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先頭軍隊的指揮官,同時接到上方唆使:爭奪一個曠廢已久,卻存在戰略價值的碉堡。
軍機迫不及待,兩軍指揮官即時命令部隊開拔,以超出急行軍的速度,趕赴目標地。他們與碉堡的間隔雷同,他們的部隊也都同樣疲乏,繁重的背包、沉重的兵器、沉重的心境與沉重的眼簾,都告知他們:不可能以指揮官所命令的速度前進。
甲軍的指揮官下令:每次停下來休息,只準十分鐘,到時間立刻前進,休克的人,到任他倒在路邊,不必攙扶也不必急救,甚至不用回首看,省得揮霍了膂力!
乙軍的指揮官下令:沖到底!一分鐘也不準休息!為了減輕累贅,除了水壺及武器,其余的貨色一律扔掉,甚至連干糧也不許帶,假如有敢帶頭停下腳步的,一律視為火線逆命,就地槍決!
甲軍出發時有300人,到達碉堡時只剩200人。
乙軍動身時同樣是300人,達到時只剩100人。但是一陣槍聲之后,包含指揮官在內,甲軍全死在了堡壘的鄰近。汩汩的鮮血染遍他們沾滿泥沙與汗水的衣服,他們抱恨終天地望著前方,仿佛不服地問:“為什么?"
謎底很簡略:乙軍早到了非常鐘,先架好了機槍等著,大學生勵志。
甲軍到達時,確實有200人之多,但200人全就義了!
乙軍確切只到了100人,那100人卻活了,且由于盤踞這個策略要地,而取得了進一步的成功。
某人加入電視公司的益智搶答節目,屢戰屢勝,失掉總冠軍的那天,友人問他:“你有什么得勝的秘訣嗎?"
“有,就是無論知不曉得答案,先按鈕,甚至在不想通標題之前,領先按鈕,一邊按鈕,一邊想,加上主持人叫我作答時,還可能延遲一兩秒鐘,往往就在這時候,答案出來了,”某人說,“我發明對手們跟我想到答案的時光差未幾,惋惜等他想到才按鈕,已經遲了。”
“連‘答’的機會都得不到,怎么可能贏呢?"
一條街上忽然開了兩家鞋店,先是各自掛出“開張大優惠”的彩條,接著一直減價,最后終于有一家撐不下去而倒閉了。
剩下的一家,收購了對手倒閉大戰賤賣的全體剩貨,從新裝飾,擴展營業,緩緩抬高售價,鞋業界人人據說他拼斗之狠,沒人敢去開店競爭。他的店財源滾滾,沒多少年就成為有名的大鞋店。
有人問那鞋店老板怎么勝利的。
“當已經撐不住的時候,再撐一下。兩虎相斗,誠然可能兩敗俱傷,然而只有傷不至逝世,就有翻身的機遇,”老板說,“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這個情理。”
在人生的戰場上,不要感到自己已經拼了命,也不要怨環境對你的請求過苛。應當想的是,本人的對手是否更拼命。別人的環境會不會要求得更苛。
否則,你在拼命之后,仍是可能落得慘敗,而且落荒而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15570.html
相關閱讀: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總得抓住點什么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