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北省保定市重點中學高一下學期第四次周練 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1.下面關于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比鄉村人口多B.城市化就是城市工業化過程C.城市化的主要標志是城市人口的比重上升D.城市化意味著城市用地的無限擴大2.2004年~2008年期間,促進北京城市化進程發展的主要動力是(  )A.人口增長快 B.與奧運相關的設施建設C.福利保障健全 D.工業化的發展3.由圖可知,當前多數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所處的階段分別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①4.目前,在西方國家的大城市里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的原因是(  )①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環境不斷惡化②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完善③市區失業人口增多④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下圖是某城市建設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5.城市建設導致了當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徑流匯集速度減慢C.蒸發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6.城市建設后地面徑流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蓋率增加C.降水下滲量減少 D.城市熱島效應.與天然橡膠分布在熱帶,東南丘陵適宜種茶樹,河西走廊的糧棉,橫斷山區的“立體農業”生產相對應的最主要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光熱、土壤、水源、地形B.地形、水源、土壤、光熱C.土壤、地形、光熱、水源D.水源、地形、光熱、土壤.荷蘭的鮮花裝點著世界的許多城市,使鮮花市場擴大的區位因素是(  )①氣候、诮煌ㄟ\輸、壅摺、芸萍糀.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山東省原本是我國的糧食、棉花和花生生產大省,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地區逐漸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為主的出口基地。 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溫室大棚和節水灌溉技術,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發展了大量的反季節蔬菜。據此完成~題。.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區已由種植園農業向商品谷物農業轉變B.農業生產已擺脫了地域的限制C.該地區已經成為典型的混合農業區D.人們可以改變某些自然條件進行農業生產.我國蔬菜等農副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原因是(  )A.勞動力資源豐富B.我國蔬菜種植的自然條件好C.我國蔬菜的質量好D.我國蔬菜生產的科技水平高.我國近年來塑料大棚蔬菜生產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A.平原為主的地形 B.雨熱同期的氣候C.市場需求的擴大D.自然條件的變化.某城鎮周圍地區擬發展果樹栽培、蔬菜和花卉業、林業、水稻種植業,如下圖,根據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考慮,下列安排較合理的是(  )A.①林業、谑卟撕突ɑ軜I ③水稻種植業、芄麡湓耘郆.①林業、谒痉N植業、酃麡湓耘唷、苁卟撕突ɑ軜IC.①林業 ②果樹栽培、鬯痉N植業 ④蔬菜和花卉業D.①果樹栽培、诹謽I、鬯痉N植業、苁卟撕突ɑ軜I.下圖中甲、乙兩區域都是重要的種植業分布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區域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哪些?其農業發展的主導因素是什么?(2)依據對應關系,填表說明甲區域發展種植業的主要限制性自然條件及其治理措施。.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模從小到大,說明    運輸對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2)圖乙中的①、②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    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人口變化的特點是        ,其原因是存在    、    等社會經濟問題。(3)城市的迅速發展會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境各要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展對自然環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表現在:①對生物:;②對氣溫: ;③對降水:;④對地下水: 。6.C7.A8.D9.D10.A11.C12.C (2)① 人口數量不斷下降 環境污染(或交通擁擠) 地價上漲(或經濟效益下降)(3)城市建筑面積擴大,減少了生物多樣性 溫室氣體排放多,出現“熱島”效應 煙塵排放量多,城市多云霧天氣(或城市多酸雨) 減少降水對地下水的補給(或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和污染)河北省保定市重點中學高一下學期第四次周練 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28806.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六)答案參考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四川省武勝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無答
湖北省三校(宜昌一中、公安一中、沙市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