16.四個地點中,位于沖積扇頂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右圖是模擬洋流系統的一個實驗裝置,在透明水槽的內側分別安放4只風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側。讀圖完成17,18題。17.若同時開啟風扇F和F,則該裝置模擬的洋流系統是北太平洋中緯洋流系統 高緯洋流系統南大西洋中低緯洋流系統 中緯洋流系統A. B. C. D.18.某研究性習小組對此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分別在水中懸掛冰塊和加熱器以表示半球的寒流和暖流,以下懸掛位置合理的是.F4附近懸掛冰塊,F1附近懸掛加熱器.F2附近懸掛冰塊,F3附近懸掛加熱器.F3附近懸掛冰塊,F2附近懸掛加熱器.F1附近懸掛冰塊,F4之間懸掛加熱器霧霾天氣A B C D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20,21題。20.圖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帶分別是 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荒漠帶B.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熱帶荒漠帶C.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溫帶荒漠帶D.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熱帶荒漠帶21.圖中洋流的影響是 A.縮小海洋污染范圍 B.加快途經海輪航速 C. 使沿岸大氣降溫減濕 D. 減慢海水凈化速度右圖為某山地頂峰周邊的情況,甲、丁兩地氣溫相同。讀圖,回答22,23題。22.該山地北坡屬于 A.陽坡和迎風坡 B.陰坡和背風坡 C.陽坡和背風坡 D.陰坡和迎風坡23.甲、乙、丙按氣溫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讀右圖,回答24,25題。24.下列有關圖中各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地和②地緯度相同,因此其氣候類型也相同B.③地的多雨期和南京的多雨期基本一致C.④地的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⑤地位于緯度40°~60°之間,終年受西風帶影響,降水量較豐富 25.下面四幅圖中表示的氣候類型與④地的氣候類型相同的是隨著某衛視明星親子旅行生存體驗真人秀《爸爸去哪兒》的熱播,靈水村徹底火了。靈水村位于北京西的門頭溝區,距離北京市區僅1個多小時車程。該村以結合山地環境發展起來的山地四合院為主,村落中保存了明清以來不同時期的文化遺跡。圖11和圖12分別為靈水村全景圖及其地理位置圖,完成26,27題26.靈水村的山麓自然帶影響山體自然帶垂直更替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水熱組合狀況 B.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熱量 C.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水分 D. 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 熱量27.今年寒假如果你去靈山村旅游可能會遇上哪能些氣象災害A.沙塵暴、暴雨 B. 臺風、寒潮C. 寒潮、沙塵暴 D. 臺風、暴雨2015年11月8日,臺風 “海燕”在菲律賓中部登陸。此次臺風造成大規模損壞,死亡人數達數千人。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氣象學教授威洛比說,根據美國衛星測繪,“海燕”的威力已經不在衛星所能測量的范圍內了,堪稱“史上最強臺風”。圖13示意是該日局部地區氣壓分布狀況(等值距為4 hpa)。完成28,29題28. 臺風中心氣壓值 hpa是A.1020<<B.982<<C.986<<D.1028<<B.偏東風 C.偏南風 D.偏西風我國已經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海拔4093米)建立了昆侖科考站。2015年11月7日,“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又開始新一輪科考。此次南極科考是“雪龍”號首次執行環南極航線任務,其重中之重便是在伊麗莎白公主地新建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中國南極泰山站。據此回答30題。?30.據圖文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山站上五星紅旗常年主要飄向西北?B首次環南極航行任務的航行方向是逆時針?C三大南極科學考察站所在地,長城站氣壓最低?D南極科考最大的自然障礙是缺氧?A.谷地 向斜 ?B.山地 向斜 ?C.向斜 谷地 ? D.向斜 山地32.地質構造具有重大社會實踐意義,圖中找油氣與重大工程應該避開的位置分別是?A.丙、甲 ?B.甲、乙 ?C.甲、丙 ? D.乙、甲 33.在圖中數碼①②③④所示地層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葉蟲化石的地層數碼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龍蛋化石的地層數碼是____,早期人類遺跡應該到數碼__代表的地層中去尋找。?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① ? D.④②① 34.該環境問題對地球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有A.全球各緯度降水量增加 B.全球熱帶雨林的面積縮小C.全球極端天氣出現頻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進入頻發期35.引起該環境問題的主要人為原因是A.大量使用制冷設備 B.過度排放酸性氣體C.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D.大量使用礦物燃料 二、綜合題(本題3大題,共30分)36. 圖甲中ABC為昏線,且與極圈相切,讀圖完成下列要求。在乙圖上畫出太陽光線、晨昏線用斜線表示夜半球。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為。日太陽直射點向(北、南)移動 37.右圖為我國局部地區某年2月26日~3月27日等降水量線分布圖(單位:mm)。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0分)(1)圖示信息可知,此時云南省最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為 ,判斷理由是 。(2分)(2)拉薩有“日光城”的美譽。請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3)A城是著名“山城”,城市沿長江布局的主要原因: 、 。(4分)(4)四川省東、西部交通線路的密度差異很大,其中較密的是 ,影響這種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29.圖示島國因煤炭、石油等常規能源缺乏,故致力于本土清潔能源的開發。因清潔能源所占比重大,其首都L城被譽為“無煙城市”。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城的氣候統計表氣象要素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均溫()-0.50.40.52.96.39.010.610.37.44.41.1-0.2降水量(mm)75.671.881.858.343.850.051.861.866.585.672.578.7(1)簡述該島國主要公路分布特點指出其影響因素。(2)根據資料分析該島國大力開發的清潔能源。 (3)解釋L城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31101.html
相關閱讀:四川省武勝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無答
湖北省三校(宜昌一中、公安一中、沙市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高一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六)答案參考
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