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卡爾是個有錢人,死后留下大筆遺產,僅一處農莊,就價值千萬美元。
老卡爾有三個兒子,分配遺產時,出了一些麻煩,因為他的遺囑寫得很模糊,上面就一句話:“兒子中最孝順的,應分得最多,次之少一點,不孝者最少。”
三個兒子為此爭吵不停,都覺得自己是最孝順的,應分得最多。當然,這樣的爭吵不會有結果,后來大家沒辦法,便把遺囑拿到珍妮律師那兒,請她來評判。
珍妮是全城最公平的律師,而且才思極為敏捷,這樣說吧,她在法庭上的主張,通常能左右法官的立場?墒沁@一回,珍妮也感到案子很棘手,她對著那份遺囑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才皺眉道:“請給我一個月時間,我得搞清楚各位的孝順程度是如何排序的,還有這‘最多’、‘少一點’和‘最少’,到底如何界定。”
見三個兒子都同意,珍妮送走他們,便開始工作了。她先是走訪了老卡爾的親朋好友,想得到三個兒子的孝順排序,但沒有成功。老卡爾的親朋好友一致表示,三個兒子都不錯,實在難分高下。珍妮離開時,他們往往還要續上一句:“您想啊,老卡爾是富翁,兒子們明知要分遺產的,哪個敢不孝?”
這其中最有價值的一句話,是老卡爾表妹說的,她那時想了好一會兒,才告訴珍妮:“老卡爾比較喜歡老三,就是他那個小兒子。”珍妮請她寫下證言,因為這句話,盡管不能表明老三最孝順,但至少可以說明一點,老三很會討父親歡心。
同時,這句話也提醒珍妮,老卡爾不缺錢,他需要的只是精神安慰,晚年那陣子,誰最能討他歡心,應該就是最孝順的。不過,這也有問題,那就是討父親歡心這事兒,很難量化,很難據此給兒子們的孝順排序。
怎么辦呢?珍妮非常郁悶,她把自己關在家里,一個勁兒苦思冥想。這期間,珍妮生了一次病,她躺在床上,恍惚間,自己似乎就成了老卡爾,她暗自嘟噥道:“我就是老卡爾……你們三個家伙,到底誰孝順誰不孝順呀?我病成這樣,你們都上哪兒去了,怎么不來看我呀?”說到這里,珍妮眼前突然一亮,老卡爾生前一定很孤獨,他一定很希望兒子來看他,那么,兒子們來看他的這個“次數”,不正好可以給他們的孝順排個序嗎?
于是病好后,珍妮便來到老卡爾的住所,向他的鄰居打聽這方面的情況。可沒想到結果也是不理想,鄰居說老卡爾的兒子們,是按月輪流來看父親的,次數多少都一樣,沒有什么區別。
珍妮又沮喪起來,沒辦法,她只好回到先前那個問題上,問鄰居們,誰比較能討老卡爾歡心。一個鄰居說:“是老三。他常常帶來些好吃的,老卡爾每次都高興得很呢,他們那說笑聲,我們老遠都聽得見。”
“好吧,就算老三最孝順,可老大和老二誰更好些呢?”見珍妮這樣問,那鄰居搖搖頭說:“這個很難講……我倒是見過一次,老卡爾朝老二發火,他拿拐杖打得老二都不敢動。倒是沒見過老大有這樣的事,他來了一般都很平靜。”
這么說,老三最孝順,老大次之,老二最不孝順?沒有別的線索,(www.rensheng5.com)只有這么定了!珍妮請那鄰居寫好證言,但很快,她便覺得這還遠遠不夠,孝順排序雖然出來了,可財產按什么比例分呢?看來,唯一的辦法是,這“最多”、“少一點”和“最少”,必須要量化。
珍妮再次陷入沉思……
很快,一個月過去了,三個兒子顯得不耐煩了,他們相約來找珍妮,嚷嚷著要結果。珍妮笑笑,拿出三份試卷:“請各位先答題,結果馬上出來。”三個兒子一怔,也都沒說啥,接過試卷便做了起來。
兩個小時后,考試結束,老二得80分,老三得50分,老大得35分!珍妮看了一驚,怎么會這樣?先前的調查結果是老三最孝順,老大次之,老二最不孝順,可現在這結果,怎么跟預想的不一樣呢?珍妮有些疑惑,也不敢公布結果,她只是一笑,問老三是怎么討父親歡心的。
老三說:“父親喜歡吃蟹,我了解他這一口,為了孝順他,我總是想盡辦法,滿足他老人家,就是這樣。”珍妮一怔,點點頭,又問老二挨打的情況。
老二猶豫著說:“我也知道父親喜歡吃海鮮,但我不能給他,因為那對他的身體不利。是的,父親脾氣不好,見我不隨他的意就發火,是我把拐杖遞給他,讓他打我消火的……那時候,父親力氣很弱,打起來并不重。”
聽了這話,珍妮什么都明白了,接下來,她拿出試卷,果斷地宣布道:“老二80分,老三50分,老大35分,這是考試成績,也是各位的孝順排序。三個分數相加是基數,拿各位的得分除以這個基數,就是各位應得遺產的百分比。”
話音剛落,老大老三都不服氣,嘟噥道:“珍妮律師,你這試卷是些什么題呀,你得公平呀!”珍妮笑一下,說:“是公平。這份試卷是個醫生朋友出的,內容是關于肝病護理的最基本常識,而你們的父親正是死于肝病。”
說到這兒,珍妮又專門對老三說:“肝病忌食海鮮,當然也包括蟹,而你只想討父親歡心,卻不知道這一點,或者說你根本不顧及這一點,能算最孝順嗎?好了各位,還有什么異議?”
老大、老三張張嘴,無話可說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56285.html
相關閱讀:口頭禪
善心最美
該死的戰爭
連環殺
提防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