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調:“我不過是一滴清水”
“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這是楊絳非常喜歡的名言。在許多朋友
眼里,楊絳生活儉樸、為人低調。她的寓所,沒有進行過任何裝修,舊式的柜子、桌子。室內也沒有昂貴的擺設,只有濃濃的書卷氣。她非常滿足于這樣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
她和錢鐘書的低調,一度被人誤讀作清高、孤芳。有權威人士初二去拜,錢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開門,來人說聲“春節好”跨步正要進門,錢鐘書只露出一隙門縫說:“謝謝!謝謝!我們很忙,謝謝!謝謝!”這讓他很不高興,說錢鐘書伉儷不近人情。當然,更多的時候,這種拒絕別人的“苦差事”,還是由楊絳來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錢鐘書的“攔路虎”。
誠如錢鐘書堂弟錢鐘魯所說,楊絳對名利沒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際應酬,她就想安安靜靜寫作,平平淡淡度日。
有一,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請她“出山”,召開作品研討會。楊絳坦陳:“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賣書的事情,就不是我該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謝絕出席研討會。她還將自己的稿費和著作權交給清華大學托管,成立基金資助困難學生。這項基金,以“好讀書”三個字命名,迄今已收到兩人版稅所得近800
萬人民幣。
成就:文學史上不容忽視
上世紀40
代在上海,楊絳涉足劇本,始因《稱心如意》一炮走紅,繼因《弄真成假》《風絮》而聲名大噪;一度搞得錢鐘書很緊張,生怕風頭都叫楊絳搶去。直到錢鐘書寫出《圍城》,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觀。這并沒有影響楊絳自己的文學成就。在評論家徐岱看來,一部《洗澡》就足以奠定她在百中國女性寫作史上不可輕視的位置。
1958
,她準備翻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來國外的譯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較了五種譯本以后,發現有些地方差別很大。楊絳想到,要想保證原汁原味,只有從西班牙文翻譯。就這樣,她開始自學西班牙文。
兩后,楊絳開始翻譯《堂·吉訶德》。1965
1
月,第一部翻譯完畢,并開始譯第二部,很快“文革”爆發,楊絳在外國文學研究所作為“反動學術權威”被“揪出來”。從此開始了受污辱、受踐踏、挨批、挨斗的日子。直到1972
春,從干;乇本瑮罱{接著日以繼夜翻譯《堂·吉訶德》。1976
,《堂·吉訶德》第一、第二部全部定稿。次,楊絳又將全書通校一遍,于5
月初送交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
4
月底,《堂·吉訶德》出版。因為翻譯《堂·吉訶德》,楊絳獲頒西班牙國王親授的“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勛章”。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人生,楊絳欣慰于自己“甘當一個零”。從做錢家媳婦的諸事含忍,到國難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斂抑,楊絳總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楊絳看來,所以含忍是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含忍和自由是辯證的統一。含忍是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學會含忍。
她這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更多來自于對文化的信仰,對人性的信賴?箲饡r期國難當頭生活困苦,她覺得是暫時的,堅信抗戰必勝,中華民族不會滅亡。她寫喜劇,以笑聲來作倔強的抗議。到了文化大革命,災難性的‘文革’時間再長,也必以失敗告終,這個被顛倒了的世界定會重新顛倒過來。”
正是這種堅信,讓她和錢鐘書即使在不幸中,依然書寫著浪漫的人生傳奇。而今,自稱已經走到了人生邊緣的楊絳,愈加通透。她說:“輕時曾和費孝通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時間跑,地球在轉,即使同樣的地點也沒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現在我也這樣,感覺每一天都是新的。"
百歲楊絳,“甘當一個零”
7
月17
日是楊絳先生的百歲壽誕。有人贊她是著名作家,她說:“沒有這份野心。”有人說她的作品暢銷,她說:“那只是太陽曬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暫間。”
有人說得到她的一本書總要珍藏起來,她說:“我的書過了幾時,就只配在二折便宜書肆出售,或論斤賣。”
有人向她懇求墨寶,她說:“我的字只配寫寫大字報。”楊絳不慣于向人贈書,她認為贈書不外是讓對方擺在書架上或換來幾句贊美的話。
有人請她出國訪問,她說:“我和鐘書好像老紅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說她最大的渴望是人們把她忘記。
大師說,我甘心當個“零”,人家不把我當個東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個透。
(摘自
7
月18
日華西都市報,有刪改)
注:楊絳(1911
7
月17
日——),原名楊季康,是楊蔭杭之女,祖籍江蘇無錫'
錢鐘書之妻’擅長于翻譯、文學著作、戲劇等。著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等。
(1)
下列對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
分)
A
.文章寫拒絕別人的“苦差事”,由楊絳來做,她還自嘲是錢鐘書的“攔路虎”,這反映出楊絳愿為丈夫解憂的想法。
B
.縱觀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摯感人的情感抒寫出楊絳不同凡響的人生歷程,表達出作者對楊絳的由衷敬仰,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C
.無論抗戰時期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她之所以能夠度過艱難和痛苦,書寫著浪漫的人生傳奇,原因在于她對文化信仰,對人性信賴。
D
.文章雖以樸實的筆法,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對人物進行粗線條的勾勒,但人物形象豐滿, 其低調、智性、堅韌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E
.文章結尾以排比的形式,通過別人的稱贊和楊絳自我回答,“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從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躍然在讀者眼前。
【答案】 BE
〔B
給3
分, E
給2
分,多答不給分)
【解析】B
項“以真摯動人的情感,“不同凡響的人生歷程""
由衷敬仰”表達錯誤。E
項 “從而使人物形象躍然在讀者眼前”說法錯誤。本題考查的是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級為 C
。具體來說A
選項是考查考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
和C
選項則考查考生“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和E
考查的是考生“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從新課標卷的命題規律來看,篩選整合信息的選項應該有三項,其余兩個具體維度,各一個選項。賦分和判斷一般來看是這樣的:
三分答案無瑕疵,多從整體分析評價文本
兩分答案無錯誤,多從部分句段擬寫答案
一分答案有錯誤,整體部分均可設置題肢
零分答案大錯誤,落實文本可以直接淘汰
這道題目,不能反映考生備考高考的真實水平,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命題沒有按照《考試說明》中得基本要求來操作,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不知道有沒有人思考過,同樣是正確答案,為什么一個是3
分,一個是2
分呢?同樣是錯誤答案,為什么一個是1
分,另外兩個是0
分呢?這個問題無論是高三的教師還是指導高三復習的專家,恐怕都得思考一下。只要仔細看看《考試說明》和高考試題,得出結論并非難事。
(2
)文章為什么要著重寫楊絳先生翻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件事?(6
分)
【參考答案】①為了保證作品的原汁原味’她自學西班牙文’全部定稿后,又將全書通校一遍.
突出作為一名作家對讀者負責的態度。②從翻譯到出版’歷時近20
,雖遭遇踐踏批斗’從干;乇本┖,便日以繼夜翻譯《堂“吉訶德》,突出場絳在文學道路上的執著和上進的精神^
③.
由于翻譯的《堂’吉河德》影響巨大,楊絳獲頒西班牙國王親授的“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勛章"
,從而突出其文學上的成就.
(每點2
分)
【解析】本題的考查學生的鑒賞評價能力,等級為D
。具體考查學生“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關于選材的作用,首要考慮的是詳寫某些材料想要表現傳主什么樣的形象。特別是詳寫得材料內容豐富,視角多樣,一定要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來分析人物(傳主)的精神品質。就像本題這樣。如果是一則很有趣,但是字數有限、角度單一的材料,除了表現傳主形象或者精神品質之外,不妨從敘事的角度加以賞析,如是否為后文某一個情節埋伏筆、蓄勢,是否增強了文本的可讀性,趣味性等等。
(2)
“簡補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這句名言在楊絳先生的生活中是如何體現的?(6
分)
【參考答案】簡樸的生活表現在:①生活檢樸,她的寓所沒有進行過任何裝修,舊式的柜子、桌子。室內也沒有昂責的擺設,只有濃濃的書卷氣。②不善也不喜交際應酬.
只想安安靜靜寫作平平淡淡度日。
高貴的靈魂表現在:①生活低調,不張揚自我,希望人們把自己忘記;②對名利沒有任何追求:自己有突出的文學成就卻不愿顯露;她的新著出版’她謝絕出席研討會③奉獻愛心,將自已的稿費和著作權交給?華大學托管,成立基金資助困難學生。④美德高潔,無論在家庭諸事中還是國難中能夠“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每點1
分)
【解析】本題的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等級為C
。具體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難度相對較小。這一類題目,做題原則為,分層提要(注意合并句段與拆分句段)答題原則是,總分結合,概括(歸納要點)+
具體(原文摘句)重要提示:寧多勿缺:答4-6
點為宜
(3)
文章中說:“含忍和自由是辯證的統一。含忍是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學會含忍。"
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請結合全文,闡述你的理由。(8
分)
【參考答案】(
觀點2
分,理由至少3
點,各2
分)
觀點一,同意這種觀點。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①含忍生活,能夠磨練心志,讓自己的心靈自由,保天真情懷:②含忍能夠保護自我’從而使自己獲得更多的自由:③含忍能夠磨礪自我,奮發有為,這樣才能夠重獲新生,獲得自由。
觀點二,不同意這種觀點.
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①含忍生活,壓抑自我’束縛個性②含忍生活,往往被人誤解為孤芳自賞,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沒有自由;③長時間的隱忍,看不到希望,容易讓人喪失斗志,難以獲得真正的自由。
【解析】本小題考查的是學生的探究能力,能力等級為F
;具體而言,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按照要求擬觀點,分層作答是關鍵。證明部分分開點,使用“內引”和“外聯”。 “內引”不離句段篇,“外聯”合理作拓展。最后作結別忘記,規范應對探究題。
關于探究題的具體答題策略,請參照本人新浪博客中相關文章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502041.html
相關閱讀:《我們這樣近,我們這樣遠》閱讀答案
宗璞《促織,促織!》閱讀答案
《路,在沒路的地方》閱讀答案
散文閱讀《李首峰堅守的胡楊》附答案
高中三年級散文復習閱讀:《牡丹的拒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