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高考作文 江蘇卷 解讀及高分作文展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高考作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考真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70分)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別人已說的我不必再說,別人無話可說處我也許有話要說。有時這是個性的彰顯,有時則是創新意識的閃現。

【命題解碼】

材料以論述的形式呈現,其形式上的特質決定了立意的多樣性。換句話說,這種類型的材料處處可見可作文的切入點。只要考生抓得住寫出好文章自然不是問題!坝性拕t長、無話則短”,這是常態,而“有人卻說,有話則短無話則長”,就有比較豐富的內涵,或者說多種理解。有話則短,前面是長,為什么要短呢?長話短說,還是什么呢?短說又說些什么呢,這里面就有種種內涵了。下面一句“無話則長”,這個“長”則有多種理解。從這角度上來說,可以立意如下:于無聲處聽驚雷、于沉默中爆發、大美無聲、沉默是金等。

材料作文原本切合考生的年齡與思維實際,發揮空間很大,但受任務驅動的限制,考生作文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從任務驅動角度來看,我們必須從“個性”和“創新”的關系角度來審題立意。按照這樣的思路,既可以討論年輕人所熱衷的“不走尋常路”的個性彰顯主題,也可以結合藝術、哲學、科學等領域的例證,總結、升華出對于創新意識的思索。材料適合寫不同的體裁:可以就材料所提示的多個維度做辯證思考,寫議論文;也可以選擇恰當的名人故事或自己的親身經歷作鋪陳生發,寫記敘文;還可以抒發一些別人所未發之情,寫抒情散文。

在高考評卷過程,會更強調學生的寫作素養。在立意上主要表現為亮點:緊扣“說、不說、個性和創新”四個點中的任意一點即切,最佳主要立意為:放在“個性”或“創新”背景中來談“說”或不說,是為最佳立意。今年作文命題采用了議論性的材料,觀點鮮明、邏輯性強,審題立意具有一定的難度。考生要想憑借立意在考場中的博得頭籌,寫出征服閱卷老師的優秀文章,文體很關鍵:議論文力求思辨,議論就會平面化,難以入得閱卷老師的法眼;記敘文要情節化,空談情感難得高分;文學文體運用,要做到表達、主題和選材三者和諧統一。

材料的開放性可以引領不同層次的考生各顯身手,讓他們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發展個性和培養創新思維,體現了鼓勵創新、彰顯個性的時代特點。新近很多專家對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過分推崇或盲目追求,都是不智的選擇,唯有者正正視材料作文的特質和魅力之處,才能科學落實高考作文的考查要求。

【審題誤區】

淺讀材料,平面滑行材料前半部分敘述現象,后半部分揭示本質,只關注前者,忽視后者,滑行于材料表層信息。為現象而寫,自然無法深刻立意,也就把握不準材料核心立意。比如從“說”的角度立意,為只是談“說”,可是它蘊含什么樣的深意呢?這樣只顧現象,自然就觸及了材料真意。

不明就里,生拉硬扯素材是為表達主題服務,但也不能忽視材料本身的獨特性,胡亂加工為我所用。這種“不擇手段”的化用素材,是高考禁忌,在今年閱卷中屢屢碰到。印象很深刻的有某考生在化用“舉案齊眉”的素材時,將梁鴻與孟光的愛情故事,曲解為追求個性的軼事。這樣的素材完全是胡說八道,生拉硬扯,希望以后備考中注意,就新讀材料也要有一定的事實根據。

文體不清,結構松散這是高考作文中的常見現象,但在今年閱卷中更為突出。很多考生筆下千言,但都是常見的套路思路,胸中可能藏了不少“范文”,沒有認真轉化為己有,導致生搬硬套,結構松散,文體不清更是家常便飯。有位考生寫老師上課總能創造意想不到的樂趣,卻在文中進行兩大節有近三百字的議論與抒情,原本一篇很出彩的記敘文,愣是被其誤作成了“四不像”的文體,結構散架如沙盤。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286108.html

相關閱讀: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