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漢字是外國人學習漢語的一個關鍵所在。漢字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漢語教學的整體效果。
心理學和記憶學的理論告訴我們,聯想記憶法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手段。記得有一個美國學生告訴我,他是怎么記住“吃”這個字的。他說,吃東西當然用嘴了,所以左邊是“口”,右邊呢,上面像一雙筷子,下面像個飯碗。這樣一來,他就能迅速認出和寫出“吃”這個字了。當然,他的這種記憶和拆解不符合漢字的歷史,不是科學的漢字學。所以我們提倡“聯想記憶法”,而不提倡“聯想教學法”。也就是說,這種方法更多地是學生自己的聯想行為,而不是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聯想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每個人對每個字的聯想可以是不同的,只要他認為對自己來說容易記憶就可以了。漢字聯想記憶其實不只是簡單的字形聯想記憶,而至少包括以下這些方法:
一、字義聯想。通過聯想字形中各部分所代表的意義,記憶該字的整體意義。比如“安”就是“家中有女人”,有了女人就會“安全”、“安心”;“裕”就是“穿的、吃的有很多”。
二、字源聯想。通過漢字的來源及演變的歷史來記憶漢字的字形和字義。例如“人”、“山”“、水”、“日”等古代象形字,就可以先利用甲骨文中的字形,讓學生猜測字義。然后再逐一寫出它們的演變形式,學生會感受到古老漢字文化的魅力。這種方法對記憶字形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字形聯想。根據現代漢字字形像什么或者接近什么,從而進行記憶或者比較記憶的一種方法。例如,很多西方國家的學生記憶漢字的竹字頭,就當作兩個K。另外就是通過形近字的聯想,比如學了“天”就聯想到和“大”、“人”、“太”等字的區別,這樣不斷通過形近字比較,提高其認知漢字的能力。
四、詞匯聯想。通過由單字構成的詞語,而聯想到這個字的寫法。比如學習“先生”的時候,學生會聯想到“學生”、“醫生”,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語素“生”,這樣,“生”這個字再一次刺激大腦反應,從而加深印象。
五、字音聯想。通過和同音字、音近字的比較來記憶生字。例如看到“哪”想起“那”,一方面字形相近,另一方面字音也相似,這樣有意識地思考兩者之間的區別,有意識地運用兩個漢字,就會弄清它們的差別。
總之,在海外中文教學中,在沒有中文環境的條件下,發揮學生的自主聯想記憶、特長記憶漢字,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漢語的積極性,提高漢語學習的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蹱柼m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中文教師李祿興 寄自愛爾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jiyizhixun/16718.html
相關閱讀:記憶是什么
老年人提高記憶力 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12
電腦白領巧選食品增強記憶力
高才生記憶原理
癌癥與記憶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