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
題。
南山雨
董橋
三四十前我帶著家小來香港謀生,白天做兩份兼差的工作,晚上給報紙雜志寫稿翻譯,三口生計勉強應付,偶然碰到意外支出,變賣細軟的落難舉措還是有的。這樣熬了兩三,老二出世的時候,我去應征一份工錢優厚的職務,連過三關,十拿九穩,竟然落空。
那期間,
這些詩寫得清爽,念起來舒服?鄲灥臅r候讀讀詩詞,日子會變得漂亮些!”
風很大,我走到大馬路一家綢緞莊的屋檐下翻出詩冊,濃濃淡淡的墨色錄了許多唐詩清詩,范石湖的作品不少,最后一頁是畢九歌的一首七絕:“
芍藥花殘布谷啼,雞閑犬臥閉疏籬。老農荷鍤歸來晚,共說南山雨一犁。”
那天晚上天更冷,
事緩則圓”
四個字勸我再碰碰機緣,說他一九五二剛來香港也磕磕絆絆,困頓無助,天天晚上讀詩抄詩解憂。我說石湖的詩我小時候讀得多,倒想知道畢九歌是誰。他說那是清代王漁洋《古夫于亭雜錄》里抄到的,只知道他字調虞,漁洋同邑大司空亨的后人,能詩,可惜只流傳了那一首七絕:“
可見名與利那玩意兒都是注定的!”
我是一九六五才從臺北帶著父執宋伯伯的信去看
胡適之的文言文寫得其實比白話文要好,原因在此。”
他說,“
這淡淡的半堂課,我受用到老。他起初常常說我的翻譯七百字里起碼有十個地方是笨譯,脫褲子放屁的句子太多了:“
做人不可取巧,翻譯必須學巧!”
我親沐教澤越久,越覺得
要緊的是了解生命,不是判斷生命。”
他常說。
一九九○
尾,
(選自《舊時月色》,有刪改)
13
.請簡要概括文章中申石初先生的人物形象。(6
分)
14
.“
可見名與利那玩意兒都是注定的!”
這句話流露出申石初先生豐富的情感,請聯系上下文,具體分析。(4
分)
15
.請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
16
.請談談本文以“
南山雨”
為題的用意。(6
分)
參考答案:
13
.熱心助人的長者,淵博沖淡的學者,嚴謹高明的老師。(每點2
分,意思對即可)
14
.既是對畢九歌詩名不傳的慨嘆,也是對一己境遇的自我解嘲,更是對困境中作者的安慰與鼓勵。(每點2
分,答出任兩點即可)
15
.與前文送我詩集相照應。申先生點頭的細節,表明他理解了我交還詩集的用意,暗示了我與申先生情感上的默契。營造了一種感傷的氛圍,耐人尋味。(每點2
分,意思對即可)
16
.南山雨是申石初送給我詩冊里的詞語,象征著一種閑適淡泊的生活境界。以此為題,紀念我和申先生訂交的往事;點染出濃濃的詩意,增添了文章美感;同時表明作者對安分樂道的人生態度的肯定。(每點2
分,答出任3
點即可。意思對即可)
第13
題:
從為人處世、做學問、做老師三方面概括,概括或摘錄關鍵詞,符合原文意思即可。
第14
題:
從對畢九歌的同情、對自己解嘲、對我的安慰三方面回答,答出一點得2
分,答出兩點得4
分(滿分)。
第15
題:
從以下三方面判分,每點2
分。
(1
)從結構作用上解說:如照應、呼應均可。
(2
)從“
我還詩集”
的行為方面解說,如:“
當他送詩集安慰我,現在我以同樣的方式安慰他,這其實就是對他理解了我交還詩集內涵的揭示。”
(3
)從細節的美學特征方面解說,如“
產生意猶未盡的聯想”
;“
留白”
;“
含蓄蘊藉”
;“
給人想象空間”
等。
第16
題:
從以下四方面判分,每點2
分。
(1
)詩歌意象的象征意義;(2
)作者對
)詩歌意象的美學意味;(4
)作者的人生態度;
(1
)(2
)兩點作如下補充:
(1
)“
南山雨”
的象征意義、隱喻作用,也可答“
形象地表達(體現)主旨”
;若答成“
點明(揭示)主旨”
不得分。
(2
)紀念我
反應作者與
;或“
表達我對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68387.html
相關閱讀:《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