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不想再想起的人嗎,不想記得的事,現在科技可以實現你這個愿望了。————本文為The Daily Beast小組《每周博客—美國博主這周噴什么》推薦的英語博客之一,請有意翻譯者與我們小組聯系,我們會在《每周博客》中幫你推薦你的譯文。謝謝。
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對你的記憶去蕪存精。
我們真的能夠選擇記憶嗎?
有關神經元的話題引起了人們對消除記憶開展新研究。這項研究由一群中國科學家發起,主持者曾喬(音)已成功消除了老鼠腦中的特定記憶,F在,他們或許能將此方法應用于人類。
其實,包括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羅格.皮特曼(Roger Pitman)以及麥吉爾大學神經學家卡里姆.納德(Karim Nader)在內的一群科學家已經進行了大量努力,探索改造人類記憶。去年,他們發表了研究結果:如果于災禍發生后不久通過某些藥物加以控制,可以影響記憶的形成。現在他們正在尋找重塑記憶的方法,即便那些記憶已經存留多年。最近,他們收到了國防部的撥款。國防部對此研究很感興趣,因為越來越多美國士兵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回國、飽受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困擾。
盡管方法不同,中國科學家和皮特曼的研究小組在一點上擁有共識:記憶并非不可去除。
我們遺忘了大部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過往的體驗必須經過加工和再加工才能成為長久的記憶。近期的研究發現,即便是這些記憶,我們每次回想時也會對它們有所修正。
舉個例子:四年前一個炎熱的八月清晨,你走在街上,和你的媽媽在手機里爭吵,并急著趕路以免吃到紅燈。某件事情使那段記憶尤為深刻——或許你撿到50塊錢,或許你不自覺地想到了紐約的夏天。但是四年之后回想這件事,你可能會不自覺地改變那個早晨的情景——比如說,你的媽媽和你在一起,或者那不是八月而是格外溫暖的四月。
更令人驚奇的是,正是由于回憶,那一整個早上會從你的大腦中消失。最新研究顯示,“再次激活"記憶會使它有所變化,使它變得柔軟可塑。為了讓記憶更為長久,大量腦細胞需要產生各種蛋白質。記憶的持久性來自一點一滴可塑的片段,舊的記憶碎片被喚起,新的記憶碎片即將形成。
為了抓住并利用再激活記憶時產生的空白時期,皮特曼、納德以及其他研究人員用那些可能消除創傷記憶的藥物進行了一系列試驗。心得安(一種β-受體阻滯劑,多年來用于治療高血壓)是他們的關注對象。納德解釋說,通過定位記憶中情感性的部分,他們小組正在開發的治療方法能夠改變記憶,而非消除記憶。
這種方法能夠奏效,是因為我們記憶時不僅記住了事件本身,同時記住了事件發生時的感受。這些感覺在大腦的杏仁體內被單獨保存起來。如果向杏仁體注入特定的藥物,然后刺激當事人回憶起那些創痛,就可以把慘痛悲傷的回憶變得平和而接近事實。
納德表示,他們治療受創傷患者的目標是“減弱記憶中的情感成分,使之成為普通的‘不好的回憶’。”
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也加入到探索神經科學的潮流。曾喬和他的同事不使用藥物,而是用基因進行試驗,不過他們也利用了當前關于激活記憶的成果。與用藥物控制小鼠不同,曾喬的小組通過改變小鼠基因,使它大量產生一種叫做CaMKII的酶。研究人員發現,激活那些產生了大量CaMKII酶的小鼠的記憶,那些記憶就被消除了。
所有這些研究都考慮到一大問題:精確性,如何定位一段記憶而不影響其它。曾喬的小組表示已經成功定位某段單獨的記憶,但實際上,他們指的是成功讓小鼠忘記了某個放電室。很顯然,老鼠的大腦不能區分細微差別,忘記地板上一片發餿的干酪或許值得慶祝,但絕沒有那么簡單。還有一點不得而知:療效能持續多久?兩種治療方法都希望能永久改變指定的記憶,防止它在某一天重現。曾喬和他的同事表示,通過干涉基因成功使記憶“長期”消除,但在老鼠的世界里,長期指的是兩星期。
皮特曼的小組認為,心得安等藥物抑制記憶的持久性仍待研究。和他的同事納德不同,皮特曼不愿對目前的發現進行評論。我們打電話過去,他說現在發表定論為時尚早。
“半年后再聯系我。”掛電話前他這樣說道。
顯然他很樂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jiyi/jiyizhixun/4423.html
相關閱讀:癌癥與記憶起點
老年人提高記憶力 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12
記憶是什么
高才生記憶原理
電腦白領巧選食品增強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