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生物伴性遺傳知識點梳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生物學科屬于自然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小編準備了高一生物伴性遺傳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伴性遺傳的規律

伴性遺傳可歸納為下列規律:

1. 當同配性別的性染色體(如哺乳類等為XX為雌性,鳥類ZZ為雄性)傳遞純合顯性基因時,F1雌、雄個體都為顯性性狀。F2性狀的分離呈3顯性:1隱性;性別的分離呈1雌:1雄。其中隱性個體的性別與祖代隱性體一樣,即1/2的外孫與其外祖父具有相同的表型特征。

2.當同配性別的性染色體傳遞純合體隱性基因時,F1表現為交叉遺傳,即母親的性狀傳遞給兒子,父親的性狀傳遞給女兒,F2中,性狀與性別的比例均表現為1:1。

3.存在于Y染色體差別區段上的基因(特指人類或哺乳類)所決定的性狀,或由W染色體所攜帶的基因所決定的性狀,僅僅由父親(或母禽、母鳥)傳遞給其兒子(或雌禽、母鳥)。表現為特殊的Y連鎖(或W連鎖)遺傳。

怎么判斷一種性狀的準確遺傳方式呢?

常染色體顯性

常染色體隱性

X性染色體顯性

X性染色體隱性

Y染色體遺傳

細胞質遺傳

1.首先確定顯隱性:

①無中生有為隱性

②有中生無為顯性

2、再確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①無中生有為隱性,女兒患病為常隱

②有中生無為顯性,女兒正常為常顯

③ 母病子病,女病父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為X隱

④ 父病女病,子病母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最可能為X顯

3.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同時存在的處理方法:

當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兩對及以上的性狀遺傳時:

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

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分離規律處理,

整體上則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來處理.

遺傳性疾病通?煞譃槿悾

1、染色體疾病主要是染色體數目的異常,又分為常染色體異常和性染色體異常。前者如21-三體綜合征,即比正常人多了第21條染色體;后者如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即正常女性的染色體應該為XX,而這種病人是XO,缺少了一個X染色體。

2、單基因遺傳病指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其中的1個或2個發生異常,根據遺傳方式又可分為三種:

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果父母雙方之一帶有常染色體的病理性基因是顯性的,那么只要有一個這樣的病理性基因傳給子女,子女就會出現和父母同一種的疾病。目前已知這類疾病有1200多種,如多指畸形,先天性軟骨發育不良、先天性成骨不全等。理論上講,如果一個病人(雜合子,即一對基因中只有一個病理性基因)與正常人結婚,子女中有50%的可能患上同種疾病;如果夫妻雙方均為病人(雜合子),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為75%;如果夫妻雙方中有一個為純合子病人,即一對基因都是病理性基因,那么他們的子女就100%要患病的。

⑵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當一對染色體中都有致病基因時才發病。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病理性基因的攜帶者,那么子女有25%的可能患病,50%為攜帶者,只有25%為正常。目前所知這類疾病有900多種,如白化病、半乳糖血癥、先天性聾啞等。

⑶伴性遺傳:致病基因存在于性染色體上,多在X染色體上,故又稱為X-伴性遺傳。根據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顯隱性,又可分為X-伴性顯性遺傳和X-伴性隱性遺傳兩種。尤以后者多見,如血友病、色盲、肌營養不良等。女性雜合子并不發病,因為她有兩條X染色體,雖然一條有致病隱性基因,但另一條則是帶有顯性的正;,因而她僅僅是個攜帶者而已;但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因此一個致病隱性基因也可以發病,常常是舅舅和外甥患同一種疾病。

3、多基因遺傳這類遺傳性疾病是由幾個致病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每個致病基因僅有微小的作用,但由于致病基因的累積,就可形成明顯的遺傳效應。環境因素的誘發常是發病的先導,如唇裂、腭裂、精神分裂癥等。

遺傳病通常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罕見性和終生性的特征。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伴性遺傳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47044.html

相關閱讀: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