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納蘭妙殊《透明》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透 明 納蘭妙殊 衰老像夜晚一樣徐徐降臨,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盡,死神有驚人的耐心,有時他喜歡一錢一錢地凌遲。壯時的余暉猶在,八十歲時,姥姥的食量仍是闔家之最。她獨個 透 明
納蘭妙殊
衰老像夜晚一樣徐徐降臨,光并不是一下子就散盡,死神有驚人的耐心,有時他喜歡一錢一錢地凌遲。壯時的余暉猶在,八十歲時,姥姥的食量仍是闔家之最。她獨個兒住在老房子里,自己伺候一個蜂窩煤爐子,自己買菜做飯,雖是顛著一對小腳,行如風擺楊柳,但還利索得很。她對大家都很有用,兒女的孩子尚小,都得靠姥姥幫忙看管。六個外孫、孫女、外孫女,都經她的手撫養。于是她是有實質的,有威信,說話一句算一句,小輩們都不敢不認真聽,稍有點嬉皮笑臉,姥姥臉色一沉,揚起一只大手,“
打你!”
喉嚨里冒出不大不小的一個霹靂,威風凜凜。不聽話者難免心頭一凜,收斂起嬉皮笑臉,承認錯誤。
后來她越來越老了,城池一座一座失守,守軍一舍一舍敗退,退至膏肓之中。她不能再為家人提供幫助,只能徹底地索取,因此她逐漸透明下去,世界漸漸看不見她了。她的威嚴熄滅了,兒女們上門的腳蹤逐漸稀了,孫兒輩異口同聲地說工作忙,好像都在同一家公司。春節團聚的時候,敷衍地拎一箱牛奶,進來叫一聲姥姥或奶奶,這就算交差。她記憶漫漶得很了,一個孫女站在眼前,她要把所有孫女名字都叫一遍,才牽帶得出正確的那個。
除了行動能力,在最后十中,她也漸漸失掉正常交流談話的智力。與人說話,一句起,一句應,一句止,她就很滿足了,慢慢點著頭,像回味這次對話似的,眼睛若有所思地轉向別處。
有時,她想主動與人溝通,就拿手去碰觸身邊的人,叫著,噯,噯。臉色有點巴結地笑,鄭重地問出一個問題,比如:我有點不記得,想了半天了——
你今多大?
這當然是可笑的。被問的人和旁邊的人對此都有默契的認識,他們面面相覷,嬉笑著,拿不認真的嗓音說,您看我多大了?
她卻仍認真的,我想你是十九,還是二十?
被問的人呵呵大笑,姥姥,我都三十五啦。
然后人們繼續自管自說話,不再看她。剩她獨個兒咂摸那一點愕然,并陷入喃喃慨嘆,哎呀,我外孫三十五了?當初我帶你的時候,你整天哭,擱不下,只能一只手抱你,一只手捅爐子炒菜……
人們都同意跟她說話只要敷衍過去即可,誰讓她活到這樣老,老得跟世界文不對題。“
衰老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場屠殺。”
菲利普·
羅斯說。除非你幸運地蒙召早退,逃出這環鏈條。
后來她的聽力不太好了,人間把她又推遠了一步。有時她會陷入沉思狀態,陷得很深。盤腿坐著,小腳放在腿彎折疊處,手撐著額角,眼睛盯著墻,渾濁的眼珠停滯了,猶如哲學家整理胸中哲思。大家圍坐在她旁邊的沙發上,以這個行動表示孝敬。所有人當著她的面議論她,毫不避諱,也不用壓低聲音,就像她是一座標本。
生命和歲月交給她的能力,最終按原本的順序一樣一樣還回去。五前,很難出門了,用輪椅推到外面花園里,還能攙著別人的手走兩步,走到池子邊看人用饅頭喂金魚。后來不再出屋,不過還能從這間屋走到那間屋。再后來徹底不能行走,但還勉強能站立。再后來站起來也不能了,三里整日只倚枕坐著。她的食量逐漸減少,食譜逐漸縮短,需要多費牙齒之力與腸胃之力的美味一項一項與她道別。本來她還能喝幾口黃酒,后來終至一喝酒就腹瀉。
篩子眼越來越細,興致、樂趣都被篩出去了,日子唯余越來越純粹的蕭索。

最后半,她吃得像個初生嬰兒,粥,牛奶,一點點肉糜。
到臨終兩個月,粥和牛奶亦被腸胃拒絕了,只剩了飲水,蜂蜜調制的水,糖水。再讓她喝兩口牛奶,下午就瀉了一床。僅余的生命力,負隅頑抗,又把這座孤城苦守了兩個月,直至彈盡糧絕。
最后一次回家看她,她的精神已不夠把眼皮撐足。瞇縫眼看我,仍笑,喊我乳名,聲音又虛又小,像一片揉爛的紙條。陽光照著她,能透過去。
我拉起她的手,攥一攥,又放下,然后做了一次從沒跟她做過的動作:握著她硬邦邦硌手的肩膀,嘴唇碰著她顴骨,輕輕一吻。那皮膚薄得像一層膜。
她眼皮下閃出一星欣慰和快活,低聲說,喲。然后問,你回來呆幾天。
我說,明天就走,你等著我,我再來看你。
她半迷蒙的一笑,代替回答。
倒數第二樣能力,吞咽。除了每天幾口水,她無力吞咽更多東西,再多就累著了。
到世上來學會的第一樣本領以及丟掉的最后一樣,都是:呼吸。初夏的上午,她咽下最后一口呼吸。
(選自《人民文學》
第11
期,有刪改)
15.
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4
分)
A.
本文以時間為序,敘寫姥姥的身體機能一項一項地喪失直至死亡的全過程,提出了關愛老人的重大話題。
B.
文章第一段說死神“
喜歡一錢一錢的凌遲”
是說死神對人殘忍侵害到了一分一毫也不放過的地步。
C.
文中加點詞“
巴結”
是貶義詞褒用,寫出了姥姥對親情的渴望,寧可犧牲尊嚴也要去迎合他人。
D.
文中小輩們對姥姥的漫不經心與姥姥始終牽掛兒孫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產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E.
本文的敘述娓娓道來,表達質樸,雖都是生活瑣事,但物我兩真,情事兩佳,所以顯得真切動人。
16.
理解文中畫線句的含義。(6
分)

衰老不是一場戰爭,而是一場屠殺。(3
分)

篩子眼越來越細,興致、樂趣都被篩出去了,日子唯余越來越純粹的蕭索。(3
分)
17.
文章開頭出現的姥姥是怎樣的一個人?寫這樣的姥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
分)
18.“
透明”
作為文章的標題,意蘊豐富,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
透明”
,試舉一例加以闡述。(6
分)
【答案】:
15.BC
。(B
項“
一錢一錢的凌遲”
是說死神對老人的殘酷侵害是緩慢而悄然進行的。C
項“
巴結”
一詞不是“
貶義詞褒用”
,也不存在犧牲尊嚴的問題,“
巴結”
表現了姥姥渴望與親人溝通卻又不被親人理解的窘迫。)
16.⑴①
人們面對必然到來的衰老,根本沒有抗爭的能力(1
分),②
而只能被動的接受這一現實(1
分),③
寫出了人的無可奈何(1
分)。
⑵①
歲月就像篩子(1
分),②
慢慢剝奪掉人們生活的興致、樂趣(1
分),③
老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越平淡乏味(1
分)。
17.
文章開頭的姥姥身體硬朗,干活兒利索(1
分),對家人有威嚴也很“
有用”
(1
分),寫這樣的姥姥與下文作對比,(1
分)姥姥的身體不再健康、威嚴不復存在、對家人不再“
有用”
,(1
分)突出表現衰老對人一點一點的摧殘,(1
分)以及親人對老人的逐漸疏遠。(1
分)
18.
標題“
透明”
既是指老人身體的衰老單。1
分),生活的平淡乏味(1
分),更是指老人被親人忽略,漠視而缺少關愛的生存狀態(1
分)。第二問略(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01136.html

相關閱讀: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