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真題回放: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審題:
江蘇卷作文題,以“話長話短”引入,最終談到“個性和創新意識”。顯而易見,前者是出發點,后者是落足點。
“話長話短”,呈現為對立性言論。前者為“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這是傳統說法;后者為“有話則短,無話則長”,這是現代新論。
命題人并不反對前者,前者強調的是能否投緣,能否知心,針對的更多的是“人”,別人。不過,又用“卻”字一轉,話題的重心偏向后者,并且還對“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有具體解釋。相對于前者,命題人強調的是,不重復說,“惟陳言之務去”,體現的是獨到與創新;強調的是,無話可說處則有話說,“能言他人之不能言,敢言他人之不敢言”,體現的是實力與勇敢。這后者與個性彰顯有關,與創新意識閃現有關。這既是針對于“人”,更是為了突出“自己”。
創新在于不囿于常規,有獨到發現與創造,可表現在“說”方面不人云亦云,“寫”方面獨辟蹊徑,還表現在思維、見解、決策、行動方面獨到。創新本身就是人的個性,只有創新才能真正地體現人的存在意義與個性特質。
純然的個性彰顯,不一定有意義;一味的標新,不一定是創新,說到底還是要聯系到社會發展與人類進步上。彰顯的個性,應當是美好的品性,創新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促進事業發展,造福民眾。
對于“個性彰顯”與“創新閃新”要辯證分析,體現強大的正能量。
要落足于個性與創新,就不能僅止于“說”,還要由“說”擴展開來,可以是“寫”,“想”,還可以是“做”包括“決策”。擴展的內容主要是為了凸現個性品質和創新能力。
要落足于個性與創新,就不能僅止于單個人,可以是一個集體、國家,還可以是一個民族
以上是寫作落足、扎根的所在。
至于具體寫作,可以寫故事、小說,也可發表評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121666.html
相關閱讀: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