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思維
二備素材
三備佳作
四備升格
2019浙江高考優秀作文鑒賞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注意】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似曾相識燕歸來
現代刑偵理論中總有憑筆跡辨人一說,因為一個人再怎么隱藏、偽裝,流在骨中的血總是不變的。筆跡如是,文章亦如此。于書山稗海中沉潛含玩,鉤沉覺隱,一旦發而為文,縱有千萬般隱匿修飾,字里行間總是風流個性,不可抑勒。
普魯斯特早年時發表過一些小說與評論,縱然與舉世聞名的《追憶》一文相差頗多,不論從語氣還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細品味,他那對于細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終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氣味與滋味都會在形銷之后長期存在”,它們“以幾乎無從辨別的蛛絲馬跡堅強不屈地撐起回憶的巨廈”。他的風格就如同他的氣味,別人模仿不來,他也去除不了,無論是什么內容,揮之不去的總是“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
所以,不論是作家還是平凡人,一旦拿著筆寫下字,就相當于把自己的思維、人格的一部分展現出來,而歷史洪流可以湮沒人的生理性存在,卻永遠無法改變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傳遞思考與精神的最好載體。即使手稿丟失,復本重印,一個人留在文章中的深層次的精華卻會在時間的積淀下長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戲弄人世,隱藏自我。句式可以轉換,語氣可能顛覆,但墨字中埋藏的個性和獨有的特點總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來,值得我們玩味深思;蛟S我們可以這樣想,大師大多在時間上離我們遙遠,如果沒有這些可以彰顯其風骨的經典之作,他們又怎能令我們無端欽慕?“似曾相識”的絕不只是表達方式,而是一個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獨特的“掌紋”。
就像伍爾芙自然流露的女權主義思想,哪怕在《墻上的斑點》中也略有體現;而古斯塔夫?福樓丁的細致與抑郁即使在這樣明快的“我注定了要做詩歌風琴的手搖柄,而你要為你愛的生活而生”的一闋情詩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說大先生的戰斗、批判與血性,艾略特的哲學思考與反省,“山的那邊雷聲轟鳴”,就算是當年法國一位著名的批評家模仿意識流大師喬伊斯的筆法挑戰意識流小說,大眾仍能從一個個細微之處看出喬伊斯的獨有風格。畢竟,“似曾相識”不只是普通的一個詞語,它能讓人們循著氣味,找到當年給你以震撼的那只燕來,無論它是否回歸,熟悉之感早已匯入骨血,化為純釀,讓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紀伯倫曾寫道:“死亡改變的只是覆蓋在我們臉上的面具,農夫依然是農夫,林居者依舊是林居者,而將歌聲溶入微風中的人,他依然會對著運轉的星球歌唱!弊髌分械纳顚铀伎季腿缤莻歌唱微風的人,無論面具怎么多樣,你仍然可以看見那最本質的東西,畢竟“似曾相識燕歸來”。
筆下的真實與真心
“功名之士,必不為泉石淡泊之間;輕浮之子,必不為敦龐大雅之響。”葉燮曾這樣寫過。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藝術家善于從自身的生活出發,去發現這美麗的世界。世界觀的不同帶來了創作心態的迥異,作為思維外化形式的作品自然也有了不一樣的格調。
《》在采訪海明威時問及他最好的寫作狀態,海明威回答說:“最好的寫作一定來自于我愛的時候!眲撟魇庆`感和筆尖的激烈觸碰,是強烈情感的奔涌而出。當創作者歸于平靜,擱下筆,卻仍能看見作品里正翻涌的溫柔與熱烈。唯其如此,創作才有了藝術的品格,筆下才有了能透視創作者心靈的真實。
在南美洲反體制主義者長長的名單中,加萊亞諾無疑是殿堂級的人物。這個被稱為“南美洲的良心”的作家,以火一般的熱情和執著,發出對現實最有力的叩問!拔覟槟切┎荒茏x我作品的人寫作,為那些社會底層的人,為不識字以及沒辦法識字的人寫作!彼霉P尖溫暖了南美洲的底層人民,又用目光毫不留情地鞭撻全球化下被人們忽視的暴戾與野蠻。加萊亞諾的文字永遠充滿戰斗的激情,正如他的作品《南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而加萊亞諾本人,也是一位倔強、頑強、勇毅的戰斗者,正是心里從未熄滅的火光,讓他的作品有了溫度,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他筆下的真實與真心,印證了“文如其人”這個詞,也給世界文壇留下了不朽的傳奇。
激昂的斗士留下戰斗的呼告,而那些堅守內心的人,也在用文字塑造著“另一個自我”。文學大師木心先生淡泊致遠,一直走在向內心朝圣的旅途。他喜歡從前含蓄的美好,也一直竭力去守護那種美好。正如他在《從前慢》中寫下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他的筆下,涌動的是清明的心境和追求。又如楊絳,雖歷經苦難卻從未放棄,親人離去也能勇敢面對。她的純粹和堅韌,從她純凈“如初生嬰兒”的文字中流露。
真正領悟藝術的人,定會懂得真情實感之于藝術的價值,也了悟自己的生命體驗是何其珍貴。藝術是一種反映,一種途徑,可以讓我們窺見作者心內曾涌動的波瀾和曾經歷的悲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31637.html
相關閱讀: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