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漢樂府詩之南朝鮑照的新風格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南北朝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鮑照(約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與顏延之、謝靈運并稱“元嘉三大家”。但因他出身低微,故取湮當代,史書不立專傳,《宋書》、《南史》僅將其附于臨川烈武王道規傳后,且所述甚略。他的樂府詩現存八十六首,數量眾多,成就巨大,鐘嶸《詩品》評曰:“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 歷史

  鮑照的樂府詩在題材內容上充分承繼了漢魏樂府廣泛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精神,同時又有新的開拓與創新,別具一番風格。

  一、題材方面的創新

歷史

一是對述志詠懷題材的拓展。鮑照出身低微,備受門閥政治制度的壓制,一生雖仕三帝四王,然無論在王國為官,還是短暫地入為中書舍人、出為永寧縣令,都是屈居九品,未見升遷。由于他的政治地位不高,物質待遇也很低,因此他的樂府詩中多有因仕途坎坷引發的各種激憤情懷,以及對門閥政治的控訴,這類作品有《代放歌行》、《代貧賤苦愁行》及《擬行路難》等!稊M行路難》(其四)抒發了仕途坎坷的愁苦憤慨心情,詩中運用了比興手法,以平地倒水,水流方向不一的自然現象為比興,比喻人生窮達各殊,從而引發出自己對社會和人生的痛苦體驗;《擬行路難》(其六)抒寫個人仕途失志,風格慷慨悲涼,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歷來為人所稱賞;《代貧賤苦愁行》更是情感真切,淋漓盡致,讀來觸目驚心,非有切身感受者不能為之,是鮑照窮困卑賤生活的真實寫照。在詩作中抨擊門閥制度,西晉左思已開其端,但主要是通過詠史性質的五言古詩,鮑照首次將此內容寫入樂府,數量眾多,影響深遠。

  二是對邊塞題材的拓展。從軍之作,古已有之!对娊洝分芯陀袑娐蒙畹脑亣@,建安時期王粲曾寫過《從軍詩》五首,西晉陸機寫過《從軍行》一首,但是真正開邊塞詩新風的實屬鮑照。他不僅是南朝最早有意識寫作邊塞題材的詩人,而且作品數量較多,藝術特色鮮明,歷來備受矚目,《文選》對鮑照的此類詩也非常推崇,將《東武吟》、《出自薊北門行》和《代苦熱行》三首予以收錄。

  鮑照的一生雖未親身參加反抗異族侵略的戰斗,但也并非毫無邊塞生活的體驗。長期的幕僚生涯加深了他對軍旅生活的認識,使他有機會能夠接觸到下層士兵和勞動人民。據丁福林《鮑照年譜》載,鮑照曾數次親臨邊地,如“元嘉二十二年,宋征北大將軍衡陽王義季由南兗州刺史改為徐州刺史,鮑照從義季,之徐州。春,北上梁郡,所游之地為劉宋、北魏交界處,地近黃河。”因此,鮑照的邊塞詩是飽含自己親身體驗和切身感受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劉宋時代的社會現實。

歷史

  三是對政治諷刺題材的拓展。鮑照還有一些政治諷刺題材的樂府詩,如《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寫到“筑山擬蓬壺,穿池類溟渤”,實際上是諷刺宋文帝造玄武湖及神山的行為;《代空城雀》寫空城雀的處境是“高飛畏鴟鳶,下飛畏網羅”,實是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的自我寫照;《代放歌行》描繪了一幅奸佞小人云集權貴之門、朝夕不止的畫面:“冠蓋縱橫至,車騎四方來。素帶曳長飚,華纓結遠埃。日中安能止,鐘鳴猶未歸”,具有強烈的諷刺意義。鮑照的這類政治諷刺樂府詩將現實題材納入到樂府領域,給樂府詩注入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勇于批判現實的精神,創新之處不言而喻。

  二、美學風格上的創新

鮑照出身寒門庶族,而南朝門閥制度盛行,任人只論門第高卑,不計人才優劣,所謂“士、庶天隔”、“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他位卑人微,同時又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矛盾。胡大雷說:“一方面,是堅密的門閥制度的鐵網束縛著他、壓抑著他;另一方面,是卓絕一世的才華與建功立業的宏圖大志激勵著他去努力沖決、毀滅這層鐵網,他要呼喊,他不愿作吞吞吐吐的掩飾。”在這種境遇中,鮑照將自己悲憤、失望、痛苦、無奈等各種復雜的情緒寫入樂府,直接敘寫自身遭遇,全力抒發自我情感,大大提升了樂府詩的抒情特質,營造出一種全新的樂府詩的美學境界。

  鮑照雖然也寫了一些清新明快、自然淺易的樂府詩,但最能代表他樂府詩成就的還是俊逸豪放、奇矯凌厲的漢魏古題樂府之作,《代出自薊北門行》、《擬行路難》十八首等。如《代出自薊北門行》以邊境告急、朝廷發兵御敵起筆,以“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寫行軍陣容的井然壯觀,以“疾風沖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猬,角弓不可張”四句寫戰場惡劣的自然環境,表現了將士們面對強敵同仇敵愾的報國壯志。全詩格調雄渾悲壯,用語峻健,有挺峭跌宕之勢,如萬丈瀑布懸空而下,一泄千里!稊M行路難》(其七)具有“奔沖跌宕”的抒情特點,時國強分析說:“無端愁思,忽然而起,如怒濤排空,造成極大的沖擊力,隨后描寫郁郁蒼蒼的松柏園,如同奔涌的激流遇到了開闊的淺灘,怒張的情緒頓時低回松懈下來,末又直抒胸臆,再次達到高潮。”這種抒情方式是在繼承屈騷抒情藝術和曹植工于發端的詩歌技巧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傳統樂府詩抒情模式的一種突破。

  受南朝樂府民歌與劉宋綺靡文風的影響,鮑照樂府詩中也展現出華美尚情的風格。鮑照生活在吳歌產生、流行的建康一帶,加上他長期屈居下僚,有機會接觸民間生活,對當時流行的俗歌俚曲很熟悉,因此在創作上不免受到影響,具有藻飾、艷麗的特點。另外,元嘉文學思想也發生了變化,羅宗強總結為“遺棄玄理,轉向抒情,追求不同的藝術風貌,用心于藝術形式與技巧的探索”。鮑照雖上追漢魏,力矯當時綺麗雕琢的文風,但在雅俗沿革、詩運轉關的大思潮的影響下,其樂府詩創作不可能完全脫離時代,詩中難免會有精于雕琢的句子,給人以絢麗華美之感。因此,從整體上看,鮑照樂府詩兼漢魏樂府的俊逸奔放與南朝樂府的華美婉麗于一體,“創造出了一種古歌、新歌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的文人詩”,從而呈現出俊逸凌厲、華美流宕的風格特征,在劉宋乃至南朝如長夜孤星,別無第二人。

  三、詩歌體式方面的創新

鮑照在七言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把歷史上七言樂府的句句用韻改為隔句用韻,且通過自覺換韻使得韻腳轉變自如,增加了詩的音韻頓挫之美。如《擬行路難》(其一)就是隔句用韻的七言詩,(其十二)不但隔句用韻,還在結尾四句換韻。鮑照以豐富的內容、革新的精神,發展了七言詩,為其進一步完善開拓了新的道路,對唐代七言歌行體的崛起有重要影響。

  總之,在樂府發展史上,鮑照上承漢魏,下迄齊梁,既具古樂府古樸蒼勁之氣,又兼采吳聲、西曲之精華,在題材、風格、體式等方面表現出了絕高的創造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375667.html

相關閱讀:南梁后廢帝蕭紀有多少子女 蕭紀的子女都是誰
蕭衍簡介 南北朝時期梁朝高祖武皇帝蕭衍生平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齊梁陳皇帝有多少?
達摩并不是少林武術的祖師爺
慕容?簡介 十六國時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生平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