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生物寒假作業《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和《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為了不讓學生在這段時間后會忘掉之前一年學習過的知識,小編準備了高一生物寒假作業,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第5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第6章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第I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20x3=60)

1.白化病患者最根本病因是

A..

C.缺乏酪氨酸酶 D.酪氨酸酶基因不正常

2.下圖表示四倍體蘭花葉片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形成植株的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

B.①過程需生長素,而③過程需細胞分裂素

C.①過程

D.此蘭花的花藥離體培養所得植株為二倍體

A.單基因遺傳病是由染色體上單個基因的異常所引起的疾病

B.多基因遺傳病在青春期比幼兒期發病率高,因為環境因素的累積作用明顯

C.很多染色體變異個體在胎兒期就死亡了

D.多基因遺傳病受環境影響,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在一鼠的精巢中,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的兩條染色單體上所攜帶的全部基因本應全部相同,但實際上卻有不相同的,其原因可能是

A.復制時發生了差錯

B.聯會時染色單體間發生了交叉互換

C.發生了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D.該鼠不是純合子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的基本方法是將不同品種的水稻進行雜交,從而選育出優良的水稻品種。其利用的遺傳學基本原理是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單倍體育種 D.多倍體育種

生物體內的基因重組()

A.能夠產生新的基因B.在生殖過程中都能發生

C.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D.在同源染色體之間可發生

A.呆小癥 B.甲亢 C.侏儒癥 D.白化病

8.現代農業生產中經常使用各種不同的育種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雜合子種子盡快獲得純合子植株的方法是:種植秋水仙素處理幼苗花藥離體培養純合子

B.僅通過雜交育種不能獲得農作物新品種

C.誘變育種只適用于對微生物菌株的選育

D.基因工程育種可能通過對天然基因庫的影響對生物圈的穩態帶來不利影響

豌豆的DNA中插入一段外來DNA序列,使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

A.插入的外來DNA序列

B.基因側重于遺傳物質化學組成的描述,DNA側重描述遺傳物質的功能

C.淀粉分支酶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D.插入的外來DNA序列使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因此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

10.下列關于可遺傳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基因可自發突變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復突變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間可以發生基因重組

C.Ti質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農桿菌的DNA上,屬于染色體變異

D.殺蟲劑害蟲產生抗藥性突變,害蟲抗藥性增強

(2N=14)幼苗若干,隨機分組,每組30株,用不同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幼芽,得到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自變量有兩個

B.高倍鏡下觀察草莓莖尖細胞的臨時裝片,發現有的細胞分裂后期的染色體數目為56

C.秋水仙素與龍膽紫一樣屬于堿性染料,能對染色體著色,從而誘導染色體加倍

D.實驗表明: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 d,誘導成功率最高

12.在下列人類生殖細胞中,哪兩種生殖細胞的的結合會產生先天性愚型的男患兒( )

①23A+X ②22A+X ③21A+X ④22A+Y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1/2

B.Ⅱ代個體均為雜合子

C.該遺傳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發病率為1/4

14.右圖是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4號和5號為雙胞胎。下列有關選項中不正確的()選項

A.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親代1號和2號的后代發生了性狀分離

C.若4號和5號為異卵雙胞胎,則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5/9

D.若4號和5號為同卵雙胞胎,則二者性狀差異一定來自于基因突變

B.提供花粉的花藥組織中某個花粉母細胞分生基因突變

C.提供花粉的紅果番茄是雜合子(Hh)

D.提供花粉的黃果番茄是雜合子(Hh)

16.在某二倍體作物育種時,將、兩個植株雜交得到,將再做如下圖所示處理。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④過程一定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B.在⑧的育種過程中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C.植株不能產生后代的原因是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

D.⑨過程為單倍體育種,植株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A.①②過程簡便,且比①③④過程育種年限短

B.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法

C.④和⑦都用秋水仙素作用于萌發的種子

D.⑤與⑧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

18.下列各項中可能產生新基因的是( )

A.用離體花藥培養玉米植株

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體西瓜

C.通過雜交培養抗病小麥品種

D.用X射線處理青霉素菌種

19.下列育種方式各不相同,其中生物學原理相同的一組是

①太空椒 ②無子西瓜 ③矮桿抗病雜交水稻 ④青霉素高產菌株 ⑤八倍體小黑麥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2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人類(10000人)的遺傳病進行調查。在調查中發現甲種遺傳病(簡稱甲病)發病率較高,往往是代代相傳,乙種遺傳病(簡稱乙病)的發病率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該地區萬人中表現情況統計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發病率,應對患甲病的家庭進行調查并進行系譜分析

B. 根據統計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病

C.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因為調查顯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D. 若要快速檢測正常人群中的個體是否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實現

第II卷(非選擇題)

三、綜合題(4x10=40) 21.生物研究性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人類的遺傳病進行調查。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該地區每萬人中的基本情況以及兩種病的某家族遺傳系譜圖。

有甲病、無乙病

人 數 無甲病、有乙病

人 數 有甲病、有乙病

人 數 無甲病、無乙病

人數 男性 280 250 5 4465 女性 281 17 2 4700

請根據所給的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回答:

(1)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 染色體上。如果該人群中帶有乙病基因的雜合體有52人,則人群中乙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 ▲ %。

(2)該小組的同學在調查中發現的上述兩種遺傳病的家族譜系圖,其中甲病與正常為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與正常為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B表示,隱性基因用b表示。

①Ⅲ-3的基因型是 ▲ 。

② 以上述判斷為基礎,如果Ⅳ-?是男孩,他患甲病的幾率是 ▲ ,同時患有甲病和乙病的幾率為 ▲ 。

22.(6分)右圖是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基因B對b為一對等位基因),假設6號個體不帶致病基因,請分析回答:

(1)該遺傳病最可能是 染色體上的______(顯性或隱性)基因決定的。

(2)8是雜合體的幾率是 。

(3)7的患病基因來自第一代的 。

(4)如果8與一位無此病的男性結婚,出生病孩的幾率是 ,患病者的基因型是 。

23.(16分)苯丙酮尿癥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謝異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積累,白化病患者則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這兩種病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圖1是苯丙氨酸的代謝途徑,圖2是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

圖1 圖2

由圖1判斷,缺乏酶①會導致白化病嗎?請說明理由。

苯丙酮尿癥和白化病的基因都是通過 ,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基因控制該類物質合成的過程包括 兩個階段。

(2)遺傳病遺傳方式的調查方法是 ,苯丙酮尿癥屬于 染色體

遺傳。

(3)若Ⅱ3再度懷孕,醫院會建議她進行 ,以確定胎兒是否患病。若Ⅱ3不攜帶白化病致病基因,則胎兒同時含有兩種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4)近幾年,某著名營養品商家投入超過2000萬元對苯丙酮尿癥患兒提供特殊奶粉資助,該奶粉的特殊之處在于 。

(1)根據家族病史,該病的遺傳方式是 ;母親的基因型是 (用B、b表示);若弟弟與人群中表現型正常的女性結婚,其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是 (假設人群中致病基因頻率為1/10。結果用分數表示)。

(2)檢測發現,正常人體中的一種多肽鏈(由146個氨基酸組成)在患者體內為僅含前45個氨基酸的異常多肽鏈。異常多肽鏈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由此導致正常mRNA第______ 位密碼子變為終止密碼子。

(3)分子雜交技術可用于基因診斷,其基本過程是用標記的DNA單鏈探針與 進行雜交。若一種探針能直接檢測一種基因,對上述疾病進行產前基因診斷時,則需要 種探針。若該致病基因轉錄的mRNA分子為ACUUAG,則基因探針序列為 ;為制備大量探針,可利用 技術。

參考答案

1.

【解析】

造成白化病的缺少黑色素缺少酪氨酸根本原因缺少缺少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

2.C

【解析】

試題分析:植物組織培養的分裂方式是有絲分裂,不會發生基因重組;①③階段均需不同比例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①;此蘭花的花藥離體培養所得植株為單倍體

3.B

【解析】

4.C

【解析】減數分裂過程中姐妹染色單體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有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5. B

【解析】培育雜交水稻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于生產其利用的遺傳學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組

6.D

【解析】

基因重組的概念: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能產生新的基因型;類型:基因重組有自由組合和交叉互換兩類;故選D。

7.ABC

【解析】

試題分析:呆小癥是幼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A正確。甲亢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故B正確。侏儒癥是幼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故C正確。白化病是基因突變引起的,故D錯。

考點:本題考查激素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力。

8.D

【解析】

試題分析:方法應是種植花藥離體培養秋水仙素處理幼苗純合子雜交育種農作物新品種誘變育種適用于微生物選育基因工程育種可能通過對天然基因庫的影響對生物圈的穩態帶來不利影響

考點:本題考查各種育種方法應用的知識。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

9.D

【解析】

試題分析:控制豌豆皺粒和圓粒一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插入的外來 DNA 序列會隨豌豆細胞核DNA分子的復制而復制,復制場所為細胞核,A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因此基因側重于描述遺傳物質的功能DNA 是脫氧核糖核酸的簡稱側重于化學組成的描述,B淀粉分支酶基因通過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C 插入的外來 DNA 序列改變淀粉分支酶基因的堿基序列,基因的結構發生改變,因此該變異屬于基因突變。

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10.D

【解析】

試題分析:基因可回復突變,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間可以發生Ti質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農桿菌的DNA上,屬于害蟲抗藥性突變殺蟲劑

考點:本題考查變異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

11.C

【解析】A選項正確:該實驗的自變量是秋水仙素的濃度和處理時間;B選項正確:二倍體草莓經秋水仙素誘導成功后,染色體加倍成28,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為56;C選項錯誤:秋水仙素不能對染色體著色,其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D選項正確:0.2%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天,誘導成功率在處理的組別中最高。

12.C

【解析】

試題分析:先天性愚型的男患兒的染色體組成是45條常染色體和XY性染色體,所以應該是①23A+X和④22A+Y兩種生殖細胞的的結合會產生的,C符合題目要求。

考點:本題考查先天性愚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

13.B

【解析】

試題分析:Ⅱ3和Ⅱ4都無病,生下Ⅲ7患病,故該病為隱性遺傳病;假設該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按照其遺傳特點:女兒患病則父親一定患病,則Ⅲ10患病,Ⅱ5一定患病,圖譜Ⅱ5沒有患病,故為常染色體遺傳病,故C錯。設患病基因為a,則Ⅱ3和Ⅱ4基因型為Aa,Ⅲ8為AA(1/3)或Aa(2/3),故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故A錯。Ⅱ代個體均為雜合子(攜帶者),才能生下患者,故B正確。Ⅲ8和Ⅲ9婚配,只有二者基因型都是Aa(2/3),才能生下患者aa(1/4),故概率為2/32/31/4=1/9,故D錯。

考點:本題考查遺傳病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

14.D

【解析】分析系譜圖,父母都沒有此病,但有一個患此病的女兒,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親代1號和2號的后代發生了性狀分離若4號和5號為異卵雙胞胎,則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31/3+2/32/3=5/9;若4號和5號為同卵雙胞胎,則二者性狀差異來自于基因突變

15.A

【解析】

16.

【解析】

試題分析:④過程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A符合題意;在⑧的育種過程中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染色體變異B不符合題意;③和⑤是二倍體,⑥是四倍體,⑤和⑥雜交產生的⑧植株不能產生后代的原因是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C不符合題意;③⑨過程為單倍體育種,植株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D不符合題意。

考點:本題考查,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

【解析】

試題分析:圖中①②過程為雜交育種,①③④為單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大大縮短了育種年限,故A錯誤;③過程為減數分裂和花藥離體培養,故B正確;④屬于單倍體育種,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幼苗,⑦過程為染色體數目加倍,可以做用于萌發的中種子,故C錯誤;⑤為誘變育種,⑧為染色體變異,故D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育種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

9.18.

【解析】

19.D

【解析】

試題分析:太空椒和青霉素高產菌株的育種原理都是基因突變;無子西瓜和八倍體小黑麥的育種原理都是染色體變異,是多倍體育種;矮桿抗病雜交水稻的育種原理是基因重組;所以選D。

考點:本題考查不同育種方式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

20.A

【解析】

試題分析: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發病率,應該在該地區人群進行調查,故A錯。甲病發病率較高,男女發病率相當,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故B正確。調查顯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故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故C正確。要快速檢測正常人群中的個體是否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可以將乙病基因作為基因探針,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如果有患病基因,則會與基因探針形成雜交帶,故D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遺傳病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

21.(1) X 2.3 % (2)①AaXBXB 、AaXBXb ② 1/6 1/24

【解析】略

22.(1)

()

()

()

【解析】

23.(1)不會,因為酪氨酸可從食物中獲取

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 轉錄和翻譯

(2)在多個患者家系中調查 常(1分)隱性(1分)

(3)產前診斷(基因診斷) 3/8

(4)該奶粉無苯丙氨酸(低苯丙氨酸)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基因對性狀的控制;蚩梢酝ㄟ^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1) 當缺乏酶 時,體內雖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轉化成酪氨酸,但酪氨酸仍可以從食物中獲取或由其他途徑轉化而來,因此,缺乏酶 不會導致尿黑酸癥或白化病(2) 這里考查的是遺傳系譜的分析。由3和4沒有病,而生出患此病的孩子,證明是隱性遺傳病。若是伴X遺傳,8患病,則3一定患此病,則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若8患三種病,而3和4是正常的,說明3和4三對基因均是雜合的。因此患兩種病孩子的概率是1//41/43/43=9/64. 若要快速檢測正常人群中的個體是否攜帶該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針進行檢測,這一方法采用DNA 分子雜交技術,依據的原理是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24.(1)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b 1/33 (2)基因突變 46

(3)目的基因(待測基因) 2 ACTTAG(TGAATC) PCR

【解析】(1)女兒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現型均正常,則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父、母親基因型為Bb。

若弟弟與人群中表現型正常的女性結婚,則弟弟的基因型為1/3AA和2/3Aa,因人群中致病基因頻率是1/10,即a=1/10,A=9/10,由遺傳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9/109/10=81/100,aa=1/101/10=1/100,Aa =29/101/10=18/100,人群中表現型正常的基因型為AA和Aa,其比例為Aa=Aa/(AA+ Aa )=/100/(81/100+18/100)=/99,所以人群中表現型正常的女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也是Aa=18/99 、AA=81/99,這樣弟弟與人群中表現型正常的女性結婚,產生aa的概率為2/318/991/4=1/33。

(2)僅含有前45個氨基酸說明之后的氨基酸并未合成,即第46位密碼子變成了終止密碼子,終止了后面正常密碼子的延伸。

(3)分子雜交技術可用于基因診斷,其基本過程是用標記的DNA單鏈探針與目的基因(待測基因)進行雜交。若一種探針能直接檢測一種基因,對上述疾病進行產前基因診斷時,需要診斷A和a兩種基因,即需要2種檢測基因的探針。若該致病基因轉錄的mRNA分子為┄ACUUAG┄,則對應的致病基因的堿基序列為┄TGAATC┄(或是對應的鏈為┄ACTTAG┄),所以探針堿基序列應與致病基因的堿基序列互補配對,所以應為ACTTAG(或TGAATC);為制備大量探針,可用PCR技術。

本題考查,意在考查的能力

常;正常

2/3

女孩正常 男孩異常

結論:依據假設做出的遺傳圖解表明,第II代的女孩全部正常,男孩全部患病;與遺傳圖譜提供的信息不相符合,此假設不能成立。

本題涉及的知識點基因分離、伴性遺傳的有關知識;考查的能力是推理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中,由于II代的3號與4號生了III代的3號,可以判定II代的3號與4號均為雜合體,雜合體表現的性狀為顯性性狀,應為一種顯性遺傳病。根據II代的4號生了III代的3號,可判斷出該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不在性染色體上。因為若在性染色體上,不會在Y染色體上(有女患者),只能是伴X顯性遺傳病,伴X顯性遺傳的情況下,父親是患者,一定會將XB傳給女兒,女兒一定是患者,與題中所給情況不符,故只能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由于已推出II代的3號與4號均為雜合體,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因此可寫出兩者的基因性均為Bb,故III代的4號基因型有兩種可能;BB,占1/3;Bb,占2/3。4號與一位健康人婚配,可確定健康人的基因型應為bb,因此,二人婚配生出不患該遺傳病的孩子的概率為2/31/21=1/3;最后推出生育患該遺傳病孩子的概率是1-1/3=2/3。本題還可以分別算出III代的4號基因型為BB、Bb時,與健康人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然后講兩個數相加,也能得到2/3。關于遺傳圖解,請同學們一定要寫得規范,應包括I代中父親,母親的性狀表現、基因型組成;配子的產生:II代中男孩、女孩性狀表現、比例關系、基因型組成及其比例。

高一生物寒假作業介紹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19277.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基本和提升學習方法
高一必讀:有效提高成績的“錯題本”小工具
高一歷史知識點: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高一政治教案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