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的,每個人都有著成功的欲望,很多人實現了,可是更多的人卻離成功越來越遠,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沒有誰比誰差,有的只是誰比誰更頑強更能堅持更能吃苦。我們希望孩子能成為了不起的人,那么,我們所有的行為和教育就要為此而奮斗,今天,琪琪想說七個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1)周恩來——遠大抱負
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讓人為咱們敬愛的周總理豎起大拇指,據說這是在他12歲就發出的遠大抱負哦。
周恩來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完成功課后,還要練習寫一百個毛筆字。 有一次,他和蔣媽媽去串親戚;貋頃r,天色已經很晚了。好心的蔣媽媽催他快睡。當他走到床前時,突然大叫起來:“呀,我的大字還沒有寫呢!”說著便又回到書桌跟前。蔣媽媽見了,忙上前說:“算了吧,今天不寫,明天寫二百個不就補上了嗎?” “不行!”小恩來用懇求的目光望著蔣媽媽說:“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恩來說完,便坐在書桌前認真地寫了起來。
(2)魯迅——珍惜時間
魯迅應該是我們中國學子的老熟人了。他對人們所做的貢獻相信不用琪琪多說大家也都了解。而魯迅這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時間對他來說半點都不可浪費。
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他常說: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想擠,總是會有的。魯迅一生多病,但是他每天都會學習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3)華盛頓——誠實的孩子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 “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愿失去一百棵樹,也不愿聽你說謊!
(4)居里夫人——專心致志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么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斈菅啪拖駴]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后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后,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5)王羲之——勤奮刻苦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于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圣"。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F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6)林肯——永不放棄
縱觀林肯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并沒有如此,也正因為 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里很窮,他沒機會上學,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林肯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钡秦毨Э偸亲钃醪蛔∷麑臒釔郏瑳]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面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
(7)貝克漢姆——熱愛即成功
或許現在貝克漢姆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高顏值的一家人。但你永遠想象不到在足球場上曾經有多少人為歡呼為他吶喊。而他的成功也并非輕而易舉的。
小貝小時候的體質是很差的,比起同齡人很瘦弱,這一不利因素對他來說是不適合從事足球這種對抗性很強的運動,不過小貝對足球有一種別人不可比擬的狂熱,就算在大雨中也不斷的練習射門,在少年俱樂部的時候,當大家都訓練完了,小貝自己會留下來練習任意球,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他可以不用助跑也可以把球踢得又準又遠~而上身卻很少轉動,這都是雨中練習的成果。
小學時,小貝跟父親之間甚至還約定了一個常規“賭局”:如果小貝能站在禁區邊不助跑射門,每次把球踢中門柱,就能從父親那兒賺到50個便士?偸勤A到零花錢的小貝很開心,直到長大成人后他才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渴望孩子能展開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要養成他身上某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以上的7個名人故事都代表著不同的品質,希望各位家長能夠領略到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44039.html
相關閱讀: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總得抓住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