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記敘文結構構思法:
說明:
1.題記:用最為精練或精警的句子,揭示或提示文章的中心主題(先表個態)
2.典型場景1:從前鋪部分選擇一個富于動態的場景作簡要的細節描寫(吸引讀者,引起懸念,暗含事件起因)[以描寫為主//點]
3.插入:補充說明事件起因,或者插敘能夠映襯主題,而又不在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之中的任意內容(補充交代,映襯主題)[以記敘&議論為主//面]
4.簡敘過程:簡要敘述事情發生發展的過程經過(簡要記敘,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發展之經過,選擇寫出的內容要有階段性特征,不要事無巨細地一統拖)[以記敘為主//面]
5.典型場景2:最能表現主題的部分,選擇一個典型場景作細致的細節描寫,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力爭做到繪聲繪色、形象生動,給讀者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突出表現主題)[以描寫為主//點]
6.后續交待:簡要補充交待后來的相關事情,交待事件的結局(進一步渲染主題,但要行文簡潔,切忌拖泥帶水)[以記敘&議論抒情為主//面&點]
7.卒章:即卒章顯志,揭示主題,照應標題或題目(談感悟,抒真情,注意“豹尾”,切忌“尾而不結”)[以議論&抒情為主//面]
二、散文寫作技巧
散文是一種作者寫自己經歷見聞中的真情實感的靈活精干的文學體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較明顯,常用第一人稱敘述,個性鮮明,正象巴金所說“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總之可以說是表現自我。這就需要大膽無忌。正如魯迅所說“任意而談,無所顧忌”,他還推崇曹操及魏晉散文的“力主通脫”。又如劉半農所說,散文要“赤裸裸地表達”。還如一些人所說,“我是怎樣一個人,就怎樣寫”,“心口相應,信口直說”,“反正我只是這樣一個我”。寫真實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這是定義的最大要素。
散文語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條是以口語為基礎,而文語(包括古語和歐化語)為點綴。其次是要清新自然,優美洗練。此外,還可以講究一些語言技法,如句式長短相間,隨物賦形,如多用修辭特別是比喻,如講音調、節奏、旋律的音樂美等。
必須明確一個散文寫作觀念,這就是散文的唯一內容和對象是作者的感情體驗。所有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寫感情,但卻是作為一種必備因素和一種內在線索。應當強調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僅僅是線索,而是散文的對象。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感情體驗。感情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記錄回家和父子離別的瑣事,而是要吐露一種對父親及失敗了的父輩的憐惜和敬愛。劉真的《望截流》,重點不是順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設者業績,而是一種回歸歷史進步主流的內心感受。散文一開始就使自己沉浸在一種突如其來的悲喜交集的感情體驗中,由此生發聯想??小時候跟著媽媽趕集差一點丟失,四十年代初一度離開部隊,“文革”中被迫放下筆等。最后又面對橫江截流的宏偉場面,激情滿懷。感情體驗,是散文的內在結構。有了它,就可以天馬行空地起草。這一點,不能不明朗和確定。有了散文的內在結構??感情體驗,只要再明確外在結構的核心就可以寫好散文。外在結構的核心是細節。散文和小說一樣,建立在細節的描寫和敘述的基礎上,但細節的排列組合方式不同。可以說,小說組合細節是“以盤盛珠”,而散文則是“以線穿珠”。小說的“盤”是一個社會的橫切面,具備沖突,各種階層、力量的人物或隱或顯。而細節只能在這樣的“盤”中有機地展開。散文的“線”,就是感情體驗,或多或少,隨手拈來,任情揮灑??以感情體驗的表現為準。由此,我們說散文(應稱藝術散文),是最自由的文體,散漫如水,手法靈活。只要弄清以上四點,寫真實自我及由此生發的個性口語、感情體驗和細節描寫,就掌握了散文寫作的要領,什么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認識都不必過于拘謹地學習,其它文體理論知識和寫作基礎理論都會講到。
散文可以主要分為記敘散文、議論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傳統的不明確的說法)三種。下面將幾種散文的常見模式列出,供大家參考使用。
記人散文模式
【開頭】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后。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
【中間】▲一種情況: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
▲另一種情況: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結尾】①重申特質,照應開頭。②深化感情關系,發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開頭】1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系。2議論景物和自己。
【中間】1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2聯想發揮,更大意義。
【結尾】感慨
議論散文模式
【開頭】1詮釋題目所示的話題。2過渡到自己所切入的特定角度。
【中間】1從自己切入的特定角度議論話題,以時間、空間、事理、邏輯、情感或其它為標準,分成幾個層次或幾個方面來議論。2.如果可能,在議論中飽含以鮮明的愛憎情感。3.奇思妙想,文采斐然;鑒古析今,論世品人;旁征博引,信手拈來。
【結尾】回應開頭,抒發人生感慨。
三、文體辨析
1議論性散文和記人記事性散文形式靈活,便于抒發見解和感受,容易顯示自己的文采和個性,已成為高考作文的新寵;因此,盡管湖南省對“文體規范”有明確要求,但是在實際評卷過程中,往往還是對它們“高抬貴手”了,有的甚至還因為文采突出而獲得較高分數。
2.然而,我們還是有必要明確一下它們與“規范”的議論文和記敘文的區別。
a議論文VS議論性散文:最大區別在于,前者,有觀點有論證,有明確的中心論點,有時還下轄三兩個分論點,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組成結構清晰的系統;后者,有觀點無論證,觀點很多,且隨意散亂,幾乎是“想到哪說到哪”,沒有明確的中心論點和結構系統。
b記敘文VS記人記事散文:最大區別在于,前者,圍繞一個主要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來寫,其它事件極少寫到,寫到也只在主要事件過程中插敘,起陪襯和補充作用;后者,可能寫不止一件事,寫事也不一定完整地寫發生發展過程,寫的幾件事相互間地位一般來說是平等的,不存在誰在誰的過程中插敘。
四、作文審題立意
五、標題設計的知識
1作文擬題的要求:
(1)要能概括話題的整個內容,也就是命題者能給的材料和材料后的提示語及其話題這三個部分。否則就偏題,離題。
(2)要能高度概括自己的文章內容,暗示自己的思想,或者寫作對象或寫作線索等。(準確)
(3)要扣住話題,縮小范圍:話題作文只提供寫作范圍,要善于縮小“包圍圈”,要選擇最小最佳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個人,一樣物品,一種感覺,一點看法等等,集中筆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選擇的話題角度寫細寫深寫透。(化大為小,以小見大)。
(4)要簡潔明了,不能過長,否則,顯得松散,拖沓,不集中。(一般不超過10個字)
2作文擬題的方法:
(一)前附后加法:
在所給的話題前面、后面或前后面同時加上適當的詞語。這種方法比較省事、可靠,不會跑題,范圍小,不寬泛,簡單而實用。
(二)巧用修辭法:
就是利用常見的修辭手段去擬標題,或形象生動,或含蓄有趣,或別致新穎,顯得富有文采。修辭能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夠生動鮮明地把意思表達出來。
(1)比喻法.(2)比擬法(3)反問法:
(4)對偶法(5)對比法
(6)引用法:包括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間接引用有仿用、套用、化用成語、廣告詞、詩句、歇后語等。
①引用名詩句:不落俗套,喜聞樂見,富有親切感。
②引用歌詞:(流行)歌名歌詞非常優美,借用它們作標題,既顯得生動活潑,又容易把讀者帶入文章所創設的情境。
(三)借用符號法
數學符號:直觀、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的特點。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四)反常法:
獨樹一幟,逆向思維,意思獨特,新穎
3作文擬題的注意點
(一)與文體切合
1.記敘文標題:有以寫人記事為主,以故事性為本,故事性較強等內容的詞。
2.議論文標題:有以辨析事理為主,表明作者觀點為本等內容的詞。
3.散文標題: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等意味的詞。
(二)與主要選材切合
六、開頭及文采方法
有人說:“好的開頭,有如春云初展,鮮花含露,叫人一見鐘情!比绾卧谝婚_頭就先聲奪人、令人一見鐘情呢?(而事實上,開頭的方法也往往是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
01.引名句,起點高遠。
02.借書信,平中見奇
03.作排比,造勢磅礴;
04趣擬人,別開生面。
05巧設問,發人深思。
06用對偶,嚴謹整齊。
07巧博喻,形象開闊.
08用呼告,親切動人。
09.巧用修辭,美不勝收。
10.巧述故事,引人入勝
11借用章回小說筆法
12.巧用題記,揭示主旨。
13.巧用名人作問答
14.巧用詩文顯詩意
15創設情境渲染烘托
16借助評議引出觀點
17比描18泛靈
19換元20對稱
21倒錯22仿擬
七、如何扮靚應試作文
理論最好,如果沒有實踐作為支撐,也是灰色的!
一、外圍美
1.標題顯赫居中
2.段落錯落有致
3.字體端正易認
4.字數八百略余(820~900)
5.標點規范認真
二、閃光點
1.標題:
觀點顯赫,切合題意
別致新穎,獨出機杼(有文采,有獨創性)
2.開頭:
亮出觀點,立即點題(簡述原材料,導出觀點)
引出下文,流暢自然(此法,則第二段一定要點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54866.html
相關閱讀: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