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彬
真題回放:
《信仰的恩賜》:一天,一個肥皂商來拜訪神父,他們在散步時,談到關于信仰的問題。肥皂商說,你看,你們的信仰有什么用,現在的社會還不是照樣有那么多的犯罪、不公義及不盡人意之處嗎?面對肥皂商一連串的詰問,神父一直笑而不答。
當他們走到海灘邊,看到不遠處有個小孩在玩泥巴,渾身弄得臟兮兮的。這時神父指著小孩子對肥皂商說,你看,你們生產肥皂有什么用,這小孩子的衣服還不是那么臟嗎?
肥皂只有在人們用的時候,他的作用才能發揮出來。信仰也是一樣,他的價值是永遠的,也只有在人們去實踐它的時候,它的價值才能發揮出來。
這是一個關于信仰的故事,它會給你怎樣的啟示,請結合自身生活實際談談你的認識。
審題思考:
信仰,從屬性來說,是指對某種主義、主張、某人或某物的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或榜樣。它既陽春白雪,與偉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相聯系,又下里巴人,與緩解壓力,消除痛苦的良藥相接近。從本質上說,信仰是忠誠,是道德,是良知,是公平,是職責,是修行,是行動上的執著,是意志上的決斷,是實現價值,是造福社會。既表現為對一種美好人生的向往,又落實在對某種行為的具體追求上,它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底色。信仰是一種靈魂,它是塑造人格、完善自我的道德基石,影響著人們的道德選擇,決定著個體的道德層次。信仰是一種精神,表現為愿堅持、能奉獻、有擔當、乃至為榮譽而戰。在行為上,有信仰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依然自覺自愿、無怨無悔,“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信仰是燈塔,指引人前進的方向;信仰是助推器,提供人前行的原動力。它會讓人持之以恒,永不放棄。舉例來說,假如你的期望是有朝一日可以成為一名飛行員,但這種期望不能馬上實現,這時候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會帶來一種壓力甚至是痛苦。要消除這些痛苦,就需要一種精神力量,這就是信仰。再如,人有了困惑時,常需要某種東西來為人生指明方向,從而為自己確立價值目標,增強生活信念,這種讓自己堅持下去的信念就是信仰。在當今人們感嘆信任危機,道德下滑,良知缺失,公平難再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健康、和諧發展的社會更需要大聲呼喚:人無信仰不立,歸來吧,信仰。
立意指導:
①信仰是一種理論,寫作不能整體打包,空談大道理,要將信仰分解為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具體內容,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明的追求故事來詮釋信仰內涵,讓人們從真實的故事中去體味信仰的力量。只有抓住信仰的具體內涵寫作,文章才能去除泛化,言之有物。
②寫作要聯系生活,“文章合為時而著”,對比當今社會丑惡現象,破中有立,不失為議論寫作的一條捷徑。
引用名言:
梁啟超: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個人為一個人的元氣,在一個社會為一個社會的元氣。
帕斯卡:信仰是輝煌的光,照遍周圍也引導著人自身。
英國哲學家托·穆爾:信仰,狂熱的信仰,一旦和可愛的謬誤緊密結合,便會頑固到底。
日本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依靠生命之寶——信仰,就能切實體驗到“冬天過后必定是春天”。
惠特曼: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71528.html
相關閱讀: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