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到延安后第5天,就在《解放》雜志發表文章,稱“日寇偵探機關……首先是從暗藏的托洛茨基——陳獨秀——羅章龍匪徒分子當中,吸收作這種卑劣險毒工作的干部”。
本文摘自:《快樂老人報》2015年7月13日16版,作者:佚名,原題為:《王明扣“漢奸”帽子堵死陳獨秀歸黨之路》
1933年,陳獨秀被國民黨最高法院判處8年有期徒刑。1937年,陳獨秀被提前釋放。
延安提出“回歸”三條件
陳獨秀出獄后,面對國家危亡和國民黨被迫抗戰的嚴峻形勢,思想發生重大轉變,由打倒國民黨轉變為“擁護國民黨政府領導抗日”,由反對國共合作轉變為擁護國共合作。陳獨秀兩次主動找到當時在南京籌備八路軍辦事處的葉劍英、博古,表示“贊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
當時,毛澤東和張聞天提出了陳獨秀回到黨內工作的三個條件:1.公開放棄并堅決反對托派的全部理論和行動,并公開聲明同托派組織脫離關系,承認自己過去加入托派之錯誤。2.公開表示擁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3.在實際行動中表示這種擁護的誠意。
但是,陳獨秀在聞知三條件后,十分不滿,說:“我不知過從何來,奚有悔!”從當時陳獨秀發表的文章看,在抗日問題上他與黨作一定程度的合作是可能的,但要他擁護黨的全部革命理論和路線,甚至回到黨內,沒有可能。因為他思想深處仍堅持歐洲馬克思主義“城市中心論”的觀念,看不起游擊隊和農村抗日根據地,譏笑毛澤東思想是“山上馬克思主義”。不過這些思想上的深刻分歧還沒有表現出來,而且也不是當時時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
王明誣陷陳獨秀是“漢奸”
陳獨秀是個倔強的脾氣,一時不寫檢討,錯過了回到黨內工作的最佳時間。正在這個關鍵時期,王明和康生1937年11月29日從蘇聯回延安。王明到延安后第5天,就在《解放》雜志發表文章,稱“日寇偵探機關……首先是從暗藏的托洛茨基——陳獨秀——羅章龍匪徒分子當中,吸收作這種卑劣險毒工作的干部”。接著,康生發表《鏟除日寇偵探民族公敵的托洛茨基匪徒》一文,道出了陳獨秀當日寇偵探的所謂“事實”。王明和康生的態度,徹底堵塞了陳獨秀回到黨內工作的道路。
王明到延安后,以共產國際欽差大臣自居,以勢壓人。毛澤東在洛川會議上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主張聯合除漢奸外的一切力量抗日。王明把漢奸的帽子強加給陳獨秀,反對陳獨秀回到延安工作,一石二鳥,實質是在抵制毛澤東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思想,矛頭直指毛澤東,樹立自己在黨內的權威。
王明他們給陳獨秀戴上“漢奸”的帽子,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抗議。陳獨秀也以為這是中共中央的意見,發表了一些很激烈的話語。從此陳獨秀與黨的關系徹底決裂。
陳獨秀拒絕周恩來勸說
1938年11月,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因為失去共產國際的支持,王明失勢。這成為毛澤東重新談陳獨秀的轉折點。1939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將陳獨秀勸往延安,讓其親身感受延安軍民的革命氛圍,從而幫助轉變其革命思想。陳獨秀所在的四川江津屬于周恩來領導的南方局,因此,說服的工作自然落到了善做思想工作的周恩來身上。從情感上,王明、康生編造的“漢奸事件”嚴重傷害了陳獨秀。雖然兩人已經被調回莫斯科,但不能排除重返延安的可能。陳獨秀沒有選擇延安,令周恩來十分失望。
周恩來并未放棄對陳獨秀的努力,1940年,他又托陳的好友朱蘊山前往江津勸說,請他到延安去養老。但是,陳獨秀說,中共中央里沒有他可靠的人了,大釗死了,延年死了,他也“落后”了;“他們開會,我怎么辦呢?我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他淡然拒絕了延安的最后一次邀請。
1937年出獄后,陳獨秀未再參與任何政治組織。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江津一個偏僻的山村里寂寞病逝。(摘編自《北京日報》《陳獨秀與瞿秋白》《陳獨秀的最后十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shi/593080.html
相關閱讀:震驚:李清照用詩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
司空摘星個人簡介 司空摘星是哪部小說中的人物
揭秘:古人們為何喜歡在春節結婚和行房?
古代時候的“宅女”超齡不嫁人會被罰款
老知青憶:北大荒男知青為當赤腳醫生自己割掉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