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年高考作文輔導之六十四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高考作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素材七】

緬懷周總理的最好方式

剛才看電視報道,在清明小長假第一天,全國各地的高速公路集體進入了高峰,人們紛紛外出。而外出的主要目的就是緬懷那些為國家為民族做出重大貢獻的人。而在今年,全國無數網友通過不同的形式在緬懷同一個人,他就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

一個網友留言說道,今年我們特別緬懷周恩來總理,是因為他是第一個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人,在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鞠躬盡瘁獻出了一切,他理想堅定,高風亮節,功勛卓著,虛懷若谷。他是人民的“總服務員”,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在臨終前,他要求把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他留言說“死后也要為人民服務!边@位網友說,什么叫人格?這就是人格。什么叫偉大?這就是偉大。什么叫鞠躬叫盡瘁為人民?這就是鞠躬叫盡瘁為人民。所以,在清明之際,在中國已經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今天,我們特別緬懷周恩來總理,周總理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永遠是我們好總理,是最值得我們敬佩的人。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今天的我們很難想象這是出自年僅12歲的周恩來的口中。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周恩來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 敝芏鱽聿唤獾貑枴盀槭裁矗俊。伯父說,“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周恩來又問:“那又是為什么呢?”伯父嘆了口氣說:“為什么?中華不振!”

這一幕給年少的周恩來留下了強烈的印象,所以當后來周恩來面對老師的提問:“請問諸生為什么而讀書?”時,年僅12歲的周恩來就給出了與眾不同的答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的回答令老師極為震驚,因為老師想不到年僅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所以老師在短暫的震驚之后,立刻贊道:“好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志者當效周生!”

今天的中國,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有了大幅提升,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上億輛的私家車,近兩萬公里的高鐵,還有殲十為代表的強大軍力讓人自豪。更令人自豪的是,那個曾經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已經成為了歷史,今天的中國的巨大成就令國人充滿自信,以高鐵核電為代表的高技術出口正迅速改變著中國的出口形象,中國制造正在成為高新技術的標志。可以說,今天的中國已實現了初步崛起,幾年后我們將實現全面小康,未來我們還將迎來更偉大的民族復興。

如此偉大的發展成就,其實也是緬懷周總理的最好方式,因為這一番盛世景象,不正是當年那個“周生”奮斗一生所追求的嗎?不就是對“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最好詮釋嗎?

所以,看到今天的發展成就,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私家車,越來越多的家庭步入小康生活,這一切真的令人自豪。我們在自豪之余,格外緬懷周總理,緬懷一切為了國家和民族復興而做出卓越貢獻的人。雖然戰火年代已經遠去,但令人欣慰的是,今天中國的新一輩已經繼承了先輩們的事業,無數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而努力工作,其實也是向先輩致敬的一種方式。先輩們的愿望就是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今天的我們努力工作,為了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先輩們的事跡已經成為新一輩的精神動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工作,相信在無數人的努力中,全面小康可以實現,更偉大的中國夢一定可以實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zzw/1335861.html

相關閱讀:高中優秀作文賞析:匆匆
素材積累 高考優秀作文議論性散文片段精選(荊軻)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一半是火焰,另半也是火焰”
名家點評2018年高考作文之天津卷
詩意地棲居-話題作文“尋覓生活中的詩情”導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