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定都在南京的王朝都短命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野史秘聞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這些歷史的影像中,你可以讀到無數誕生于此的錦繡文章,可以見證一幕幕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還可以聽到一聲聲短命王朝的哀嚎。比如東吳末年,“王?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北热缢宄_皇初年,陳后主被隋軍從枯井里生擒,押往大興城,從此過上了整日借酒消愁的“好日子”,比如同治年間,湘軍攻破天京,“伏尸百萬,秦淮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再比如,“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蹦暇┛偨y府桌子上的日歷,永遠定格在了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從東吳、東晉,再到太平天國、國民政府,南京雖被稱作“十朝都會”,可為什么建都于此的政權皆曇花一現、國運不長?好不容易有個兩百多年的明朝曾定都于此,還是早早遷了都的,其中到底蘊含了什么玄機?對于這個問題,早就有人想過了,他們覺得是風水被破壞了的緣故。

  南京城是不是好地方?毫無疑問,肯定是。萬里長江從雪山走來,浩浩蕩蕩,經過湖口便來到了下游,這段從西南向東北流淌,等到進入南京境內時,急轉向東,所以說長江在此地改變了流向,這使它成為距離中原最近的江南城市。本身的交通也非常便利,向東是長江三角洲,南宋以后的經濟重心,向北則是平坦的華北平原,向西則可達荊襄,大運河開通以后,前往北方更加方便。地勢也好,三面環山,當年諸葛亮來此,感概道:“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眲湟彩谴罅ν扑],覺得孫權把治所搬到這里更好。

  自然條件這么適合建都,早就引來了一些統治者的顧慮。據記載,楚威王滅亡越國以后,聽說此地有王氣,深以為然,特意派人埋金鎮住,許多當地老百姓聽說有金子,趨之若鶩,紛紛扛鏟子來挖,挖得面目全非,其實正中楚王下懷,人家就是要破壞這里的風水。還有一種說法,說秦始皇也曾聽老人說金陵這地方有王氣,非常不滿,大秦應該傳給二世三世甚至是萬世的,要有王氣,也只能出現在咸陽,怎們能在遙遠的東南呢!于是鑄金人埋之,以斷王氣,這還不夠,始皇帝還讓人鑿斷長垅,引河通江,以泄王氣,這條河就是秦淮河。有了這些傳說,人們都相信了,后代建都于此的王朝只要統治個幾十年,老天爺便會顯示:王氣余額不足。然后王氣又是不可再生資源,沒辦法充值,于是他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垮臺了……

  王氣之說很有市場,因為古人都是信風水的,再加上前朝定都于此的王朝確實短命,似乎提供了事實論據,所以如果在南京又垮了一個政權,他們心理上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但風水之水畢竟不是主因,我們不妨看看,這些定都于南京的政權有哪些共同點。

  細心一想,便會發現定都南京的其實都是些割據政權,沒有一個是真正統一了全國的(明朝遷走了,國民政府形式上的統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統一是主流,割據一方的政權最終還是會被兼并消滅,最終實現統一。而這些統一的王朝中,無論是秦漢,還是隋唐,亦或是元清,都沒有看上表面上評價頗高的金陵,相反,他們是在竭盡全力地遠離這里。明太祖統治的三十一年從沒有放棄過遷都的打算,他去世二十多年后,明成祖終于實現了父皇把都城遷離南京的夙愿。怎么好評如潮的南京并不受大一統王朝皇帝們的待見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才可以擔負首都這一重任,對此,明朝人陳建的觀點不錯,他說:“夫建都之要,一形勢險固,二漕運便利,三居中而應四方,必三者備而后可以言建都。”首先要安全,安危關乎一切,從這點看開封就不符合,處于華北平原上,除了黃河,無險可守,幽云十六州也丟了,所以宋太祖迫切希望遷都洛陽。第二點是要運輸方便,首都人口眾多,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往后發展,人口數量越大,首都本身所在地八成是擔負不起的,需要外運,而古代交通工具又不好,更多要走水路,所以都城一般不是大江大河邊就是運河邊。第三是要位置合適,能夠迅速把命令傳及四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441730.html

相關閱讀: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