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這世界很美??關于馬思聰及《思鄉曲》》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散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這世界很美關于馬思聰及《思鄉曲》 張全民 ①在浮華的塵世中,我常常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從馬思聰的《思鄉曲》出發去尋找自己的故鄉的。 ②我無數次地聽過這首美麗而又略帶憂傷的 這世界很美——關于馬思聰及《思鄉曲》
張全民

①在浮華的塵世中,我常常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從馬思聰的《思鄉曲》出發去尋找自己的故鄉的。

②我無數次地聽過這首美麗而又略帶憂傷的中國小提琴經典之作。每當那如歌的思鄉主題旋律從小提琴的弓弦之間慢慢地流溢而出時,我的靈魂仿佛馬上從沉重的肉身中游離了出來,開始朝著故鄉的方向行進。

③于是,穿過漠漠的云煙,我似乎又看到了故鄉秀麗的山水和深深的巷弄,看到了田野上自唐詩宋詞里翩翩飛來的白鷺,看到了波光滟滟的江面上的漁舟唱晚,看到了梧桐樹下夕陽影里父母期盼的身影。

④我喜歡這種靈魂還鄉的感覺,即使是跋涉千山萬水、歷盡艱難險阻,即使是幻夢一場,那葉歸舟最終并不能真正在故鄉靠岸,我也喜歡。譬如秋天的一個黃昏,夕陽沉沉地墜了下去,南飛的雁群從灑滿余輝的天邊緩緩飛過,長河邊的蘆葦在秋風中瑟瑟作響:譬如春天的一個夜晚,臥睡在老房子里,瀟瀟的春雨輕輕地敲打著魚鱗般的瓦屋頂,夜航的船馬達嗵嗵作響地從鎮邊的河流里經過。還有,在有月亮的晚上,天地澄凈,清輝四溢,仰望著夜空中皎潔的明月,而《思鄉曲》的旋律正好渡著月光悠悠飄來,心中更是生起無限的美麗鄉愁,才真正明白:故鄉之于人的意義還并不僅僅是一種地域上的眷戀和懷舊,更在于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上的血脈維系和靈魂回歸。

⑤聽馬思聰的《思鄉曲》,我的靈魂還常常在小提琴抒情的慢板中走進音樂家的悲歡人生,走進命運的變幻天地,去獨自諦聽一段生命凄美的絕唱,去獨自品味一份困厄中愛的執著。

⑥輕的馬思聰才華橫溢,二十來歲就創作了著名的《內蒙組曲》,《思鄉曲》就是其中的第二樂章。然而不幸的是,在后來的那場文革浩劫中,馬思聰也和當時的許多文化名人一樣,無以避免地受到了殘酷的迫害。不少人受不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屈辱,最終沒有跨過那道命運的門檻,悲憤凄涼地離開了人世。生性謹慎憨實的馬思聰當時也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內心也時常萌生棄世的念頭。然而,在不少親戚和朋友的鼓勵和幫助下,被逼無奈的馬思聰最終鼓起勇氣選擇了驚險的逃亡,攜家人歷盡重重危難,輾轉香港,流亡到了美國。異國他鄉,馬思聰憑借著自己過人的音樂才華得到了應有的尊重,生活也過得比較安穩。然而戴著一頂“投敵叛國”罪名帽子而有家難歸的他,內心卻一日都不曾平靜過,月夜寒燈,孤館無眠,馬思聰常常朝著故國的方向拉起他的《思鄉曲》,傾訴著他內心剪不斷、理還亂的濃濃鄉愁和生命悲涼之情。.

⑦也許是一種宿命,藝術華美的背后隱藏著的往往是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凄楚和辛酸,文化史上不少藝術家都無不經受了人生的種種苦難,而后才在生命的砥礪中真正臻至藝術的巔峰。馬思聰二十來歲就早已成功地寫出了優美的代表作《思鄉曲》,但沒想到,命運還是讓他在晚嘗盡了流亡他鄉的顛沛和思鄉之苦,真是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⑧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一個晚上,馬思聰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哭了,他還請求他的夫人不要理會他,讓他哭個夠,他流著淚說:“這個世界很美
!


⑨每每在聽《思鄉曲》的時候,倘若紛飛的思緒不經意間忽地觸及到馬思聰生命中的這個感人細節,我的淚水就會止不住地流下來。是的,這個世界很美,只有在內心里深深愛著故國和親人,深深愛著生活和藝術的人才會真正感知到這個貌似無情的世界的美麗,才會在歷盡劫難之后依然堅守當初的那份熱愛并且由衷地生發出對于世界的感恩之情。

⑩小提琴如歌的傾訴又回旋而來,我驀然覺得有一縷來自故鄉的春風。
7


全文以

為線索,

貫穿全文。
(1

)
8
.文章開頭四段作者描寫自己尋找故鄉的感覺,從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3

)

(1)

. (2)


9
.對第④段劃線句中“秋天黃昏”或者“春天夜雨
"
的景物描寫作簡要賞析。
(2

)



10
.找出下列對文章理解正確的二項
(
)(
)(6

)

A
.第③段采用排比句式,充分展現了眼前故鄉明麗秀美的景色,表現作者對故鄉的無比摯愛。

B
.作者認為鄉愁是一種精神家園的追尋與歸依,而不是對故鄉具體地域的思念。

C
.第⑤段在文中起到過渡作用;“獨自諦聽”、“獨自品味”強調是作者的個體體驗。

D
.作者敘述許多文化名人在文革中遭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屈辱,悲憤凄涼地離開人世的現實,其主要目的在于控訴文革對人才的摧殘。

E
.文章結尾呼應開頭,戛然而止,引人入勝。

F
.文章融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為一體,語言優美,充滿詩情畫意和人生哲思。
11
.結合全文,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個世界很美
"
的內涵。
(4

)

(1)

(2)


12
閱讀文章第⑦段劃線句,從下列人物中任選一位,來闡述這個觀點。
(2

)

(1)
貝多芬;

(2)
蘇軾;

(3)
史鐵生;

(4)
梵高





參考答案:

7
.聆聽《思鄉曲》
8

(1)
由《思鄉曲》給作者帶來的鄉愁,間接表現《思鄉曲》的創作者馬思聰內心的更凝重的鄉愁
(
或者說:鄉愁之情彼此相通
)
;
(2)
由馬思聰的《思鄉曲》引發作者無盡的鄉

愁,突出了《思鄉曲》的藝術魅力;
(3)
由聽馬思聰的《思鄉曲》自然引出下文音樂家的悲歡人生。
(4)
渲染了凄美的氣氛。
(
四點中能答對三點就可以
)

9
.“秋天黃昏”賞析:以夕陽、飛雁、蘆葦能富有時令特點的景物,采用動靜結合
(
或者以聲襯靜、以動襯靜、遠近高低多角度描寫
)
手法,渲染了鄉村秋天靜穆、蕭瑟的氣氛。“春天夜雨”賞析:以瓦屋頂、馬達聲等富有鄉村特色意象
(
或者:從聽覺的角度
)
,采用以聲襯靜手法,表現了鄉村春夜清新、靜謐的意境。

10

C

F(A
項“眼前”有誤;
B
項“不是”應該為“不僅是”;
D
項的目的不是在于控訴文革對人才的摧殘,而是交代馬思聰被迫去國離鄉的社會原因,突出主人公的悲慘命運;
E
項“戛然而止,引人人勝”不當
)

11

(1)
飽嘗思鄉之苦者內心對故國和親人深情
(
鄉愁之美
)
;

(2)
歷經磨難之后依舊深愛著生活和藝術,從中得到慰藉,體會到生命的美好
(
藝術之美、生活之美
)
;

(3)
歷盡磨難之后依然執著于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
人性之美,人的思想情感之美
)(
能答出其中點就可以
)

12
.示例:貝多芬在雙耳失聰之后,譜寫出《第九交響曲》。蘇軾烏臺詩案后被貶黃州,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等不朽名作。
(
得分點:人物的悲慘命運,文學藝術的巨大成就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85753.html

相關閱讀: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