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不是沒看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新傳說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柳莊村主任的母親要慶賀八十大壽,這消息一經發布,不到半天,就傳遍了這個不大不小的村莊,每家每戶都在盤算著如何隨禮、如何表示。
  
  要說這位老壽星,的確不是一般的老太太,中年喪夫、守節寡居不說,難得的是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還能支撐著家庭、供養三個孩子讀書,現在居然都功成名就、出人頭地,大兒子是縣里的常務副縣長,二兒子是交通局長,三兒子官最小,是本村村委會的主任,平時老太太就同他住一起。
  
  俗話說:“別拿村長不當干部”,在柳莊百姓心目中,村主任絕對是主宰自己命運的父母官,這幾年,村主任靠了他兩個哥哥的支持,給村里弄來了不少好處,也因如此,他的官架子也越發大起來,村民們既敬他又怕他。
  
  這天下午,沒人召集沒人通知,眾村民三五成群地擁到了村主任家的大院里,這里原是生產隊的場院,足有三畝地大,男女老少齊動手,頃刻間就把整個大院打掃得光溜溜的,把十間正房、八間偏房以及廚房、廁所、鍋爐房、車棚等等收拾得窗明幾凈,纖塵不染。傍晚,村主任又叫來了幾個人,一本正經地說:“昨天二哥送來的壽幛還沒有綴字,你們幾個把字綴上,明天一早就得掛出去。”說著,他從套間里拿出四個一米見方的金字和條幅,幾個人畢恭畢敬地接了過來,急急忙忙地到西客廳綴字去了。
  
  村主任自然知道壽幛上的幾個字非同小可,這是他二哥的同事花一萬塊錢求市里一個書法家寫的,村主任想,嗨,這壽幛一掛出去,必定是金光燦燦、氣派不凡,讓那些孤陋寡聞的村民們眼界大開、羨慕死人!
  
  第二天,祝壽活動正式開始,這幅大紅壽幛也早早地、高高地懸掛在門樓上,最先看到這壽幛的是一群婦女,她們是結伴到村主任家幫忙的,一群人見了壽幛后“嘰嘰喳喳”地說開了:“你們看人家這天鵝絨質量多好,要是用它做件外套才闊哩!”
  
  “你別土老冒了,現在誰還用這個做衣服,做窗簾還差不多。”
  
  “我看還是撕一塊當蓋頭,再娶你一回更好!”
  
  “嘻嘻嘻……”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調侃著,說說笑笑地走進了村主任家的大院,那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她們沒在意!
  
  八點剛過,鄉里來了大小五輛汽車,車上下來書記、鄉長及副職干部共十多人,他們走到村主任家大門前,書記看看那幅壽幛,說:“好字兒!好詞兒!”
  
  眾人齊聲附和道:“好字兒!好詞兒!”
  
  之后,眾人簇擁著書記等人走進大院,這些人呀,對那壽幛上的四個字,有的沒在意,有的看不懂,有沒有看懂不說的?沒有調查,不敢妄斷。
  
  接下來的一撥人肯定是看懂了,他們是村小學的幾位老師,村里給他們派了任務—給村主任當“賬房先生”。
  
  幾位老師走到大門前,抬頭看看壽幛,不禁瞪大眼睛,其中有一個劉老師,他說:“這字寫得真好,真有功力,就是這詞兒怎么能是這樣?是不是搞錯了?要不咱們告訴村主任去?”
  
  幾個老師交換一下眼色,他們想到村主任平時的為人,搖搖頭,笑笑,走進了大院。
  
  他們是看懂了不說,不敢說,不屑說,不愿意說!
  
  十點左右,村主任家門前的人越來越多,有些還是從鄰村來的“外賓”,他們看著那幅大紅壽幛,指指點點,說著什么。村主任出來找人,看到這情形,心里美滋滋的,他沖大家點點頭,說:“都院里請吧。”
  
  正在這時,從街東面走來一個人,這人可不是常人,他姓杜,七十多歲了,是十里八村的知名人士。這杜先生是村里第一個大專生,退休教師,也是村主任家三兄弟的恩人,尤其是當縣長的老大和當局長的老二,他們能夠在恢復高考后第一次考試中一舉得中,全賴杜先生的傾心輔導,所以是他們的“恩師”。
  
  村主任看見他來了,趕緊迎上前去:“叔,快院里請。”
  
  杜先生并不答話,他抬頭看看壽幛,冷笑一聲,說:“三兒,你母親改嫁怎么也不跟叔說一聲?”
  
  一言出口,如霹雷般炸響,驚得村主任張著嘴說不出話來,眾人也一個個呆若木雞。
  
  半晌,村主任才說:“叔,這時候別開這種玩笑……”
  
  杜先生板著臉一本正經地說:“誰跟你開玩笑,你自己念念這幛子上寫的什么。”
  
  村主任這才專注地看著壽幛,一字一板地念道:“母、配、孟、德。”
  
  杜先生這才“哈哈”一笑,說:“是呀,這不就是說嫂子又許配給曹操了嗎?”
  
  此時,眾人已經顧不上村主任的威望和尊嚴了,一個個笑得前仰后合,眼淚鼻涕滿臉淌,村主任的臉也漲紅了,紅得如同煮熟了的蝦,他突然吼道:“什么他媽的書法家?寫的什么詞?我看他是不想活了!”
  
  杜先生平靜地說:“三兒,人家寫得并不錯,‘德配孟母’嘛,意思是說嫂子的高風亮節足可以和孟子的母親相匹配,知道孟子的母親嗎?知道‘孟母擇鄰’的故事嗎?孟母可是我國好母親的典范呀!”
  
  “知道,知道,原來是她呀!”村主任答應著,又對杜先生說,“叔,這事好辦,把幛子拿下來,把字重新綴綴不就行了?不過,我得找綴字的這幫小子算賬!”
  
  村主任也不想想,他昨天傍晚把那四個字交給下面的人,也沒說明怎么綴,干活的人以為放在上面的字先綴,哪想到這四個字原本是隨意疊放的。
  
  村主任要重新綴字,杜先生臉色一沉,說:“字,自然是要重新綴的,但是,問題遠沒有這么簡單,你們兄弟三人大小都是官,有時間要仔細想想—為什么幛子掛了近一個上午,竟然沒人告訴你們?難道都是沒讀懂?”
  
  村主任聞言,不禁打了一個冷顫,額頭上竟然冒出了細細的汗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62110.html

相關閱讀:不孝的女兒
幸運之神
要怪就怪生錯病
新傳說:弄巧成拙
撞臉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