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樹云
何為雙論點作文?就是有兩個論點的作文,這兩個論點又通過一定的邏輯關系組織在一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思辯型作文。“雙論點作文”是本人自己發明的詞語,更通俗一些。寫作時確定了兩個論點,即確定了論證的兩個方面。先論證了一個方面,然后再論證另一個方面,最后闡明兩個方面的關系,是遞進關系,還是并列關系,或者是條件關系,總結全文。這種寫法就是把文章分為兩個部分來論證,完全不同于一個總論點三個分論點的模式。
作文試題呈現:
林清玄說:“一個人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
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之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教師下水:
攬鏡自照為自省,放眼窗外天地寬
林清玄說:“一個人對外面的世界時,需要的是窗子;一個人面對自我時,需要的是鏡子!弊骷业脑挿浅5木,道出了人生的真諦:人要不斷的自省,要有放眼世界的胸懷。惟其如此,人才能發展,才能卓越。
怎樣面對自我,怎樣審視自我,那就是經!罢照甄R子”找找自己的缺點。美女出門,先照照鏡子,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然后化妝以求完美。作為一個社會的人,多聽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就是照鏡子,然后改正自己的不足。周厲王作為一個國君,接受百姓的批評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趁此機會照鏡子自省一下。但是周厲王要封百姓的口,封百官的口,最后弄得百姓“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當然最后的結果是被流放。唐太宗李世民說的好:“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李世民以正直的大臣魏征為鏡子,才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一個人,容得下尖銳的批評,容得下不同的意見,并以之為鏡,才是一個真正的君子,才能有所成就。
我們在照鏡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多向窗外看看,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如果不這樣,就會自我陶醉,自高自大,總是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過去的中國皇帝自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陶醉于天朝帝國之中。西方的社會發展已經超越了中國,皇帝老兒還覺得自己輝煌的不行,始終關著中國的大門和窗子。一些知識分子不僅透過窗子看世界,而且走出國門,親自考察。魏源就是其中一個。魏源把自己的經歷和見解寫成一本書叫《海國圖志》,曾上書大清皇帝,但是沒有下文。大清朝的閉關鎖國最后的結果是落后挨打,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華民族的發展遭遇了停滯和挫折。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放眼世界,實行改革開放,激發了經濟活力,使中國逐步走向繁榮富強。可見“窗子”是不能關上的,窗子決定了一個人的眼界,一個人的見識。
攬鏡自照為自省,放眼窗外天地寬。鏡子和窗子同樣重要,是一個人發展的兩個方面,缺一不可,F在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我們一定要以歷史為鑒,從曲折的道路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面,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放眼世界,與世界接軌,中國的發展才會步伐穩健,才會一洗落后挨打的恥辱,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藍圖才會實現。
自評:本文的總論點是“攬鏡自照為自省,放眼窗外天地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攬鏡自照找缺點,一個是放眼窗外保持清醒的頭腦。第二、三段分別論述了這兩個方面,最后闡述這兩個方面的關系是并列關系,收束全文,結構完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16825.html
相關閱讀: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