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學高中部 林承雄
2019年全國高考共有9套語文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語文試卷中共有作文試題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選一模式(議論文與記敘文二選一)。10道作文試題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題型,2道采用命題作文題型,即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書簽”。材料作文題型仍然居于主導地位。下面試對2019年高考作文試題特點作扼要解析。
一、命題彰顯“立德樹人”導向
通觀9套試卷10道作文試題,命題的“立德樹人”導向非常鮮明。“文以載道,文道統一”是中國寫作教育的傳統。高考作文命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修德礪行,陶冶心性,這是應然的選擇。如全國卷III“小羽的創業故事”這一作文材料取材于當下社會真實的新聞人物事跡,它給人以多樣的啟迪,諸如分享、合作與共贏,創新、規則與誠信,團隊意識與領導意識,市場競爭與規范等等,考生通過寫作,能從中開闊視野、受益匪淺。又如山東卷的“行囊”,以象征性意象“行囊”為載體,引導考生思考該如何度過人生,如何迎應旅途中的風雨,讓考生在寫作中自省人生的態度、感悟生命的意義。又如上海卷的“評價他人的生活”,這道作文試題引導學生去主動觀察周圍人的生活,去審視社會,學會關愛他人,體察現實,走出自我封閉的狹隘圈子。“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圍繞著學生自我、家庭、學校、社會這四個層面取材,角度各異,但都聚焦于“立德樹人”這一核心,旨在讓考生在書面作文的過程中也經歷一次思想的淬煉與情感的淘洗。
二、材料作文命題形式靈活
從材料呈現形式看,有文字材料,有漫畫材料;有“材料+直陳話題”(命題者在題干中直接標明“話題”)的形式,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閱讀”,上海卷的“評價他人的生活”;也有“材料+內隱話題”(在材料的引導語中給出寫作的話題范圍),如全國卷II的“語文素養提升”,浙江卷的“虛擬與現實”,江蘇卷“彰顯個性與創新意識”等。有故事性材料,如全國卷III的“小羽的創業故事”;也有導語性材料,如山東卷的“行囊”等。此外,北京卷作文題雖然采用的是完全命題類型,但在標題之前還是給出了引導語材料,或者巧妙地與試卷內的閱讀文本關聯,構成讀寫遷移的寫作模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82191.html
相關閱讀: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