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解碼
今年黑龍江省作文命題采用的是新型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模式。“任務驅動型”作文概念首見于教育部考試中心張開先生2019年8月發表的《注重題型設計、強化教育功能??2019年高考作文的特點及相關問題的解讀》一文,按照張開先生的闡釋,“任務驅動型”作文這一作文命題模式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材料作文宿構和套作的問題”,是要“通過增加任務型指令,著力發揮試題引導寫作的功能,增強寫作的針對性,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边@里需要明確的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在命題人看來“任務驅動型”防宿構和套作的功能較強,二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必須完成寫作任務,寫作時要按照命題要求多維度比較,進行說理論證。
可以說考試中心的命題意圖在今年高考作文命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題目明確要求“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比較上述三條途徑,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自己的體會,無法宿構,無法套作;比較三條途徑??多維度的比較論證。
如果進一步仔細審題,我們可以發現材料包含兩層意思:①學習語文、提升語文素養的意義。②提升語文素養的三條途徑。深入探究,我們會發現語文學習是材料給定的寫作范圍;提升素養則是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包括優化思維品質、提升文化品位、豐富審美情趣、開闊知識視野等。課堂教學、課外閱讀、社會實踐則是實現語文素養提升的有效途徑。這三者的關系是:課堂學習是關鍵,課外閱讀是拓展,社會實踐是知行合一。寫作時重點應放在三條途徑上,抓住途徑和提升素養之間的因果鏈條。行文過程中必須完成三者之間的比較任務。但可以三方面都寫,也可以完成比較任務后抓住其中的一個重點展開寫。
審題誤區
“任務驅動型”作文作為一種全新的作文命題形式,絕對不是在玩弄一個新穎的概念。如果仔細研究,對于命題人而言,這一作文命題形式的提出是對以往高中作文寫作模式的糾偏,希望今后同學們再寫作文的時候不要只談風月,還要談談風云;不要只是堆砌事例,而要深入剖析歷史典故、現實生活背后的邏輯實質,增強作文寫作的思辨能力。對于學生而言,“任務驅動型”作文的出現,使得作文的寫作思路、寫作模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它不同于“材料作文”的閱讀材料,篩選、提煉關鍵詞,然后緊緊圍繞關鍵詞展開寫作。它需要學生才吃透材料的基礎上結合關鍵詞高效、完美地完成任務。
在今年黑龍江省高考閱卷中,閱卷教師發現,有些學生仍然按照寫作材料作文的固有思維模式展開寫作,比如有的同學沒有把握好語文學習這個寫作范圍,且拋開任務大談“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還有的同學從材料中得出一個結論“要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甚至還有同學架空材料后把“堅持”“努力”當作寫作方向大寫特寫。這些立意都被確定為跑題文,得分在10分以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184081.html
相關閱讀: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