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Ⅰ1.黃河流域作為一個區域,其劃分的方法是A.利用單一指標劃分B.利用綜合指標劃分C.以行政區劃為指標D.利用氣候、地形等指標2.圖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環境問題分別是A.氣候干旱、洪澇災害、生物多樣性減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積4.分析圖中各曲線的變化特點,判斷該省區最可能是A.江蘇省 B.河南省C.四川省 D.海南。畧D中曲線變化反映出該省區的城市化發展特點是A.與我國其他省區相比,城市化水平較低 B.城市化發展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協調一致C.城市人口增長與第二產業發展同步D.20世紀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該省區的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使耕地大大減少B.農業生產水平落后,產出少C.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農業經濟不發達D.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日漸惡化12.與輪南至上海的西氣東輸管道干線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氣東送方案具有的優點是途經我國水能最豐富的三峽地區,供氣方便沿線經濟發達,市場需求大經過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供氣來源地更多,供氣更穩定運輸線路短A. B.C. D..下列關于川氣東送方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有助于東部地區改善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B.有助于西南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西南經濟的發展C.配合原有的西氣東輸工程,可從根本上解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D.有助于改善東、西部地區能源的供求矛盾,促進東、西部的共同發展18.右圖中反映魯爾區經濟結構調整前后(①→②)的顯著變化是 A.重工業比重下降,輕工業比重上升B.第二產業迅速發展 C.園藝業比重增大D.鋼鐵工業比重下降,化學工業比重上升.調整后,魯爾區的煉鐵廠集中到西部,有的煉鐵高爐還建到了荷蘭海邊,主要原因是①盛行風會將煙塵吹向海洋,減輕大氣污染②因從海外進口鐵礦石,靠近鹿特丹港及萊茵河,降低運費 ③可將鐵礦石煉鐵后的廢渣提供給荷蘭填海造陸及作建筑材料 ④煉鐵需要大量冷卻水,西部水源豐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城鎮化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結果,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受到自然地理條件、區域發展基礎、產業發展體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一個地區城鎮化進程會出現較大的差異。下圖是“我國大陸沿海各省區(市)2000—2005年城市化水平的變化圖”,讀圖完成20~21題。2000年到2005年,我國大陸沿海的城市化水平A.京、滬、魯、桂沒有提高B.京、滬、魯、桂的增幅低于全國平均水平C.除京、滬、魯、桂外,其它省市增幅一樣D.2005年,大部分省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1.對近年來我國大陸沿海的城市化進程敘述不正確的是AB.浙江、福建兩省一些城市因受地形的束縛,影響了城市化進程C.廣東省的大城市建設步伐較快,中小城市培育體制欠佳D讀世界某大城市在某段時間內工廠數量增減變化示意圖,完成22~23題。22.影響該市工廠數量空間變化的主要因素 ①交通 ②信息 ③地價 ④技術 ⑤環境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23.工廠的大量外遷會造成郊區. 下表表示某省土地利用的變化,將該區域分25個方格,每個方格中的兩個數字按左右順序分別代表198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類型,圖示區域土地利用變化會導致2 2?2 2?3 33 31 13 4??1 3??1 31 11 4?1 1?1 1?3 43 3?2 2?3 3?1 2?1 1?3 32 23 2?1 3?1 11 4?3 3(注)1:湖泊 2:居民地 3:耕地 4:農家樂?A.耕地面積大量減少 B.居民區分布趨于集中D.空氣濕度明顯增加.關于土地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中國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區生態環境尤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類活動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過度墾殖,土地荒漠化更為嚴重D.西北地區風蝕強烈,風沙災害比較普遍26.圖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大陸是A.非洲大陸、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美大陸B.亞洲大陸、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美大陸C.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非洲大陸、南美大陸D.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亞洲大陸、南美大陸循環農業是魅力鄉村建設的途徑之一。下圖示意某循環農業模式,讀圖回答27~28題。27. 最適宜該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 B. 黃淮平原 C. 遼東平原 D. 閩浙平原28. 循環農業對建設美麗鄉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經濟效益 ②加快城鎮發展 ③提供清潔能源 ④促進民居集中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當前,轎車正逐步進入普通百姓家庭,成為大眾消費的熱點。讀下表,據此回答29~30題。城市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的輛數(輛)小城市60中城市40大城市30特大城市1029. 轎車銷售商店的區位較適宜選擇在 A.中心商務區? B.接受消費者的居民區C.商業區? D.交通方便的城鄉結合部.不同等級城市每百戶擁有的汽車數量差異的根本原因是A.經濟愈發達,家庭擁有汽車數量愈多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擁有汽車數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發達,家庭擁有汽車數量愈少D.城市空間面積愈大,家庭擁有汽車數量愈多33.甲地的值可能為 A.46 B.5 C.31 D.3834.甲處不可能出現的地理事物是 A.十字路口 B.綠地.衛星城 D.商業區.提高大城市中心區行車速度的有效方法是①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網絡;②興建衛星城,分散城市職能;③積極發展公用交通和軌道交通;④禁止外地機動車輛城;⑤發展立體交通;⑥實行單雙日行車制;⑦控制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公司最先轉移到我國的汽車生產環節是A.研究B.設計C.零部件生產D.組裝.近幾年,公司將新車型的關鍵零部件生產轉移到我國,主要目的是A.加快新車型的研發B.提高新車型的市場競爭力C.擴大新車型的產量D.增強汽車生產的集聚效應38. 該企業選擇Q地作為番茄生產基地,主要考慮的優勢條件為A. 土地資源豐富,土壤肥沃B. 臨近城市,鐵路交通便利C. 勞動力充足,技術裝備先進D. 光熱充足,原料品質優良39. 造成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上游地區沙塵暴增加B.地區載畜量減小C.中上游地區工農業用水數量增大D.地區土地沙化面積增大讀圖某島略圖,從圖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斷A. 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為主 B. 河流流程短,落差小C. 圖中A地每年有一次的陽光直射機會 D. 全年晴好天氣西南部多于東北部41.計劃開發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壩的最理想位置是A.a處 B.b處C.c處 D.d處.該流域最易發生洪水災害的河段是A.a處 B.b處C.c處 D.d處43. 該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 B. 大型超市出現和人口數量的變化 C. 生活方式和消費水平的變化 D. 地表形態和河流徑流的變化44. 隨著城市空間形態的變化,現造紙廠計劃搬遷。從減少對城市環境污染的角度選擇,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合理的是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45.根據下面兩圖,對長江流域與田納西河流域的氣候類型與氣候特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氣候類型相同,氣候特征不同 B.氣候類型相似,氣候特征相同C.氣候類型相似,氣候特征不同 D.氣候類型不同,氣候特征相似加利福利亞谷地(北部)和大盆地農業區域差異比較對比區域比較內容加利福尼亞谷地(北部)大盆地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適宜開展的農業生產活動47. (10分)流域是以水系為紐帶,將系統內各自然地理要素連結成—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流域已成為區域人地關系十分敏感而復雜的地理單元。圖甲是某時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圖,圖乙是10年后該地區土地利用狀況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湖區出現的問題及措施。(6分)(2)說出B、C兩支流在開發利用方向上的不同。(4分)48.(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安徽省明光市(縣級市)位于安徽省東北部、江淮分水嶺北側,東與江蘇省相 鄰(如圖所示)。境內京滬鐵路貫穿西部,并在明光境內設站;新建的京滬高鐵定遠站距明光僅20千米;蚌寧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材料二 甜葉菊原產于南美洲,為亞熱帶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最適生長溫度為20-25℃甜葉菊喜溫耐濕怕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從甜葉菊提取的甜菊糖,甜度為蔗糖的300倍,所含熱量卻只有蔗糖的三百分之一,是目前已知最甜的天然糖料,屬于綠色健康食品。甜葉菊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在我國引種成功,明光市是最早試種地區之一。目前,甜葉菊在全世界的種植面積約40萬畝,而明光市的種植面積達10.26萬畝。明光市政府部門規劃甜葉菊種植面積為25萬畝,并投資建設甜菊糖生產線,使明光成為“世界糖都”。簡述明光市發展成為"世界糖都"的優勢條件。(10分)49.(10分)讀 “大氣環流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 左圖此時是 (1或7)月,判斷理由是 。(2分)(2) 左圖C處此時受 (氣壓帶)控制,氣候特征是 。(2分)(3) 左圖此時B處的氣候特征是 ,原因是 。(2分)(4) 左圖此時A、D兩地氣候的共同特點是 。(2分)(5) 說出右圖A、B、C、D四處的氣候類型名稱。(2分)河北省石家莊市重點中學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932478.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 地理
四川省武勝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無答
湖北省三校(宜昌一中、公安一中、沙市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一上
高一年級地理寒假作業(六)答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