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題。(
25
分)
1935
,新婚的楊絳隨丈夫錢鐘書遠赴英國,到牛津求學?谷諔馉幈l之后,楊先生和錢先生“
為國家為家,都十分著急”
,1938
回國。錢先生只身赴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楊絳則帶著女兒回到上海,住在被日軍包圍“
孤島”
一樣上海的租界里。功底深厚,出手不凡,創作第一部話劇《稱心如意》于1943
春天正式公演。隨著《稱心如意》的成功,楊絳一鼓作氣接連創作了喜劇《弄真成假》《游戲人間》,悲劇《風絮》。
1949
上海解放前夕,楊絳、錢鐘書和許多愛國的知識分子一樣,拒絕了國民黨的拉攏,不去臺灣。當5
月上海解放,楊絳、錢鐘書已接到清華大學的聘函,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
之后便經歷了種種斗爭,歷盡劫難。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動蕩月,楊絳也沒有放棄學術研究,通曉英、法兩國語言的楊絳,近60
歲時,從零開始學習西班牙語,并翻譯了《堂·
吉訶德》。
從《洗澡》《干校六記》,到2003
出版回憶一家三口數十風雨生活的《我們仨》,96
歲成書《走到人生邊上》,楊絳的作品日益受到讀者的喜愛。而歷經百滄桑,
楊絳與錢鐘書相識在1932
春天,丁香、紫藤盛開的清華園古月堂前。剛入讀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文學專業的楊絳雖然個頭不高,但面容白皙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溫婉和藹,人又聰明大方,自然深受男生的愛慕。很多當時清華的人都說:“
楊絳進入清華大學時,才貌冠群芳,男生欲求之當偶者70
余人,謔者戲稱為七十二煞。”
或許是天意,她在等待一個人??
錢鐘書。
據楊絳回憶,初見錢鐘書時,他穿著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機智幽默,侃侃而談。兩人一見如故,發現相互之間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文學上的共同愛好和追求,性格上的互相吸引,心靈的默契交融,這一切使他們一見鐘情。錢鐘書與楊絳相愛了,并從此相攜走過風風雨雨的一生。
楊絳甘做“
灶下婢”
,輔佐夫君全力創作《圍城》,是上世紀40
代文壇的一則佳話。“
女傭因家鄉生活好轉要回去。我不勉強她,也不另覓女傭,只把她的工作自己兼任了。劈柴生火燒飯洗衣等等我是外行,經常給煤煙染成花臉,或熏得滿眼是淚,或給滾油燙出泡來,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鐘書寫《圍城》(他已把題目和主要內容和我講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
《圍城》是1944
動筆,1946
完成的。錢鐘書在《圍城》序言中說:“
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兩里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
經歷了這樣的姻緣,楊絳對現代人的婚姻有著自己的看法:“
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我以為,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老派”
中國知識分子的學術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歷經風風雨雨后,她仍然溫柔敦厚、哀而不傷。
“
我覺得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質,是肯吃苦。因為艱苦孕育智慧;沒有經過艱難困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有了親身經驗,才能變得聰明能干。”
走過一個世紀滄桑的楊絳近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我的‘
向上之氣’
來自信仰,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傊,有信念,就像老百姓說的:有念想。”
在許多朋友眼里,楊絳生活異常儉樸、為人低調。她的寓所沒有進行過任何裝修,水泥地面,非常過時的柜子、桌子,老舊的樣式,始終安之若素,室內沒有昂貴的擺設,只是濃濃的書卷氣。楊絳說:“
我家沒有書房,只有一間起居室兼工作室,也充客廳,但每間屋子里有書柜,有書桌,所以隨處都是書房。”
如今,楊絳已是期頤之,卻仍筆耕不輟,每天伏案工作。楊絳一直非常低調,有一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請她“
出山”
,召開作品研討會,宣傳一下作品。對此,楊絳謝絕出席。
閉門謝客的楊絳過著一個普通老人的生活,耳朵有些背,視力也下降了。她曾對記者說:“
最大的問題就是打擾特別多,尤其是電話太多,我真擔心自己的時間是不是就這樣被消耗掉。還是請大家給我留些時間吧,那樣我寫些文章出來,大家看到后就權當寫給大家的一封信吧。”
(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
楊絳,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
②
她堅忍于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操守,她堅貞于偉大女性的關懷與慈愛,她固守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淡泊與堅韌,楊絳的內心是堅硬的,又是柔軟的。(搜狐網)
③“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
贈予楊季康(楊絳本名),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錢鍾書評)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錢鐘書先生風流倜儻,機智幽默,侃侃而談,又是一表人才,楊絳先生一見鐘情。
B
.文章寫到他們相識是在1932
的春天,丁香、紫藤盛開的清華園古月堂前,暗示他們
的愛情婚姻會長相廝守。
C
.楊絳先生是錢鐘書先生的賢內助,夫唱婦隨,夫婦二人一同出國求學,一起度過風雨
一生。
D
.文章中寫到錢鐘書先生的很多內容,是為了從側面來表現出楊絳先生的精神人格。
E
.楊絳先生所具有的中華民族傳統的沉靜之美、內秀之美,主要來源于她具有的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學功底。
(2
)結合全文,請概括
分)
(3
)
向上之氣’
來自信仰”
,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6
分)
(4
)
世紀佳緣”
,她在愛情婚姻方面有哪些值得現代人學習借鑒?(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1
)C
給3
分、D
給2
分、E
項給1
分。A
、B
不給分。
(2
)①
博學有才,文學功底渾厚。出身書香門第,家庭熏陶,名師指教;5
歲啟蒙,不斷上進求學;出手不凡,發表多篇極有影響的作品,如《收腳印》《稱心如意》《走在人生邊緣上》等。
②
淡泊功名,生活低調儉樸;橐鲋磺笙嘀磺蟾毁F;拒絕出席作品研討會,為自己吹噓;閉門謝客,包括記者采訪;生活簡單樸素,只愿過普通人的生活。
③
意志堅強、感情忠貞和強烈的愛國情感,富有“
老派”
中國知識分子的學術精神和人格魅力?箲鸨l,毅然回國;拒絕國民黨的拉攏,留在大陸;歷盡風雨,仍然溫柔敦厚、哀而不傷。期頤之,仍筆耕不輟。(每點2
分,答到了愛情方面,酌情給分)
(3
)①
在知識、文化、學術(創作)上,孜孜不倦地追求。早時期,不斷求學,甚至到外國求學;抗戰時期,仍然不斷創作;動蕩時期,仍學習西班牙語,翻譯《堂·
吉訶德》;晚時期,仍然筆耕不輟。
②
面對命運上的困難挫折,不會低沉。抗戰時期,先國家之急,后家庭生活,夫妻分居兩地,為國家作貢獻;動蕩時期,歷盡劫難,仍然積極學習、不停創作。
③
生活上,能吃苦,低調儉樸。包下所有家務勞動,她的寓所簡陋,家具陳舊,只愿過平靜的、普通人的生活。(每點2
分,只講實例,不給分)
(4
)①
男女雙方看重志趣投合。
②
甘心做丈夫的賢內助,樂于奉獻。為讓丈夫潛心創作,包下所有家務勞動,并且在督促丈夫完成《圍城》的創作。
③
能同丈夫風雨同舟,榮辱與共。青時期,同丈夫出國求學;抗戰時,一同毅然回國奔赴國難,丈夫奔赴抗大,自己生活在形同孤島的上海租界;動蕩時期歷盡劫難,始終不離不棄。
④
對愛情婚姻有深刻的認識。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要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的東西不重要,要使夫妻能成為知心朋友,至少成為相互尊重的伴侶。(每一點2
分,內容簡單、只講事例,酌情扣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4769.html
相關閱讀:《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