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傍晚,我和楊望興并肩走出校門,打算到圖書城逛逛。
“喂,同學!”一個人突然從地下鉆出來似的攔在我們面前。這個人和我們年紀差不多,理小分頭,穿著雙色T恤,斯斯文文,但神色有些不安。
“同學,”他說,“請問你們是大一學生嗎?”
“是的。”望興素來心直口快。
我急忙搶前一步反問:“你找誰?有什么事?”近來同學一出校門就被人騙的事不時發生,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哩!
那人說:“我想請你們幫忙。”
我的腦子飛快地轉了轉:幫忙?專找一年級的?以為一年級的嫩學生容易上當嗎?
“有什么事就直說嘛。”望興有點不耐煩。
那人說:“你們能幫助我冒充一天大學生嗎?如果你們沒時間,兩三個小時也可以。”
“呸!”望興一下兇了起來,握著拳頭吼道:“要我騙人?”
“不不不……”那家伙驚慌地后退了一步,兩手亂搖,語無倫次地說:“我是想騙……不,我不是要騙……我是想請你們幫我騙……不不,不是……”
我拉了望興一下,上前一步瞪著那家伙。我要用威嚴的正義眼光與他交鋒。
那家伙卻平靜了下來,指了指路旁一個大排檔說:“我們到那邊坐坐,好嗎?”
我和望興交換了一下眼色:哼,要想打架,望興可是校武術隊的優秀運動員;要耍詭計,我可是業余偵探,福爾摩斯的傳人哩!我們隨著他走了過去,一左一右坐在他兩旁。環視一下四周,沒有發現形跡可疑的人。這大排檔我們曾吃過,大概不會是行者武松上“十字坡”。
我們各點了一杯飲料,那人要了一盤炒河粉,他說還未吃飯,一下工就跑來了。東西擺上桌后,他又不吃,只顧給我們講述他的故事。
他叫朱啟文,十九歲,白靈縣衛莊人。自幼父母雙亡,是爺爺一手把他扯大的。爺爺年過古稀,身體不大好,但仍然辛勤地耕作著幾畝茶園。老人家只有一個心愿:供唯一的孫子上大學。去年朱啟文將要高考時,爺爺操勞過度病倒了。偏偏朱啟文不爭氣,落榜了。他怕爺爺傷心,就與鄰村幾個一同赴考的通了機關,騙爺爺說考上我們這個學院了,老人家高興得手舞足蹈,病立時好了。把孫兒送上車時還再三叮囑在大學要好好讀書,爺爺起碼能堅持到他讀完大學的。
朱啟文進城后,一邊打工一邊拼命補習,自信今年一定能考得上大學。他不時寫信打電話給爺爺“匯報學習情況”,還告訴爺爺自己在搞勤工儉學,不用寄錢來。
我和望興邊耐心地聽,邊觀察著朱啟文的神色,心里揣測著故事的真實性。如果真是如此,那朱啟文對爺爺說謊還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爺爺要來了!”朱啟文苦著臉嘆了口氣。
“哎喲,那怎么辦?”望興脫口叫道,惹得周圍的食客都望了過來。望興放低聲音說:“叫爺爺不要來!”
朱啟文搖了搖頭說:“爺爺的脾氣犟,一旦作了決定,你用火車也拉不回頭的,這次他肯定是聽到了一些風聲才要來的,不讓他來,他豈不更疑心?”
“所以你想弄個法子騙過爺爺?”望興一語點破地問。
朱啟文點了點頭。
我問:“你在什么地方打工?住哪里?”
“在新體育館建筑工地打工,就在工棚睡。”
“能看看你的身份證嗎?”
朱啟文爽快地掏出了一本證件,證件沒有什么破綻。我繼續問:“你爺爺什么時候來?”
“明天。”
“明天?為什么今天你才來找人?”
“我來過好幾次了,沒人幫我。”
明天是星期天,唔——一套幫助朱啟文圓謊的行動方案在我心頭浮現,但凡事三思而后行,暫且不要露口風,何況總得同老允他們商量商量嘛。
我們寢室一共四個人:我、望興、老允、蝦干。老允因為“老”(比我們大一歲),所以他當室長。我和望興把路遇朱啟文的事一說,大家就攏在一起開起“黑會”(熄燈時間已到)。老允說:“大學生為朋友兩肋插刀,這事我們得管。”他總愛把許多句子中的“大丈夫”改成“大學生”,好像“大丈夫”與“大學生”之間是劃了等號似的。
我把心中的“圓謊計劃”說了一遍,大家作了些補充修改,就一致通過了。蝦干有點顧慮地提出:“這會不會犯校規?”老允一拍胸膛說:“大學生做事豈能前怕狼后怕虎,問心無愧就干了再說。”
我給朱啟文打電話的時候,老允莊嚴地宣告:“圓謊行動委員會成立,委員會主席——老允!”我想,這家伙就是官癮大。
第二天,圓謊行動開始。
一大早,朱啟文奉命把部分行李帶了過來,隨后我們兵分兩路:我和望興、朱啟文“打的”去接朱爺爺,老允和蝦干留守布置場地并準備午餐。
我們把朱爺爺接到寢室時,老允和蝦干已經把飯菜弄好了,都是從外面買回來的熟食,難得的是有兩瓶酒。我們讓朱爺爺居中上坐,就開始吃喝起來,一邊吃喝一邊交談,無非是祝朱爺爺身體健康之類的話,這些都是圍繞朱啟文做戲給朱爺爺看。我說:“啟文,我跟你去勤工儉學行嗎?”望興說:“啟文,田徑組還有一個名額,你干不干?”老允說:“啟文,當著爺爺的面說定,下次數學競賽再得獎,你可得請我們涮一頓!”蝦干說:“文哥,明天請一天假陪爺爺逛逛吧。”朱爺爺立即搖手加搖頭說:“噓,別耽誤了讀書,我下午就回家。”我們說,爺爺既然來了,至少要好好逛逛校園。那朱爺爺一聽啊,笑得有牙無眼,連說好好好。兩杯酒下肚,他還給我們講了許多啟文年幼時的趣事哩!
飯后,蝦干先出去偵察了一下,回來使了個眼色。老允會意說:“爺爺,我們去逛逛校園好嗎?”朱爺爺一個勁叫好。
我們四個人擁著爺孫倆走,一路上不停地指點介紹著:那是啟文和我們上課的教室,那是啟文和我們做操打球的運動場,那是啟文和我們做實驗的大樓……這時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破綻:那朱啟文伸長脖子入神地聽,一雙眼珠四處瞧新鮮,有幾次還幾乎開口要問什么,一副劉姥姥初進大觀園的模樣。好在朱爺爺只顧快樂地笑,沒有留意到孫子的怪模樣。
一切順利。眼看就要轉完一圈了,只等到時把朱爺爺送走,我們的圓謊行動就大功告成了。
就在這時猛然聽到蝦干見到鬼似的叫了一聲。我轉頭一看,媽呀,哪怕真的見到鬼也沒有這么令人心驚——“食古”赫然從教學樓里迎面走了出來!
“食古”是我們數學老師的綽號,這位老師對歷史特有研究,每逢看古裝電視劇他都幾乎氣得吐血,大罵編劇導演荒謬無知嘩眾取寵篡改歷史貽害觀眾。“崇禎是這樣的嗎?胡說八道!真正的崇禎是……”通通通一輪引經據典。“九宮山之戰是這樣的嗎?歷史上的九宮山之戰是……”通通通又是一輪引經據典。這位“食古”先生平時最恨人說謊,學生曠課他可以放你一馬,不做作業他可以放你一馬,就是與他頂撞兩句他也可以放你一馬,但說謊就不行,一旦知道你是在說謊,他不把你搞到骨折才怪哩!
萬密一疏,我們竟沒考慮到今天是這位老師值日,更想不到在這個人人都在午睡的時候他會冒了出來。我們挨個受處分還在其次,要命的是,一旦對朱爺爺造成打擊……
只見“食古”邁著他每步距離不變、節奏不變的步子走過來了。
我們幾個正在手足無措之際,蝦干突然迎了上去:“林老師,我們陪朱啟文同學的爺爺看看校園。”他把“朱啟文同學”五個字咬得清脆而響亮。
啊,偉大的蝦干!平時膽小如鼠的他竟如此大智大勇!我立即接上去說:“林老師,朱爺爺從鄉下來看朱啟文同學,他擔心啟文不認真讀書哩!”
“朱啟文?”“食古”的目光犀利地在我們臉上掃來掃去。朱啟文見狀就從望興身后轉了出來,壯起膽子叫了聲“老師”。
“食古”愣了一下,又掃了我們一眼,猛地發出了一聲獅吼:“朱啟文,爺爺來了為什么不告訴我?我不是說過要同你爺爺喝兩杯嗎?”
我們一下子都傻了。
朱爺爺那張臉呀,笑成了一朵盛放的大菊花……
事后,我們找到“食古”——不,可親可敬的林老師報告了事情的原委。大家問:“您怎么會那么信任我們說的話?”
數學老師很辯證地回答:“膽敢當面邀請‘食古’參加的謊言,肯定是美麗的謊言。”
我們笑了,他知道我們背后給他起的綽號。
“笑什么?我還沒有處分你們哩!”“食古”驀地板起了臉孔。
我們一愣,都不敢出聲了。
“除了搞好自己的學業外,明天起把朱啟文的功課給我補上來——讓謊言變成現實!”
“是!”我們齊聲響亮地回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48159.html
相關閱讀:要怪就怪生錯病
撞臉了
新傳說:弄巧成拙
幸運之神
不孝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