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河
①
比起人丁,鄉下的草木已日漸興旺。
、
鄉村其實是屬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發現有水有樹后,那一隊隊從猿一路遷徙成人的村民們便駐扎下來,開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談婚論嫁,生兒育女。于是,鄉村便改變成了另一種模樣。正是由于村民們的到來,那些山山嶺嶺、溝溝坪坪便也同時有了名字,成為村民們最樸素的方位標識。
、
彭家是我們那個家族聚居的一個小山坪,村里最古老的那棵柏樹要七八個青壯伸手才合圍得住。濃密的樹枝遮蔽了樹下的山坡,樹下一四季都是干燥干凈的,沒有草木能在它的身下生長,粗大的樹干也沒有人能攀爬。老家的房屋后面有三棵古老的柏樹。每天晚上,從遠處的西河或者嘉陵江里勞作一天的白老鸛回來后,都要在樹上吵鬧一會才肯睡覺,聽著那些聲音,我便會夢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
風雨過后,我家房頂上便落滿了白老鸛糞和長長短短的枯樹枝,有時還有些魚骨頭,我爹便把那些糞掃下來堆在一起,作自留地里的底肥,那些樹枝和圓圓黑黑的柏樹果便撮回灶屋燒鍋煮飯。每夏天的晚上,村里都會刮幾次大風,聽著房頂上呼嘯的風聲,我不怕房頂上的瓦被風揭走,卻怕那些大樹順風倒下來砸著我家的破瓦房,于是我不敢入睡。然而就在恐懼之中,我卻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睡著了。
⑤
那些古樹個個巍峨挺拔,村民們路過時都要仰望才看得到樹枝。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棵大樹為了全村的族人,作出了最后的犧牲。村里要通電了,要永遠告別柴木取火的時代了。然而我們村除了樹多就是人窮,哪里找錢買電線電桿呢?村里大大小小開了幾天會,決定砍掉一棵古樹。
⑥
那樹在我家的東面。在挖浮土的前夜,村上找來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樹下燒了紙、殺了雞、點上香,祭祀這棵樹后,第二天一早才動工。我們周圍的大人小孩便圍著那樹張望,那棵樹也有兩三個成人合抱那么粗了。村里木匠專門找來一根一米多長的鋼鋸條,為古樹做了一個特大號的鋸子,幾個青壯坐在樹的兩邊,輪流使勁拉鋸。在來回的鋸齒中,熱騰騰的金黃鋸末便在一顆顆雪亮的鋸齒間落下,很快就在樹干的兩邊積了一大堆?粗莾啥鸭氒浀纳l著熱氣的鋸末,我仿佛看到那是樹里流出的血。半個時辰過后,那寬大的鋸條還卡在粗壯的樹干中間,仿佛咬在樹干上的一排鋒利牙齒。周圍的大大小小都端著飯碗過來看看,嘴里嘖嘖地說:這樹真大。長了幾千,難道不大嗎?哪個人能活這么久呢?
、
那棵大柏樹在幾天后便支離破碎了,中間的樹干也成了一段段的木料,這些上好的木料都先后運出了村,有的換成了電線,有的變成了電桿。那棵大柏樹的根也慢慢挖出了一些,那個巨大的有一人多深的大坑也填平了,種上了胡豆。每次看到那里長出的開著紫黑小花的矮矮胡豆,我便想起那個地方曾經站著的巨大的柏樹。
、
房前屋后全都是樹和竹子,這些我都心中有數。后檐有棵柚子樹,東面路邊有棵紫薇樹,房子后面還有幾棵大柏樹。多沒有回家,這些東西依然清楚。然而,多沒有回家打掃院壩,不少不知名的草也慢慢侵過屋外的石板,蓬勃向前。
、
與我的老家一樣,李家灣、蒲家灣、楊家山的那些院落也慢慢人去屋空。老的去世了,輕的外出打工去了,幼的也跟上輕的父母進城當了農民工子弟。他們在鄉下的家園也日漸荒蕪,還給了草木。那些沒有砍下的樹,那些沒有除掉的草,又慢慢地,靜靜地,把曾經撕開的傷口一點一點縫合,把曾經的人世悲歡一點一點地掩埋。
、
回望老家,草木蔥蘢。
(摘編自《在川北》)
12
.下列對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
分)
A
.第②
段寫鄉村屬于草木,有水有樹才有了村民的扎根與繁衍,照應題目,為下文寫草木與村民生活的關系以及“
我”
的情感張本。
B
.③④
兩段圍繞樹敘寫老家生活留給“
我”
的印象。文中既寫出了樹與人、鳥相處的狀況,也暗示了樹對“
我家”
造成的實際威脅。
C
.第⑥
段中,“
我仿佛看到那是樹里流出的血”
一句,作者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表達了大柏樹被村民鋸出鋸末時“
我”
內心的劇痛。
D
.第⑧
段中寫道,“
后檐有棵柚子樹,東面路邊有棵紫薇樹,房子后面還有幾棵大柏樹”
,可以看出“
我”
對老家的記憶非常清晰。
E
.作者追憶故園草木,飽含深情,對村民遠離家園以致故園逐漸荒涼這一現象作了深層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13
.第⑥
段所敘寫的祭祀大柏樹這件事,反映了村民什么心理?請簡要分析。(4
分)
答:
14
.請根據文本,探析“
回望老家,草木蔥蘢”
這句話的含意。(6
分)
答: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2
.(5
分)B E
(B
項,“
暗示了樹對‘
我家’
造成的實際威脅”
說法有誤,原文“
怕那些大樹順風倒下來砸著我家的破瓦房”
等幾句表現的是“
樹”
為“
我家”
擋風。E
項,文章沒有“
進行了深層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
13
.(4
分)①
村民像對待神靈一樣來看待大柏樹,表現他們對樹的敬畏;②
為了鄉村的發展,不得不犧牲大柏樹,村民通過祭祀來表達對大柏樹的歉意。(一點2
分,意思對即可。)
14
.(6
分)【要點】①“
我”
感受到老家草木旺盛的生命力。②“
我”
對故園濃濃的情意(依戀、感念、贊美等)。③
草木是我們永遠的精神家園。(一點2
分,意思對即可;其他說法,言之成理亦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84219.html
相關閱讀:《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