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3
題。
(22
分
)
報
秋
宗
璞
似乎剛過完春節,什么都還來不及干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著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這花一開,沒幾天便
是立秋。以后便
是處暑便
是白露便
是秋分便
是寒露,過了霜降,便
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
這花的生命力極強,隨便種種,總會活的。不挑地方,不揀土壤,而且特別喜歡背陰處,把陽光讓給別人,很是謙讓,據說花瓣可以入藥。還有人來討那葉子,要搗爛了治腳氣。我說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種玉簪花精神罷。
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五彩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
“
連死不了都種死了。
”
我們常這樣自嘲。
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往后院月洞門小徑的兩旁,隨便移栽了幾個嫩芽。次便有綠葉白花,點綴著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門外有一小塊地,原有兩行花,現已形成一片,綠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隱約如綠波
上的白帆,不知駛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葉中,會藏著一些小活物,嚇人一跳。玉簪花下卻總是干凈的?赡芤驓馕兜木壒剩蝗菹x豸近身。
花開有十幾朵,滿院便飄著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種清香。它的香比較強,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采幾朵放在養石子的水盆中,房間里便也飄散著香氣,讓人減少幾分懶洋洋,讓人心里警惕著:秋來了。
秋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一、兩過去了,總是在不安和焦慮中。怪誰呢,很難回答。
久居異鄉的兄長,業命喜好詩詞。前天寄來南宋詞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
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紅塵多少奇才,
不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
我把
“
領取而今現在
”
一句反復吟哦,覺得這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實不必深杯酒滿,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
領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獲得的意思。那么,領取
秋,領取
冬,領取
四季,領取
生活罷,
30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
“
先是一驚,隨即悵然
”
。(
4
分)
(1)
作者為什么吃驚?
因為
(2)
聯系全文看,作者為什么悵然
?
因為
31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
(
4
分)
(
不超過
12
字
)
。
32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分別使用了六個
“
便
”
宇和五個
“
領取
”
,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
(
8
分)
(1)
反復用
“
便
”
字的好處是:
(
不超過
26
字
)
(2)
反復使用
“
領取
”
的好處是:
(
不超過
26
字
)
33
.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6
分
)
(
)
A
.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點醒腦的作用,可以提醒人們秋的到來,讓人減少一些惰性。
B
.本文主旨可以概括為主要贊美那種
“
生活向下比、工作向上比
”
的玉簪花精神。
G
.作者對
“
領取而今現在
”
一句的吟哦讓人們體味到一種悠然自得,面對現實的人生態度。
D
.
“
領取自己那一份
”
,是勸慰人們及時把握自己應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
.作者借助比較的手法,巧妙地寫出了玉簪花所散發出的與其它幾種花不同的芳香。
F
.作者把玉簪花的綠葉描寫為
“
綠波
”
,使人們想到生活的長河,有廣闊的空間感和深邃的時間感。
參考答案:
27
答:(
1
)沒幾天便是立秋。
(
2
)收獲季節卻兩手空空。
分析:第一問很簡單,信息緊接在畫線句后面。
第二問要注意題目中
"
聯系全文看
"
,從后文找到
"
秋是收獲的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
"
一句,加以濃縮?梢,要答好主觀題,認真審題是第一關。對提示信息位置的語句,要特別注意。
28
反襯玉簪花生命力之強。
分析:這道題有代表性。考查
"
文學鑒賞
"
中四大考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中的
"
表達技巧
"
。原文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歷,前文、后文都在寫玉簪花精神,自然是以太陽花反襯玉簪花。前文說種太陽花
"
種了幾次,都不成功
"
,后文說
"
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
"
,自然是表現玉簪花生命力頑強。
必須弄懂
"
反襯
"
、
"
對比
"
、
"
烘托
"
、
"
渲染
"
、
"
鋪敘
"
、
"
白描
"
、
"
細節描寫
"
、
"
伏筆
"
、
"
鋪墊
"
、
"
欲揚先抑
"
等鑒賞術語的含義
.
29
答:(
1
)將一個個節氣緊湊地銜接起來,強調時光的飛逝。
(
2
)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本文主旨起到強化作用。
分析:第一問比較好答,注意到節氣的推移和作者在這一段中感慨時光飛逝的情緒即能答出。
第二問難度較大。還是
"
整體把握
"
的問題。只有把握本文
"
悠然自得、面對現實的人生態度
"
的主旨,才能答出與
"
對點明本文主旨起到強化作用
"
這個答案相近的內容。
總結規律:段有段意,文有文旨,閱讀任何一篇現代文,都要先整體把握其主旨、思路。
30
答:
ACE
分析:第
30
題考查對文章內容要點和中心思想的分析歸納,對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概括以及對文章表達技巧的鑒賞。
考慮到學生對文章中心的分析歸納可能會五花八門,不好控制評分;同時考慮到學生沒有作者那樣的閱歷,讓學生自己分析作者的人生態度有一定難度,所以采用了多項選擇題的形式。
A
項講玉簪花香氣的作用,在文中可以找到根據
"
讓人減少幾分懶洋洋,讓人心里警惕
"
,因此是正確項。
B
項講本文的主旨主要是贊美玉簪花精神,有一定迷惑性。但作者在文中講玉簪花精神只是順便提及,并不是本文的主旨,把主旨說成主要是贊美玉簪花精神就更無根據了,因此
B
是錯誤項。
C
項講作者的人生態度,在文中也不難找到根據:我把
"
領取而今現在
"
一句反復吟哦,覺得這是一種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實不必深杯酒滿,不必小圃花開,只在心中領取,便得逍遙。因此是正確項。
D
項
"
勸慰人們要及時把握自己應得的那一份
"
,意思不錯;但
"
不要有非分之想
"
則說得過了,根據不足。因此
D
是錯誤項。
E
項講作者借助比較手法巧妙地寫出了玉簪花的芳香,即文中的
"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種清香
"
,因此
E
是正確的。我們在描寫模糊性較強的事物時,常借助比較的手法。
F
項講
"
綠波
"
能使人聯想到生活的長河,多少還有可能性,而
"
有廣闊的空間感和深邃的時間感
"
則夸大過分,有牽強附會之嫌,缺乏根據,因此
F
是錯誤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98504.html
相關閱讀: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