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局開展最廉潔的醫務人員的評選活動,要求每個醫院至少要報上來一個典型。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經過調查了解,特別是經過病人的投票評選后,確定腫瘤放療科的旭麗醫生為本院最廉潔醫務人員的典型。隨即院黨委將這一決定在全院公示。
公示三天以后,就在醫院黨委準備把旭麗的材料報到市衛生局時,黨委李書記接到了電話舉報,來電說就在昨天晚上,有病人家屬給旭麗送禮,而且她也收下了。雖然打電話的人沒說自己的名字,但李書記還是聽得出來是誰。那人與旭麗是同一個科室的醫生,叫徐錫,和旭麗住對門。有一回,徐錫刁難一個晚期惡性腫瘤病人的家屬,想要人家送禮,旭麗看不過,跟他爭吵起來,后來院里知道了這事,通報批評了徐錫,他一直懷恨在心。這會不會是他在誣陷旭麗?
不管怎么說,有人舉報,就要查一查。書記把旭麗找來,問她昨晚是不是接受了病人的東西。沒想到,旭麗立刻點頭承認了。
“這、這是怎么回事?”書記一下怔住了,“院里已經樹你為廉潔典型,正準備把你的材料報上去,你、你……”
“我不想做這個典型,現在我已經不夠資格了,醫院還是選別人吧。”說完,轉身走了。
李書記坐在辦公桌后面,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與旭麗是大學同學,十幾年前一起分配到這個醫院,他了解旭麗,不相信旭麗會收病人的禮物,但他不明白旭麗為什么會承認收禮的事。他抓起電話給旭麗打了過去,要她把病人送的東西交到院黨委來。第二天,旭麗還真的把兩瓶五糧液放到了他那寬大的辦公桌上。
旭麗放下酒就離開了。李書記看著桌子上的兩瓶五糧液,真不知如何是好。按說兩瓶酒在今天看來,實在算不了什么,可是連旭麗都開始收病人的禮物,還哪里去找廉潔的典型呢!想來想去,李書記還是不甘心,或者說是希望旭麗不承認這件事,他又抓起電話給旭麗打過去,要她把送禮的病人找來,他要把酒退給人家。旭麗在電話里遲疑了一下,道:“病人已經走了。”
李書記從旭麗的遲疑中,產生了一絲懷疑。他知道旭麗的脾氣,十幾年來,就連病人請吃飯,她都從來不去,怎么又會收下病人的禮物呢?她又怎么可能在被評為廉潔典型的敏感日子里,偏偏收下病人的兩瓶五糧液?這里面肯定有問題。想到這里,李書記似乎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他對旭麗道:“等病人再來醫院放療的時候,你一定要把病人帶到我這里。”
兩天過去了,旭麗依然沒有帶病人來。書記不相信放療病人會不來,他越發懷疑旭麗收禮的事。李書記拿起電話,撥通了腫瘤科,要徐錫醫生來一下。
徐錫一走進書記辦公室,李書記便開門見山地說:“那天是你給我打的電話吧?”徐錫故作不解地問:“哪天?什么電話?”
“舉報旭麗收受病人禮物的電話。”
“沒,我沒有打舉報電話。”徐錫矢口否認。
“還要我放電話錄音嗎?”李書記不滿地瞪了徐錫一眼,其實,那天他并沒有按下錄音鍵。
徐錫只好承認。李書記問他是怎么知道旭麗收受病人禮物的?徐錫說是從他家的貓眼里看到的。書記指了指還擺放在辦公桌上的兩瓶五糧液,問:“病人送的是不是這兩瓶酒?”
徐錫搖搖頭說:“不是酒,是一大口袋東西。”
“?”李書記愣住了,“一個大口袋?難道還有別的東西?”
徐錫點點頭:“我看得清清楚楚,是一個大口袋。難道口袋里裝的是酒?”
“你認識那個病人嗎?”李書記又問。
“當然認識。剛才我來的時候,還看見那兩個老人在等候放療,給旭麗送禮的就是他們的兒子。”
“好,我們看看去。”
李書記同徐錫來到放療科大廳,徐錫指著兩個衣裳襤褸的農村老人道:“就是他們,老頭是病人,老太是來陪老頭的。”說完,朝他們招招手,要他們過來。
兩個老人走了過來,李書記看著老人貧窮可憐的樣子,心里發痛,這么貧困的老人,還要給醫生送禮,行業不正之風真是不剎不行了。
“這是我們醫院領導。”徐錫指著書記,然后又問:“你們兒子呢?”
老人聽說是領導,顯得有些緊張,不明白為什么要找他兒子,還是老太回答道:“回家忙活去了。”
“李書記想了解一下,你兒子是不是給旭醫生送了一口袋東西。”
一聽這話,老人眼里露出害怕的神情,他不知該怎么回答,也不敢回答。這時其他一些病人圍了過來,見老人不敢開口,便七嘴八舌地替他們說了起來。
這兩個老人是從貧困山區來的,頭一天交錢的時候,站在交費窗口,哆哆嗦嗦,數了又數,最后把兩人身上一毛兩毛的零錢都掏出來了,還是不夠。兩個老人你看我,我看你,急得要哭,剛好旭麗醫生走過來,問差多少錢,會計說差一百多元。旭麗拿過老人的病歷,看了看道:“模具費不用收了,剛好有病人用過的,可以給他用上。”
病人放療時,要用鉛做的模具遮擋病灶旁邊的正常組織,避免射線損傷,同樣部位的放療,模具是可以反復使用的。旭麗經常把那些還能使用的模具留下來,為一些貧困的病人節省模具費。模具貴的要五六百塊錢,便宜的也要一二百塊錢。
會計算了一下,最后退還給老人10元錢,兩位老人千恩萬謝。旭麗走后,其他病人告訴老人,可要好好謝謝人家,這個旭醫生可是個好人。后來,老人又聽到有些病人在說他們是如何請醫生吃飯,如何如何送禮送紅包的。老人才知道看病不光要繳費,還要給醫生送禮送紅包。
可是他們身上只有這10元錢,吃的是家里帶來的煎餅,夜晚只能住在商店的屋檐下。最后兩個老人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把那省下的10元錢送給醫生。當再次見到旭麗的時候,老太太便把那10元錢,塞到她白大褂的口袋里。旭麗掏出錢來,追上老太太,硬是把錢還給她,并要老人放心,一定會給老人家好好治病。
老人拿著錢,感動得竟落下淚來,一個勁地說是遇到好人了,該咋謝人家。周圍的病人說,旭醫生是不會要你的錢的,你要謝就從家里帶些土特產來,她興許會留下。于是,兩個老人就叫兒子給旭醫生送去了一口袋家鄉的土特產。
當天晚上,李書記提著個大包,來到旭麗家。旭麗的丈夫史鈞也在家,李書記跟他很熟。坐下來,李書記把包放在茶幾上,問:“病人送的土特產在哪?我看看。”
旭麗被李書記猛然問得有點不好意思,不由自主地往客廳的角落里一指,果然,那里立著一個編織袋。李書記起身走過去,打開來,是滿滿的一口袋山芋。
旭麗臉紅紅地道:“小伙子大老遠帶來的,一百多斤重的東西,不能再叫人扛回去,我也就留下了。”
李書記開玩笑道:“我也給你送禮來了。”說著,打開茶幾上的包,拿出那兩瓶五糧液:“你說說,這是怎么回事?”
旭麗臉更紅了,她看了丈夫一眼,垂下了頭。最后,丈夫只好如實替她說了。
“她不想當那個典型。自從評為那個典型進行公示,她總聽到一些刺耳的話,總感覺背后有扎人的目光。她實在受不了了,問我咋辦?其實連我們單位的人都知道了這事,我也有些受不了,后來正好借有人舉報的事,我便給她出主意,去買了兩瓶五糧液,叫她交給你們,好把那個典型給拿下來。”
聽完史鈞的話,李書記心里有些沉重,他用手點著他們兩口子,想說他們什么,但最終什么也沒說,起身走了。
醫院黨委依然把旭麗的材料報了上去,只是在材料中補充了她頭一回收禮物的故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gushihui/570842.html
相關閱讀:不孝的女兒
新傳說:弄巧成拙
要怪就怪生錯病
幸運之神
撞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