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奶奶家的老樓度過的。那些只有四層高的老樓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佇立著。那里,就是我的童年樂園。
兒時的我們最向往的就是長大,好可以像父母一樣上班,一樣做飯,一樣可以支使小孩子。所以,我們便創造出一個游戲,可以說是過家家的“翻版”。在老樓的附近,有一個小山丘,那里便是我們的“小村莊”。找幾塊磚石一磊,幾根樹枝一搭,“小家”也做成了。地上盛開的野花和雜草,就是我們的“菜”,細土則是“鹽”,找幾塊石頭一剁,包在葉子里,用草一系,便做成了我們美味的“大餐”。
夏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煩人的季節,而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夏季是最好不過的。
一天的游戲在一陣陣的笑聲中開始了。夏天最好玩的就是捉知了。大一些的孩子一次就能捉到十多只,而小一些的只能捉到一兩只,于是小孩子們便急了,拼命的搖樹干,有時還真能搖下來幾只,捉到的自己留一點兒,剩下的喂小賣店的鴨子。我們可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我們可能得到獎賞——一包糖。趴在墻邊捉螞蟻,也是個不錯的主意,小孩用樹枝逗它們,大孩子就用放大鏡烤螞蟻。當然,一天下來也苦了我們的父母,衣服該臟的臟,該破的破,活像干了一天活兒的農民工。
秋天收斂了往日的燥熱,變得寧和、淡遠。風吹動著楓樹的樹冠,沙沙作響。楓葉脫開了枝頭,隨風悠悠蕩蕩地飄落,我們便會趕忙跑上前去,拾起它,看看是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玩一個游戲。我清楚地記得這個游戲是沒有名字的,我更清楚地記得它的玩法。兩個人捏著葉梗的兩端,向兩個方向拉,一方的葉梗斷了,就算輸了,所以選葉梗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必須要選那種柔韌、粗長的葉梗。這種游戲一直會持續到初冬的第一場雪。
下雪了。紛紛揚揚的雪花漫天飛舞。不一會兒,老樓就變成了銀色的世界。地面成了“雪毯”,房上鋪滿了“棉絮”,梧桐樹上開滿了“梨花”,遠遠望去,玉樹瓊枝,粉妝玉砌,到處洋溢著詩情畫意。雪停了,孩子們跑出家門,活躍的身影和歡快的笑聲給銀色的老樓增添了新的內容。雪地上,五顏六色的身影像彩蝶般輕盈跳躍。堆雪人、打雪仗、丟沙包……歌聲笑聲,傳遞著彼此的興奮,溝通著彼此的心靈。
隨著時光的流逝,童年的老樓已消失在我的視線,成長帶走了無憂無慮,留下的則是親切的懷戀。
評語:本文思路清晰,從一年四季寫起,讓人一目了然,四季中貯藏了我的歡樂,我的思念,確實是我的童年樂園,每個季節的特色突出的及其真摯,親切,感召,從孩子的角度體現了生命的樂趣,是一曲童年的歌謠,悠遠,流長,讓人感念,不失為寫童年的佳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187259.html
相關閱讀: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