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工作(或生活、或學習、或科研……)所需的各種情況(素材、數
據、概念等)和各種知識牢牢地記在腦子里,成為需要用的時候能信手拈來
的“活地圖”和“活字典”,才能很快抓住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到有所發現
,有所前進。這種情況在技術工作中表現得尤其明顯。工作中會碰到各種各
樣的難題,這些難題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哪些是假象?哪些是真相?應該用什
么理論來分析?怎樣解決?等,都沒有現成的答案。只有把理論知識理解得透
徹并牢牢記在腦子里的人才能比較快、比較好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一切只能按照已有的知識辦事、不能獲取新信息和知識的人與機器人差
不多,只有能不斷獲取新的信息并用這些新信息進行思維的人才是正常的人
。
(2)有了記憶,才能辦事,才能提高辦事效率,F代人生活在千變萬化
的環境里,生活、工作和學習等都在動態中進行。每天碰到的事情,不是,
也不可能是以往發生過的事情的簡單重復。因此不管事先準備得如何周密,
都會有預見不到的情況出現,需要及時地、靈活地加以處理。也就是說,不
能完全依靠各種事先準備好的“筆頭記憶”材料(例如各種硬拷貝和軟拷貝)
,而需要依靠腦子記住隨時發生的各種情況,并對這些情況進行動態加工,
形成各種想法。例如參加一次會議,會議的主持人按照準備好的材料做報告
,進行中如果出現了預料以外的情況(例如聽眾提出了需要即席回答的問題)
,報告人必須能很快地判定情況(例如記住提出的問題要點),并開動腦筋,
利用腦子中已有的各種信息,分析出現的情況,形成處置意見(例如對所提
的問題進行分析,形成答案)。在這種情況下,現查資料再形成答案的做法
是根本行不通的,只能依靠已經記在腦子里的各種信息。
記憶好的人,能很快把要辦的事情辦成,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能及時
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心情舒暢,越干越想干。而記憶力差的人,辦事丟
三落四的人,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會因為健忘而屢屢碰釘子,心情必然懊
喪,對所辦的事情就會感到厭倦,很多能辦成的事情也可能辦不成。
(3)良好的記憶能增強辦事的效果。就以人們經常遇到的做報告和向外
來人員介紹一個單位的情況為例來說吧。雖然記住了的內容不一定能理解,
但是理解了的內容最好能牢牢地記住,以便應用時能“招之即來”。一個不
能準確地熟記自己講話內容的人,講話時必然只能照本宣讀別人準備的材料
,斷斷續續,不能一氣呵成,講不出材料的精神實質。聽的人不但感到空洞
乏味,而且也不容易得到要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jiyizhixun/16623.html
相關閱讀:老年人提高記憶力 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12
高才生記憶原理
癌癥與記憶起點
記憶是什么
電腦白領巧選食品增強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