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省電力局接二連三地接到舉報信,說縣局職工王力宏違章操作,不幸電擊身亡,而縣局領導卻隱瞞不報,蒙混過關,照拿精神文明建設獎不誤。舉報信是匿名寄的。
省局紀檢委書記老馬是位剛正不阿的廉潔干部,一向嫉惡如仇,知道后立即表態:這可是重大安全責任事故,一票否決。于是,他立即成立調查組,風風火火地從省城趕到縣局,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
出于工作性質的需要,老馬這次來之前沒有和縣局領導打招呼,而是在縣城臨時找了個招待所安頓下來。他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沒想到,明查暗訪后的結果竟讓老馬大吃一驚,全體職工一致反映王力宏沒有死。從他們的神色和表情上看,不像在說謊,明察秋毫的老馬也看不出任何破綻。
職工們生怕調查組不信,把老馬他們領到正在室外作業的職工王力宏面前。王力宏一米八七的大個子,壯實如牛,一個活生生的大人就站在那兒,這還有什么值得懷疑呢?
老馬主動上前和他嘮了幾句嗑兒。由于病后留下后遺癥,王力宏說話不太順溜,但問他的話都能應答下來,分毫不差。詢問中老馬也沒有發現王力宏有絲毫緊張和不安的感覺。
回到住處,老馬重新把舉報信拿出來,放到桌面上,對照上面的字跡認真研究起來。舉報信是用學生作文紙寫的,皺皺巴巴,短短幾句話,卻讓人看起來有些費解:
遵(尊)敬的省級(局)領導:
我縣電力局紙(職)工王力紅(宏)被電死,縣局領導妻(欺)騙你們,照拿文明單位獎金。
志(知)情人
老馬有些奇怪,從檢舉信上歪歪扭扭的字體和很多錯別字看得出來,“知情人”的文化層次很低。但從字跡上看還算工整,一筆一劃,寫得很認真,不像是搞惡作劇。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信封上的收信人地址和郵政編碼竟沒有一點差錯,而且沒有落款,那是有意讓你不知是何人所寫。
憑老馬做紀檢工作多年的經驗推測,舉報人一般害怕打擊報復,不敢實名舉報。同時,也害怕對方進行筆跡鑒定,經常是故意潦草字跡或用錯別字代替,有意降低文化層次,隱藏個人身份,那么這個舉報人到底是誰呢?
這時,老馬也隱約感到這個案件背后的復雜性,并不像來的那時候想得那樣簡單,只要搞個突然襲擊就能解決問題。他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找縣電力局王鋒局長當面鑼、對面鼓地把問題全部攤開,看他有啥反應,或許能從中發現什么蛛絲馬跡。
二
大約過了一袋煙的工夫,王鋒局長來了。一見面,王鋒局長客套地說:“馬書記親臨一線檢查工作,怎么事先也不打個招呼?你們大老遠從省城到我們這窮鄉僻壤,我們這些做基層工作的,怎么也得好好招待一下遠道而來的客人呀!”
老馬也禮節性地笑了笑,開口說道:“工作性質如此,身不由己啊!紀檢工作是唱白臉,得罪人的活兒,沒辦法。這次調查也是履行我們的職責,公事公辦,請王鋒局長多多諒解呀!”
幾句話后,老馬直奔主題。他說了這次明查暗訪的緣由,主要是來證實一下有關舉報信的真實程度。他還把這次調查的整個過程也簡單地向王鋒局長敘說了一遍。
王鋒局長聽著聽著,不由得臉色變得有些難看,很不高興:“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捏造事實!馬書記你千萬別信那一套!”老馬有些吃驚地看了他一眼,沒有正面回答。
王鋒局長這時也發覺自己剛才說話有些不太得體,態度逐漸緩和下來,但口氣還是很硬:“王力宏是經過人工呼吸救過來的,現在活得好好的,他還是全勤工作的主力隊員呢!這不是你也看到了嗎?”接著王鋒局長話題突然一轉,又訴起苦來:“全局二百多號職工,他們素質參差不齊,眾口難調!十樣好處,一樣給不到,就翻臉!我這個局長也不好干呀!”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王鋒局長要到豪華酒店招待老馬和調查組人員,老馬堅決不肯。
第二天上午,老馬向王鋒局長說了調查組的下步工作打算,要印發一個《征求意見表》,另外還要和職工面對面地單獨談話,以便全面細致地調查王力宏事件的真偽。
因為省公安廳有位筆跡鑒定專家和老馬說過,無論舉報人怎樣故意潦草字跡或用錯別字代替,或多或少總會體現出自身運筆輕重緩急的內在規律,在專家眼里是很難蒙混過關的,所以老馬要征集一下筆跡回去進行鑒定。
省局紀檢領導和縣局職工面對面談話,這在縣電力局還是第一次。通過一連幾天的談話,職工們還是那句老話,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王力宏真的沒有死,我們不會欺騙上級領導。”
調查到王力宏本人時,王力宏似乎情緒有些波動,他結結巴巴地說:“今后誰如果再說我已經死去,我就和他刺刀見紅!”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老馬也感到問題的嚴重。人家王力宏活得好好的,為什么要舉報他死了呢?出于對紀檢工作的特殊敏銳性和高度責任感——無論如何,自己也要見識見識這個神秘舉報人,這人究竟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虛假舉報?還是另有什么隱情?
回到省城,老馬立即找到筆跡鑒定專家,對帶回來的283份《征求意見表》中的字跡逐份鑒定,看是否有人和舉報信寫的字跡相吻合的。找到舉報人,便可弄清王力宏事件的真相。
奇怪的是,這283份《征求意見表》竟然沒有一份字跡和舉報信的字跡相吻合。老馬甚至有些懷疑,是不是鑒定中出現了問題?
筆跡鑒定專家笑了笑,滿有把握地說道:“那是不可能的,我平生中還沒犯過這種低級錯誤。這里面肯定沒有寫匿名信的那個人,你還是從局外人中再考慮考慮吧。”
人家在暗處,你在明處。一個小縣城四十萬人口,去找一個隱藏很深的匿名舉報人,如同大海撈針。到哪兒去尋找呢?老馬短時間內還真制定不出來什么切實可行的查找方案來。
可是,舉報信還是照寄不誤。還是那點內容,弄得老馬和調查組人員有些焦頭爛額,無所適從。
幾天后,老馬再次帶著調查組來到縣局,對王力宏本人身份進行了重新“鑒定”,結果也沒有發現什么差錯。王力宏沒有父母,就老哥一個,有他的鄰居作證。
就這樣,老馬調查組幾經來回調查都無功而返。折騰大半個月,他覺得有些被愚弄似的,決定暫時回到省城休整一下,以備再戰。
臨走時,王鋒局長緊緊握住老馬的手,嘴里說道:“歡迎調查組下次再來!”望著老馬調查組越野車離去的背影,王鋒局長心里別有一番愁滋味:都是讓匿名舉報信給鬧的!說到底,這一切都是起源于王力宏事件……
三
這時,王鋒想起了新婚的妻子劉惠娟。她是縣律師事務所的專職律師,三十多歲,年輕貌美,工作勤奮,雷厲風行,且具有預見性。她和離婚不到一年的王鋒局長新近結婚。王力宏事件就是她背后一手策劃的。
原來出事那天,有人說王力宏中午違規喝酒,下午又稀里糊涂地帶電操作,結果遭到電擊致死。王鋒乍一聽這個消息,嚇得腿都不好使了。
那天正好是周末,王鋒準備和劉惠娟下午一道到省城去看望岳父岳母。正巧自己和前妻生的兒子小虎正放暑假,便順路送他到在省城南關區居住的前妻那里小住一段時間。沒想到出門不久,就聽到王力宏的事。
劉惠娟知道這個突發事件后,當機立斷,讓丈夫坐車火速趕到事發現場,立即組織人員給王力宏做搶救。她又給縣醫院打電話,讓120救護車立即趕到事發地點,拉著王力宏到省城醫院搶救。
與此同時,王鋒局長通知班子成員也迅速坐著單位面包車在中途會合一同前往?紤]到小虎會暈車,劉惠娟就讓他坐到面包車的副駕駛位置上,待回頭再送他去親媽家。
為臨時應急,劉惠娟另外坐出租車緊隨后面,用手機遙控指揮丈夫,抓好搶救工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396313.html
相關閱讀:撞臉了
要怪就怪生錯病
不孝的女兒
新傳說:弄巧成拙
幸運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