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懷人民科學家錢學森
記者:顧瑞珍
吳晶晶
胡
浩
經歷了入秋以來最強寒流洗禮的北京,空氣清冷,落葉遍地。
31
日清晨,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
“
中國航天之父
”
的科學泰斗錢學森,靜靜地走了,悄然離開了他牽掛一生的祖國和人民。
巨星隕落,劃過天際留下的是璀璨的光芒。錢老的離去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哀思,而他的科學成就和愛國情懷卻永留人間。
“
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都能干
”
聽到錢老逝世的消息,
84
歲高齡的我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專家莊逢甘院士十分悲痛。
“
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
。
“
我和錢老
1947
就認識了。
”
莊逢甘回憶說,那時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深造,
“
當時我早就聽到過錢學森的大名。
”
那時,錢學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他和同事一道為美國設計、研制出可以用于作戰的第一代導彈,為世界航空工業的建立奠定了可靠的理論基礎。然而新中國的成立、祖國的召喚讓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一切優越的條件。
1955
,錢學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難回到祖國。他受命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
——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隨后,他主持完成了
“
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
”
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
“
兩彈結合
”
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
…… “
他把自己全部的熱血和智慧,奉獻給了祖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
”
莊逢甘說,
“
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都能干。
”
“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
1958
,錢學森所著《工程控制論》一書被譯成中文出版,并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稿酬加上獎金,共計
1.15
萬元。在一次親自到中國科技大學力學系授課時,錢學森發現,許多聽課學生家庭貧困,連必備的學習用具都買不起。于是,這
1.15
萬元被錢老悉數捐出,用于給力學系的學生買學習用具。
在
“
萬元戶
”
還是絕大多數人遙不可及的夢想代,錢老已捐款上百萬元。
1994
,他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獎,獎金
100
萬港元;
2001
,他又獲得霍英東
“
科學成就終生獎
”
(中國內地),獎金也是
100
萬港元。據他的秘書兼學術助手涂元季回憶,這兩筆獎金的支票還沒拿到手,錢老就讓代他寫委托書,將錢捐給祖國西部的沙漠治理事業。在將獎金捐出時,錢老說,
“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
錢老
“
不愛錢
”
,也不愛所謂的
“
名譽
”“
地位
”
和
“
待遇
”——
當他毅然決然揮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噴氣推進中心主任、美國海軍炮火研究所顧問等職,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名揚四海后,他堅持不題詞、不為人寫序、不參加鑒定會、不兼任任何顧問或名譽顧問、不到外地開會、不出國;單位要為他建房他堅決不同意,報刊上頌揚他的文章被打招呼
“
到此為止
”……
“
錢老這一輩子對自己要求特別嚴。
”
涂元季說,比如他認為車是公家配給他工作用的,所以其他人誰也不能坐,包括他的愛人蔣英。
“
我沒有功夫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
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
……
錢學森在多個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
1991
,他被授予
“
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
”
榮譽稱號,
1999
又被授予
“
兩彈一星功勛獎
”
。然而他始終保持著謙虛謹慎的作風。
在涂元季記憶中,錢老一生就激動過三次。
“
第一次是在
1955
,錢老把自己剛出版的《工程控制論》交到老師馮
·
卡門手里。老師對他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錢老看到自己為中國人爭了氣,非常激動。第二次是新中國成立
10
周時,錢老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激動得睡不好覺。第三次是錢老得知中央組織部決定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位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優秀代表,他的心情也十分激動。
”
也許,這三次激動時刻正是一位科學泰斗對祖國、對人民熱愛之情的獨特表達。
“
我個人僅僅是滄海一粟,真正偉大的是黨、人民和我們的國家。
”
錢老這么說著,也這么做著。
涂元季說,錢老晚不提過去的事情,不寫回憶錄,
“
他常說我沒有功夫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
。
(1)
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
分)
A
.文章第二段中的
“
科學泰斗
”
與
“
靜靜
”
、
“
悄然
”
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人們對錢老的崇敬之情以及對他去世的深切哀痛與惋惜之情。
B.
文章第三段起到了總括全文的作用,其中的
“
科學成就和愛國情懷
”
幾個字概括了錢老的一生。
C
.
“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
一節內容既不屬于錢老的科學成就,也與他的愛國情懷無關,因此脫離了文章的中心。
D.
這篇人物訪談通過莊逢干院士和涂元季的回憶,直接介紹了錢老,表現了錢老的愛國情懷,以小見大,真實可感,讓我們對錢老有了更感性的認識。
E
.錢老一生中的三次激動,表明了一位科學泰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切熱愛,而這也是他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思想基礎。
(
2
)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請簡要概括(
6
分)
(
3
)
“
此生唯愿長報國
”
是對錢老一生的高度概括,文章是從哪些方面體現這一點的?請分條陳述。(
6
分)
(
4
)錢老去世后,網絡上有人將他和在科學史上同樣做出過巨大貢獻卻加入美國國籍的科學家楊振寧作對比,認為錢老更高尚,你是否贊同?請簡述理由。(
8
分)
參考答案:
(
1
)
BE
(
B
項涉及的原文為
“
他平素藐視的新文學作家沈從文
”
,這并不代表
“
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學創作的人
”
,本項屬于無中生有;
E
項寫作手法表述錯誤,文中沒有夾敘夾議。)
(
2
)
①
授課不拘常規、乘興隨意。如講課得意處,邊吸旱煙,邊解說文章精義,下課鈴響也不理會;如易時易地,專門在月下講《月賦》,課上提問吳宓等
。
②
做學問自視甚高。如認為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是
“
仙桃一口
”
;認為天下懂莊子的除了莊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報時自己是在替莊子跑,自己死了就無人懂莊子等。
③
面對強權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學校務期間拒絕蔣介石前去
“
訓話
”
;學潮事件后與蔣介石發生沖突等。
(
3
)
①
多潛心研究莊子,出版了十卷《莊子補正》,陳寅恪為之作序,推崇備至;
②
與人談論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認為天下懂莊子者,除莊子本人只有自己;
③
為人不拘常規、乘興隨意,有名士氣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莊子之風。
(
4
)大學是做學問的文化殿堂,是知識精英談經論道的地方,是教師們教書育人、塑造靈魂的地方。大學不應該為政治權利服務,不應成為車馬喧囂、迎來送往之地。這句話有力地表明了舊時中國知識分子在權勢面前,勇敢地捍衛學校的獨立和知識分子的尊嚴,捍衛這所神圣殿堂的純凈的偉大敬神(如從學術獨立、治學氛圍、教師的個性和才華等方面談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述不當、條理不清者酌情扣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02023.html
相關閱讀: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