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院?那木車
天空湛藍而遼闊,幾縷炊煙裊裊升起,在余暉的映照下顯得曼妙朦朧,好似仙女身上輕柔的白紗。
“吱吱,吱吱”,小院中傳來了鋸子鋸木的聲音。我推門而進,只見周大爺正鋸著一根光滑的木頭!翱隙ㄊ窃谧鲂≤嚨陌炎影伞!蔽倚南搿?粗艽鬆斦J真地鋸著方木,我忽然就怔住了。
可能是因為上了年紀,他鋸得并不快,鋸幾下,還停下來看看有沒有按著墨線走。若是不差,他臉上便浮起一抹自得的笑??怕是他心里在為自己的杰作自豪呢!
就這樣,余暉淡淡,笑容淡淡,生活也淡淡,但他卻從這慢節奏的生活中活出了滋味,活出了規律。
聽周大娘說,每天清晨,夜色還未完全褪盡,周大爺便起床了。起床后他什么也不做,先繞著自家的小院踱三圈。周大娘每見此景,沒少嘮叨:“你看人家劉三爺,每天早上都圍著馬路邊跑三圈,你盡蹲在家里瞎轉悠!彼麉s揚起胡子,搖搖頭說:“這你就不懂了吧,我這一把年紀的,繞著自家院子走走,看看自己栽的花呀,草呀,樹呀的,多愜意啊。唉,享受生活嘛!那水泥路有什么看頭?”
吃完早飯,周大爺便開始摩挲他的事業。他常把自己做東西的那一方領地打掃得干干凈凈,從不要周大娘幫忙,他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我要慢慢拾掇拾掇!彼阅悄竟鞅阏R地倚靠在墻角,那做好的小木車便整齊地站成一排。
有時候,暮色蒼茫時分,我還能從家中的窗戶看到那小院的一角氤氳出淡黃的光,那燈光里氤氳著一幅靜默而又和諧的畫面:周大娘坐在一邊拿著蒲扇,幫周大爺驅走夏日的燥熱,而周大爺則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瞪大了一雙眼,對著畫好的墨線,在光滑的方木上鑿著榫眼!岸6!6!保幌乱幌碌,直擊人的心房。
有人說,周大爺的小車是做得最精致的,越用越結實,這年頭呀,做工還這么精致的木匠已經不多了!
常聽周大爺念叨一句話:“慢工出細活兒,我要慢慢拾掇我可愛的小木車!
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終于散去,而在那小院的一角,淡黃的光暈漸漸變黃、變紅!岸6,吱呀……”的聲音依然在不疾不徐地響起。
【點評】周大爺的生活是“慢節奏”,勞作是“慢工”,正是這個“慢”讓周大爺享受到了生活、勞作的那份特有的滋味??它就浸透在滿院的花、草、樹和那一輛輛小木車上。為了寫出這份特有的滋味,作者把筆墨集中到了對周大爺生活、勞作的“過程”的敘寫上,而不是其“結果”的敘寫上。正緣于此,文中“繞著自家的小院踱三圈”“慢慢拾掇我可愛的小木車”這兩個場景,才能在作者“光”的調諧和“聲”的伴奏下煥發出詩意的美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302115.html
相關閱讀: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