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陽臺上的遺憾》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陽臺上的遺憾 韓少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南方在古代為蠻,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蠻風的留影。尤其到?谝豢,盡管這里地勢平坦并無重慶式的山巒 陽臺上的遺憾

韓少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南方在古代為蠻,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蠻風的留影。尤其到?谝豢,盡管這里地勢平坦并無重慶式的山巒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幾乎很少有直的,正的,這些隨意和即興的作品,呈禮崩樂壞綱紀不存之象,總是令初來的北方人吃驚?梢韵胂,種種偏門和曲道,很合適隱藏神話、巫術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儀和官府陣仗,卻不那么方便。留存在這些破壁殘階上的,是一種天高皇帝遠的自由和活潑,是一種帝國文化道統的稀薄和渙散。雖然免不了給人一點混亂之虞,卻也生機勃勃。它們不像北方的四合院,儼然規規矩矩的順民和良仆,一棟一檐的定向,都嚴格遵循天理和祖制,不越雷池。
當然,南北文化一直在悄悄融會。建筑外觀上的南北之異,并不妨礙南方的宅院,尤其是一些富宅,其實與北方的四合院一樣,也是很見等級的,有一些耳房或偏間,可供主人安置侍衛和女傭;很講究家族封閉與合和的,有東西兩廂,甚至有前后幾進,可供主人安置兒孫及其寶眷,包容兒孫滿堂笑語喧嘩的節日大團圓。在那正廳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綱五常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觀花,夏日聽蟬,簫吹秋月,酒飲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種陶潛式的沖淡和曹雪芹式的傷感。漢文化一直也在這樣的南國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這一類宅院,在現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傾頹,當然是無可避免的結局。金錢成了比血緣更為強有力的社會紐帶,個人成了比家族更為重要的社會單元,大家族開始向小家庭解體,小家庭又正在被獨身風氣蠶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舊式宅院的三進兩廂之類十分多余。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護現代人的隱私,誰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樂都在鄰居的眾目睽睽之下?
更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價狂升,尤其中國突然冒出十二億人,很難容忍舊式宅院那樣奢侈的建筑容積率。稍微明了國情的人,就不難理解高樓大廈是我們唯一現實的選擇。看到某些洋人對四合院之類津津樂道,不必去過分地湊熱鬧。
這種高樓大廈正在顯現著新的社會結構,展拓著新的心理空間,但一般來說缺少個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統一著每一個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圖景。人們走入同樣的電梯,推開同樣的窗戶,坐上同樣的馬桶,在同一時刻關閉電視并在同一時刻打出哈欠。長此下去,環境也可以反過來侵染人心,會不會使它的居民們產生同樣的流行話題,同樣的購物計劃,同樣的戀愛經歷以及同樣的懷舊情結?以前有一些人說,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統,其實,現代工業對文化趨同的推動作用,來得更加猛烈和廣泛,行將把世界上任何一個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紐約,服裝的假巴黎,家用電器的贗品東京——
所有的城市,越來越成為一個城市。
這種高樓大廈的新神話拔地升天,也正把我們的天空擠壓和分割得狹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熱玻璃外變得曖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鳥語變得十分稀罕和遙遠。清代張潮在《幽夢三影》中說:“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
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連同產生它的舊式宅院,已經永遠被高樓大廈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樓居民和大廈房客們,相當多已習慣于一邊吃快餐食品,一邊因雪想堵車,因花想開業,因酒想公關,因月想星球大戰,因山水想開發區批文。當然,在某一天,我們也可以步入陽臺,在鐵籠般的防盜網里,或者在汽車急馳而過的沙沙聲里,一如既往地觀花或聽蟬,月下吹簫或霜中飲酒,但那畢竟有點像勉勉強強的代用品,有點像用二胡拉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遠航,少了一些真趣。這不能不使人遺憾。遺憾是歷史進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11
.文章開頭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作者這樣說有什么依據?請作簡要概括。(3
分)
12
.“
漢文化一直也在這樣的南國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請分析“
咳血”
和“
低吟”
兩詞的藝術表達效果。(3
分)
13
.作者在文中引用張潮《幽夢三影》里的話有何作用?(4
分)
14
.文章的標題是“
陽臺上的遺憾”
,請問“
陽臺”
在這里有什么含義?作者“
遺憾”
的又是什么?(4
分)
15
.你認為作者對于現代建筑的態度究竟是怎樣的?你對于現代建筑又懷有怎樣的感情?(6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1.
(1
)南方建筑,自由活潑0.5
分,遠離帝國文化道統1
分。(2
)北方建筑,規規矩矩0.5
分,嚴格遵循天理和祖制1
分。
12.
運用擬人手法1
分,賦予漢文化因為南國宅院建筑的影響而呈現的講究等級、深受禮教束縛1
分、淡泊而又傷感的人文氣息1
分。
13.
(1
)內容上,借古人的清心和雅趣表達現代人身居高樓大廈而“
少了一些真趣”
的“
遺憾”
。2

(2
)結構上,為下文作鋪墊,引出古今對比,凸顯古人的清心雅趣在當今的失落。1

(3
)藝術上,古詩文增加了文章的典雅之美。1

14.“
陽臺”
指代現代建筑,象征現代生活方式和文化。1


遺憾”
:(1
)現代建筑的缺少個性,“
正在統一著每一個城市的面容和表情。”1
分(2
)現代建筑拉遠了人與自然的距離。1
分(3
)現代建筑里的生活少了一些真趣。1

15.
作者對現代建筑的態度是批判的。觀點1
分。作者立足于人性角度,認為“
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
,現代建筑雖然“
展拓著新的心理空間”
,但使人缺少個性、遠離自然、缺乏清心和雅趣,這使他感到“
歷史進步身后寂寞”
的遺憾。原文+
分析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20922.html

相關閱讀: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