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先生在《作文七巧》在直敘中談到敘述的總體要求:有起落,有詳略,有表里。
他以《桃花源記》進行具體闡述:
一、起落(讀者反應的強弱=文章的起落)
起“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
落“林盡水源”—“山有小口”
起“仿佛若有光”—“皆出酒食”
落“停數日,辭去”
起“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薄
落“既出,得其船”
起“便扶向路”—“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落“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起“南陽劉子驥”—“欣然規往”
落“未果”—“后遂無問津者”
這樣有起有落,文章一張一弛,有波瀾,有味道。
二、詳略(取材有主從,所以文章有繁簡,不宜平均)
作者把《桃花源記》里面的事件按照發展的時序列為十一條,分別為:
1、漁人出外捕魚,沿著小溪走,遇桃花林。
2、漁人穿過桃花林,來到山前。
3、漁人發現一個可疑的山洞,入內探看。
4、漁人進入肥沃的田野,安靜的農村。
5、山中人款待漁人。
6、山中人說他們的祖先在秦代搬到山中居住,與外界隔絕。
7、漁人辭出,山中人叮囑他保守秘密。
8、漁人在山洞外面的路上做記號。
9、漁人向太守報告發現了世外桃源。
10、太守派人前往桃源察看,由漁人帶路。
11、漁人找不到以前留下的記號,無法再入桃源。
詳寫:山中人的生活狀況
略寫:漁人向太守報告
詳略得當,使得中心突出,層次分明。
三、表里(作文材料有隱有顯,可以形成一表一里)
表漁人眼中的桃源
里山中人叮囑漁人保守秘密
表是事件本身,里則是事件所蘊含的深意,它可以引起讀者的想像和推論。
王鼎鈞先生也談到了直敘忌諱“平鋪”,平鋪就沒有起落,就是死水一潭。要想作文不平鋪,就要選好材。選那些生動新鮮的材料。
當然,這里面更要有真情。比如歌詞《父親寫的散文詩》:
一九八四年莊稼還沒收割完
女兒躺在我懷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電影沒時間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
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鬧著要吃餅干
藍色的滌卡上衣痛往心里鉆
蹲在池塘邊上給了自己兩拳
這是我父親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下來的散文詩
幾十年后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個影子
一九九四年莊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親去年離開了人間
女兒扎著馬尾辮跑進了校園
可是她最近有點孤單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來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女兒一定會美得很驚艷
有個愛她的男人要娶她回家
可想到這些我卻不忍看她一眼
這是我父親日記里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幾十年后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張舊報紙
舊報紙
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輩子
歌詞內容基本是不動聲色的敘述,然而它能夠催人淚下,原因就在于情真意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39901.html
相關閱讀: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