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敲
狗
歐陽黔森
貴州關嶺花江鎮上的人喜歡吃狗肉。狗是不能殺的,只能敲,因為放了狗血,狗肉就不好吃
了。狗肉味道不但香飄花江鎮,也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鎮上只要有臨街的店面,都開狗肉館。每家狗肉館的灶臺上,都放著一只黃澄澄煮熟的狗,
離灶臺一兩米的鐵籠子里關著一只夾著尾巴渾身發抖的狗。熟狗與活著的樣子差不多,除了皮
上沒毛了,肉里沒骨頭了,其余都在。喜愛哪個部位,客人自己選。那只關著的狗,暫時可以不死,
卻只是讓人看的,無非是說,就是這種狗。
初送來的狗,似乎都能預感到它的末日到了,對著廚子狂吠不已,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廚
子拿了一條繩索給狗主人,狗嚇得渾身顫抖,卻不逃走,反而依偎在主人的兩腿之間,夾著尾巴
發出嗚咽聲。主人把繩索套在狗的頭上,再把狗拴在一棵樹上,然后,再不好意思面對可憐而恐
懼的狗,頭也不回地走了。
狗見主人一走,眼睛里就透著絕望,它奮力地邁腿想緊跟主人的腳步,可沒邁出幾步,就被
緊繃的繩子拉回來,又奮力地邁步,又被繩子拉回來。
狗越掙扎,脖子上的繩索越緊,當狗由于憋氣在地上翻滾時,廚子拉動繩子,把狗吊了起來,
廚子拿來一把包了布頭的鐵錘猛擊狗鼻梁,狗在猛擊中只能堅持幾分鐘,便沒了聲息。它的眼睛
圓瞪著,兩行淚水流過臉龐,舌頭夸張地伸出嘴巴。打完最后一錘,廚子把錘子往地上一摔,錘子
便連翻了幾個跟頭。廚子接著用手去摸狗鼻梁,確定沒碰爛皮后,順手摸合了狗眼睛。廚子的手
濕濕的,是狗的眼淚。
那年正是大年前夕,廚子想吃狗肉,可過年過節的,沒人來賣狗,廚子對剛進師門的徒弟說,
把大黃敲了吧!
大黃是廚子養了兩年的狗,廚子敲狗如麻,卻不敲自己養的狗。徒弟照著平時師
傅敲狗的過程來了一遍,見狗被敲得沒了聲息,便解了繩套放在地上。死狗放在地上,地氣一上
身,便會醒過來。等徒弟從屋里端了個大盆來裝狗時,大黃早跑得沒了蹤影。但是在它挨敲死里
逃生后的第二天,又腫著個鼻子回到了主人家。
現在關在鐵籠里的狗也是一條黃色的狗。狗的主人是一個中年漢子,身著土布衣褲,腳穿一
雙草鞋。那賣狗的中年漢子留下話,說是急用錢才賣這狗,等有了錢再來贖回。臨走前,中年漢子
神色黯淡,很不情愿又無可奈何地抱起狗放進鐵籠子,廚子要求他用繩子把狗套住,他死活不愿
意。
半個多月以后,中年漢子來了。黃狗一見主人,伸開前爪猛扒鐵籠的鐵條,夾了半個多月的
尾巴一下子就翹了起來。黃狗快樂而興奮地想從鐵籠里伸出頭來。徒弟知道,黃狗是想用頭去親
熱主人的腿,還想后腿立起用前爪去搭主人的手。
中年漢子說,我來贖狗。
廚子說,要贖,當初就別賣。
中年漢子說,我爹得急病要錢救命。
中年漢子從一個小布袋子里,掏出了一大把零票子,遞給廚子說,這是一百塊,你數一數。
廚子說,我這不是典當鋪,我也不賣活狗。
中年漢子又把錢往廚子手里送,說這是一百二十塊。
廚子眼一瞪說,二百塊,沒得商量。
中年漢子沉默了半晌,走到鐵籠子旁,從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個紅茗喂大黃狗,大黃狗一邊啃
咬一邊把尾巴搖得團團轉。
中年漢子回頭對廚子說,你等著,我籌好錢就來。
大黃狗見主人走了,不再啃咬紅茗,又叫又跳,直到主人的背影不見了,它才停止蹦跳,嘴里
又發出一陣嗚咽之聲。
晚上,廚子對守店過夜的徒弟說,明天早一點起床,把那只黃狗敲了,我要它的皮,真是一條
好狗。
深夜,徒弟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后半夜,他拿了一根鐵棍,用力一撬鎖便開了。凌晨時,徒弟
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大黃狗跑進了它的主人家,主人驚喜地迎出來,大黃狗后腿直立,前爪搭上
了主人的肩,尾巴搖得團團轉,眼睛瞇起來充滿著笑意。
一個星期后,中年漢子走進了狗肉館,送來了二百塊錢。說狗早回了家,為了對廚子表示感
謝,還給廚子帶來了幾斤自家種的花生。
晚上,廚子油炸了花生,一個人喝悶酒。徒弟三天前已離他而去,他在思考再到哪里招一個
徒弟。
(
選自《人民文學》,有刪節)
(1)
下列對這篇小說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小說語言質樸平實,于平淡的敘述中揭示出一個嚴肅的話題:
狗作為人類忠實的朋友,我
們應該保護它們,而不能殺來吃掉。
B.
小說描寫了廚子“
敲狗”
的細節,“
廚子把錘子往地上一摔,錘子便連翻了幾個跟頭”
,廚
子嫻熟的動作表現了他的無情殘忍。
C.
作者借“
敲狗”
這一地方民俗,于不動聲色的敘述中,以慈悲的胸懷,對人性作了一次深
深的審視,充滿著濃濃的現實關懷。
D.
小說多處描寫了狗的尾巴,“
夾著尾巴發出嗚咽聲”
表現狗臨死之前的掙扎,“
尾巴一下子
翹起來”
體現狗見到主人時的興奮。
E.
小說結尾處寫“
徒弟三天前已離他而去”
,從前面的情節來看,是徒弟擅自做主偷偷放走了
大黃狗,惹惱了師傅,被師傅辭退了。
(2)
小說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這種手法在塑造形象上有何作用?
舉例分析。(6
分)
(3)
小說結尾處寫徒弟做了一個夢,簡要分析這一情節描寫的妙處。(6
分)
(4)
有人說,人性與獸性的“
兩極”
在作品中的人與狗身上都有充分的表現,對此你有何看法?
引
發你怎樣的思考
?
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8
分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1.
(1
) C B
【解析】C3
分,B2
分,E1
分,AD
不給分。A
項對小說的主題把握不恰當。D
項對“
夾著尾巴發出嗚咽聲”
的解析錯誤,應是對主人離開的絕望,對死亡的恐懼。E
項不確定,從徒弟偷偷放走大黃狗的情節來看,徒弟對狗心生同情和憐憫,也有可能是徒弟自己辭職離開的,他不愿再在狗肉店里干這種殘忍的事,給1
分。
(2
)對比手法使小說中的人與狗的形象都更加鮮明突出。(2
分)
人與狗的對比,例如賣狗人的絕情與狗對主人的依戀、不舍,廚子為吃狗而命徒弟敲自家養的狗、大難不死的狗卻腫著鼻子又回到了主人家,廚子敲狗時的麻木、殘忍與狗臨死前的悲哀、恐懼等,這些對比都突出表現了以廚子為代表的人類對狗的殘忍、冷漠,狗對人的忠誠、善良。(2
分)
人與人的對比,例如中年漢子的純樸、善良、誠信與廚子的自私、貪婪、無情、不守信用,徒弟的心地善良、富于同情心與廚子的唯利是圖、冷漠無情等,這些對比突出了作品中代表人性善惡兩極的人物形象。(2
分)
(3
)①
暗示徒弟悄悄放走了大黃狗;②
折射出徒弟善良悲憫的內心世界,進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③
虛寫的夢境卻是作品最真實的人性呼喚,虛實相生,促使讀者展開對人性善惡的思考,收到了意味深長的效果。(6
分。一點2
分)
(4
)作品中的人與狗身上的確都充分表現了人性與獸性的“
兩極”
。
一方面,人身上存在著善良與兇殘的兩極。小說中廚子惟利是圖,無情貪婪,為了吃狗肉而不惜殺死自己家忠誠的大黃狗,民俗“
敲狗”
實質也是對狗的虐殺,這些都體現了人性中兇殘冷酷的一面。然而,中年漢子與狗的難舍真情,廚子的徒弟因感動而對大黃狗心生憐憫與同情,最后放走了大黃狗,甚至離開狗肉店,這些也讓讀者看到人性的善良,看到了無情中的溫情。(3
分)
另一方面,具有天生獸性的狗也是通人性的,和人一樣具有善良和忠誠的品性。面臨販賣與死亡依然對自己的主人無比信任、依戀,甚至被自己的主人敲打,死里逃生后竟然還會回到主人身邊,這些都讓人產生深深的震撼。(3
分)
小說是要通過善惡的對比告訴人們,人類應該摒棄人性中惡的一面,要有一種慈悲的胸懷,對生靈萬物充滿關愛和體貼。至于“
敲狗”
這種糟粕性的地方民俗文化,也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2
分。建議思考方向:眾生平等的悲憫情懷、摒棄民俗中的糟粕,答到任意一個方向均給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20325.html
相關閱讀:《杰克太太的救贖 》閱讀答案
《琥珀手鏈》閱讀答案
節選自凱特?肖班《一小時的故事》閱讀答案
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核》
《回家 [美]皮特?哈米爾》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