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特和莎婭都熱愛大海,因此他們決定把他們的蜜月之行放到大海上;槎Y后的第二天,
他們登上了一艘游輪,開始了浪漫之旅。很多人看來枯燥乏味的海上生活,他們卻在愛情的裝點下倍感快樂溫馨。
沒有人知道,一場災難正在向他們襲來……
旅程進行到第十八天,這天白天還風平浪靜,可到了傍晚,一眨眼間,天空頓時烏云密布,狂風大作,海上掀起了十幾米的巨浪,龐大的游輪成了一葉聽任擺布的小舟。人們紛紛躲進艙房,驚魂未定之際,忽然又聽到一聲巨響,船身隨即顛簸了一下,大家都明白——游輪觸礁了!果然,不一會兒,船上的廣播宣布了游輪觸礁的消息,船長讓大家保持冷靜;緊接著,游輪停止了前進,因為它的動力系統遭到毀滅性的撞擊,船體也被撞出幾個大洞,正在不停地涌進海水,游輪也開始傾斜。船長和水手們開始為旅客分配逃生設備,廣播里反復提示兒童、老人和婦女可乘坐救生船逃生,而男性青壯年則只能得到一件救生衣或一個救生圈—這就意味著:巴拉特和莎婭將面臨著分手!
一艘艘的救生船開走了,但莎婭就是不肯上船,她說一定要跟巴拉特死在一起。巴拉特勸說了很久,最后在水手的幫助下,才把莎婭推到了救生船上。
莎婭走了,這時,一種絕望的痛苦才向巴拉特襲來:在這片海域,救生衣和救生圈這樣的救援設備其實形同于無,如果能獲救,簡直就是奇跡或上帝顯靈,所以很多男人們都放棄了逃生,他們很平靜地站在甲板上,或者沉默,或者為離去的親人們歌唱,表現出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氣概。這些,巴拉特卻做不到,巴拉特哭了,其實他不怕死,他怕的是失去莎婭……
莎婭同樣痛不欲生,她最后決定上船的原因是她的肚子里已經有了兩人愛情的結晶,為了孩子,她必須活著。
六個月后的一天,莎婭的臨產期到了。她躺在病床上,淚流滿面,因為據調查,那次海難,除了登上救生船的人,其余的無一生還,她不得不承認這么一個事實:和巴拉特的重逢將是來世的事了!
一天,天氣出奇的好,陽光明媚。突然,有人像一陣風,疾速進了病房,撲到了莎婭的床前,莎婭簡直難以置信,她愣了一下,驚叫起來:“巴拉特,真的是你嗎?”
巴拉特笑了起來:“親愛的,是我。”巴拉特告訴莎婭,船沉之后,他在冰冷的海水里不知道漂了多久,后來是附近島上的漁民救了他。他隨同那里的漁民到了他們居住的小島,但因為語言不通,無法跟他們交流,所以一直未能回到陸地。兩個月前,他才上了一艘路過小島的貨輪,然后輾轉回到了家鄉。
莎婭聽到這里,緊緊地擁著巴拉特,哭了:“上帝呀,這真是個奇跡!”
巴拉特成功逃生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市,人們爭相前來看望,記者紛紛趕來采訪,報社還請了專家測算巴拉特逃生的幾率,在那種情況下,巴拉特逃生的幾率僅有十億分之一!巴拉特有如此好運,所以很多人都勸他去買彩票,但巴拉特對自己的奇跡并不在意,他關注的是莎婭和剛出生的孩子,他要彌補自己不在時欠下的感情。
這天晚上,莎婭從外面回來,臉色很不好看,巴拉特問她怎么了,她冷冷地扔給他一份報紙,說:“你自己看!”
巴拉特打開報紙,看到頭版頭條是一個大標題:“巴拉特的逃生是個奇跡嗎?”再一看內容,不由大吃一驚,報紙上說,巴拉特回來后,很多人都不相信那是奇跡,于是就對那次海難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根據記錄,全船共有689人,其中小孩、老人和婦女是317人,救生船是為這三類人提供的,而乘坐救生船獲救的卻有318人,也就是說,有一個男性青壯年乘著混亂混上了救生船,他是誰呢?他是如何蒙蔽了別人混上船的?他就是本市知名的化裝師巴拉特先生……
“胡說!”巴拉特氣得滿臉通紅,他對莎婭說,“你要相信我,我說的都是真的。”
莎婭含著淚說:“我相信你,但我知道,你的確是個化裝師,你化了裝,連我都認不出來——巴拉特,你知道嗎,你犯了不可原諒的錯誤!”
聽了這些話,巴拉特頓時無法辯駁了。
第二天,莎婭跟巴拉特離了婚,她不能讓孩子生活在屈辱之中;巴拉特走出家門,可四周全是鄙視的目光,孩子們都向他投擲石塊和臭雞蛋,大聲罵他:“巴拉特膽小鬼!巴拉特膽小鬼!”他想去酒吧喝杯酒,可是酒吧的人把他趕了出來,說是不會賣給他任何東西……
第三天,巴拉特自殺了,他死在市中心的那條小河里,他死后報社又配發了一條新聞,用的是嘲諷的語氣:“看,巴拉特連那條小河都不過,怎么有能耐在大海里逃生?”
巴拉特死后的一天下午,一個臉色憔悴的中年男子來到巴拉特的住所,他按響門鈴后就跪在地上。莎婭打開門,那男子痛哭流涕:“你們錯怪巴拉特了,那個膽小鬼是我!”
很快,報社的記者趕來了,那男子向記者訴說道:海難那天,巴拉特送走莎婭回到船艙,走到一個樓梯口,聽到一個男人的哭聲。他去安慰那個男人,那男人說他自幼家境貧困,父母多病,他在外面闖蕩了十年,就是想掙點錢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十年間他沒見過父母,沒見過妻兒,他很想見他們,哪怕一面也行,可沒想到碰上了海難。巴拉特沉默了一會兒,就把他化裝成老人,又把他送上了救生船……這個喬裝后獲救的男子,就是眼前的他!為了證明身份,那男子還出示了當時的船票。
一切真相大白了,巴拉特是冤枉的。那天晚上,全市所有的人都自發地匯集在市中心的小河邊,點上蠟燭,為巴拉特祈禱;報社也出了號外,上面只有一條聲明:“巴拉特,我們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向您鄭重道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56274.html
相關閱讀:提防照相機
連環殺
該死的戰爭
善心最美
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