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完形治療法的實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型人格綜合學習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雖然完形治療法的取向顯得清楚明顯,但是這種單純性并非意味著咨詢員的工作相當容易。并且雖然開發各種完形技術并不困難,但是如果以機械化的方式使用這些技術的話,那等于是允許當事人繼續過著不真實的生活。如果期望當事人變得真誠,他們就必須接觸真誠的咨詢員。       在《完形治療法的創意歷程》(Creative Process in Gestalt Therapy)一書中,秦克爾(Zinker,1978)強調問題的角色是促進改變的創意者,以及富有同情,能付出關懷的人。秦克爾有許多觀念源自培爾斯,但是他施展的完形治療法已突破培爾斯原先的風格。
  在討論各種完形治療法的技術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區別練習(exercises)與實驗(experiments)間的不同。練習指的是現在的技術,有時可用來激發當事人的某些情緒(例如,憤怒的表達)。相反的,實驗則是通過治療者與當事人間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兩者堪稱經驗學習的基石。秦克爾視治療歷程是系列的實驗組成的,經由這些實驗,當事人因而在體驗中學習。
        從實驗中所學到的心得,對當事人與咨詢員雙方都是一種驚喜。完形實驗是一種有創意的探險,也是當事人借助行為去表達自己的方式。正如洋鐵夫(Yontef,1993)所說的,進行實驗而非依賴所謂的完形技術,是所有完形治療法的基本態度。實驗雖然是咨詢員主導進行,但卻是一種共同合作的歷程,需要當事人完全的參與。
    波爾斯特(1987)認為,[實驗]就是借助活動將掙扎表面化的過程,引出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內在掙扎,其目的在于增進當事人處理困境的能力。[實驗]鼓勵當事人在咨詢過程中以主動態度投入自發性與創意,同時借助在安全的治療關系中使問題浮現,當事人可因此增加行為選擇的彈性。就波爾斯特的看法,[實驗]可依許多不同的方式進行:想象即將而來的可怕遭遇、與生活中的某些關鍵人物對話、將記憶中的痛苦事件呈現出來、再次去體驗那些具深遠影響的早期經驗,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揣摩父母的言行、針對個人內心的沖突點展開對話等。
         [實驗]的要旨在于通過當事人于現實中表現出內心掙扎的試驗,使其真正在體驗那些相互沖突的情感,這恰與純粹地就遭遇的問題而對談的咨詢方式形成對比。重點是實驗在于邀請當事人于此時此刻將內在的掙扎帶到現實生活中來,其中的關鍵是,不同的當事人須套以不同的實驗,而且要適時進行。此外,進行實驗時,在支持與冒險之間應有適當的平衡。波爾斯特呼吁咨詢員應有足夠的敏銳度與注意力,使當事人[不至于在過于威脅的經驗中受到摧殘,或處于安全卻毫無收獲的狀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uxingrenge/3715.html

相關閱讀:渡過生命的低潮
找準了性格型號就找到了成長方向
找到性格枷鎖只是第一步
九型人格經典啟蒙口訣匯總
為什么要學習九型人格?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