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寫景類散文閱讀教學的策略(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者:徐亞玲

散文是中考的熱點,也是難點,但許多師生談“散”色變。對正處于系統學習散文起始階段的七年級學生,教師怎樣順著寫景類散文的內在邏輯,快速有效地把學生領進散文之“門”呢?筆者以《濟南的冬天》為例,談一點粗淺的思考。

一、以問題帶出方法,把學生領進“方法門”

學生之所以要上閱讀課,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提升,體驗和感受有待豐富。用來提升和豐富學生理解和感受的方法是教給學生理解和感受文學作品所需要的知識和方法,讓他們知道從什么地方能夠并應該看出什么東西來,知道運用什么方法,并從什么角度來理解和感受文本。試看“印象·濟南”教學片斷。

師:預習單上有一道整體感知題:濟南的冬天總的特點是什么?要求用文中的詞語來概括。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生:我認為是“寶地”,因為中國北方的冬天是很冷的,而濟南的冬天溫暖如春,所以我認為是“寶地”。

師:你從溫度、氣候對比的角度作出了自己的判斷。

生:我從第一段看出濟南的冬天沒有呼呼的風聲,沒有濃濃的霧靄,沒有炎炎的烈日,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境界。

師:你聯系文本,用一組排比句為依據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生:我認為可以用“奇跡”來概括,它包含了“寶地”和“理想的境界”兩層意思。

生:我不贊同。結合第一段,“奇跡”是針對濟南的冬天沒有風而言的,若用“奇跡”概括,那就以偏概全了。我也不贊同“寶地”或“理想的境界”?梢哉f濟南是個“寶地”或“理想的境界”,但不能說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個“寶地”或“理想的境界”。我認為是“溫晴”,因為溫晴濟南在冬天才算得上是個寶地。

師:你思路很清晰,回答問題有理有據,邏輯性很強,我想我們都被你說服了。

生:我也贊同“溫晴”。理由是全文圍繞“溫”“晴”二字展開描寫。

師:你從文章所描寫的景物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為你點贊。同學們,結合剛才同學的回答,你覺得怎樣迅速抓住景物的特點呢?

生:從詞性上說表示特點的詞語一般都是形容詞。

生:從結構上說,一般位于文章段首;從內容上說應該類似于“文眼”,全文都圍繞該特點展開描寫。

生:所謂“特點”,就是這個地方與別的地方的不同之處,“溫晴”就是濟南的冬天與別的城市的冬天的一個顯著區別之處。

生:因為溫晴,濟南的冬天算得上是個“寶地”或“理想的境界”,所以特點應該是表示原因的詞語,而不應該是由這個原因而導致的結果的詞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42993.html

相關閱讀:《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