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松
①
如果我是一塊石頭,我會選擇在明月清風的山野中沉埋一生,還是在紅塵滾滾的市井間喧囂蒙垢?是堅守仁靜的內心,還是隨緣于落落風塵的侵凌?
②
在吳江靜思園,在龐山湖碧波倒映的鏡像中,在曲水環廊的一側,面對著一塊突兀的靈壁石,我傻想著。石高三丈,是我有限人生里所見到的最奇偉的妙石。孔遍布周身,凡一千六百余孔,得億萬造化成就之靈竅,僅通體過橋孔就達
168
孔。
“
若峰底舉燧,百孔生煙;頂端注水,千洞泄玉
”
,實在是大自然恩賜之靈物。外表有白玉之澤,黃金之質,在寂靜如海的庭園突兀如帆,說盡歲月的風流。
③
我暗自驚訝,如此磅礴天地的偉石,竟然產自安徽原宋朝
“
生辰綱
”
的舊窟。靜思園主為得到此石,招當地農人用古人填土起石之法,日起數寸,經一多的時間才完全從泥中取出。又修路十里,駕橋兩座,經千辛萬苦,才將其運回吳江。園主可謂是亙古第一之
“
石癡
”
。
④
更為奇妙的是,立石之日,園主一家灑掃庭除,沐浴焚香,躬身而拜之時,忽然風雨大作,萬千甘霖從天而降,倏忽又雨過天晴,艷陽高照,此時觀石,惟見其通體晶瑩,靈光四射,似乎上蒼將天地之精神全部貫注此石,賦予其蓬勃的生命,觀者無不嘖嘖稱奇。
⑤
我悄悄地繞石一周,目光所過之處,皆是奇思妙想。忽然想到西晉名士張翰,在洛陽秋風四起之時,忽起思鄉之情,作歌曰: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此苾杉L馬牛不相干的事情,但被奇妙地交織在一起,觀石之喜與思鄉之悵密密揉合,真有悲喜交集之感。
⑥
我在石邊坐下,任陽光瀉我一臉燦爛,心游八極,神思天外,突然心有所感,想到了兩個字:幸福。張翰是幸福的,一個具有思鄉情懷的人,表面上看是一個充滿悲情的人,但實際上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為他的心中還有故鄉,有一個可以從記憶深處調度出來進行細細回味的過去,當他被生活的雜音干擾得不勝沉重之時,他還可以從心里慢慢地踱回去,在莼菜和鱸魚遙遠的香味中向故鄉獻上的一聲問候,在前行穿越的時空中久久地回響。
⑦
我身邊的石頭也是幸福的。數億過去了,命運之手終于撥開遮擋在它身上的厚重泥土,一個傳奇終于讓世人體會到了什么是震撼之后的久久激蕩。在它的身邊,三皇五帝曾經走過,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不管創造了如何偉大的功業,但都沒有能夠一睹它的尊容。北宋徽宗皇帝是玩石行家,但舉傾國之力,他得到最大的靈壁石也僅僅兩丈有余,且擾民毀城,留下千古罵名。而靜思園中這塊叫作
“
慶云峰
”
的石頭,它自信是遇到知音了,所以才會來到鐘靈毓秀的江南。從來佳石如名士,士為知己,石也如此。它一路走來,竟引得園主修橋鋪路,惠及其余。它安身在江南第一私家園林,沉穩如山,又清秀雅致。它被四方游人瞻仰之時,肯定充滿著虔誠和喜悅,它的每個毛孔流淌著的肯定是大大的歡喜。
⑧
我有理由相信,它會一直幸福下去的。因為它面對的是一方秀麗的山水,在這里,它的思想每天都是新鮮靈動的。因為它還有眾多的奇石妙峰環列在它的周邊,可以時時彼此映照,養性怡情。還因為有許多敬石拜石愛石的癡迷之人,有了他們,石頭便有了神性的力量。它如一面帆,給別人,也給自己一帆風順的祝福,讓繁復的生活升騰起不熄的希望和熱情。
14
.第
①
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怎樣的,并簡要分析。(
4
分)
15
.前
⑤
段提到了石頭的
“
奇妙
”
,
“
奇妙
”
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6
分)
16
.文章是圍繞
“
石頭
”
展開的,請梳理文章思路。(
6
分)
17
.
“
我在石邊坐下
”
,想到了
“
幸福
”
。請根據文章內容指出作者關于幸福的觀點之一并加以評價。(
6
分)
參考答案:
14
.解析:(1
)將人生和石頭聯系起來,暗示寫作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生;
(2
)以疑問的方式開篇,設置懸念;
(3
)引起下文。(一點兩分,任答其中兩點給全分)
15
.解析:外形奇妙——
質美而多孔;
來歷奇妙——
得之不易;
“
立石”
奇妙——
天氣變化多端。
16
.解析:先寫“
我”
面對石頭引起對人生的扣問;接著引出對石頭奇妙之處的描述;最后通過石頭引發對幸福
的思考,從而呼應文章開頭的疑問。
17
.示例:⑴保留對故鄉的思念是幸福,(2
分)在作者看來思鄉可以讓我們細細回味過去,故鄉也可以讓我們
面對生活的喧囂和嘈雜時能保留一處寧靜與安謐。所以作者說保留對故鄉的思念是幸福。(2
分)作者這種
對幸福的思考獨特而溫馨,也間接傳達出現代人對喧囂生活的厭棄,對自然寧謐生活的無限向往。(2
分)
其他角度:
⑵能夠堅守精神家園是幸福;
⑶能夠被知音賞識是幸福;
⑷能夠從埋沒中被發現時幸福;
⑸擁有自己怡養性情的場所是幸福;
⑹擁有熱情和希望是幸福。(選擇一個,并有評價即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90012.html
相關閱讀:《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