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的路上,飄滿紅罌粟
文/阿明
一個在海關工作的友人,有天向我傾訴,她說她覺得很虛空,在同一間辦公室統一張桌子前坐了八年,天天干的簡直是同樣的事,連呼吸的空氣都是一個味兒,當初的本人與八年前的自己沒任何兩樣,早上一睜眼,就曉得今天將怎么渡過。她感慨,這復印機里走出的日子讓她窒息,留不下任何亮點跟痕跡。
在旁人眼里,她擁有"金飯碗"的工作,還有穩固的家庭,人生智慧。我沒有更多的撫慰她,我說:"去買一本凱魯亞克的《在路上》看看,如果你不能像狄安那樣拋開一切單獨流浪,不能像薩爾在餓得發昏時只靠舔幾片感冒藥的糖衣充饑,假如你做不到那樣,就不要埋怨。"
她讀完這本書后,表現她做不到那樣的"在路上",固然心坎深處確實很憧憬——拋開現實的所有,沒有行李,沒有財產,居無定所,搭順風車,漫無目標地從一個城市流浪到另一個城市,尋求精神及感官上的極度放蕩、自由、頹糜與荒謬。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般人,占有幾間屋子(對某些人還是奢望)、一個家庭、一張辦公桌,終其畢生只為存折上多加一個或幾個零奔忙辛苦。當今中國,在宏大的市場經濟大潮沖擊下,在以物質掛帥的現實下,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自我的精神空間,在物質的擠壓下,()許多人的精神世界被迫隱蔽,被迫疏忽,在日復一日反復的奔走之中,有人就會感到悵惘與迷惑,想要探索生命以及活著的意思。然而,現實像一個鐵房子一樣固若金湯,沖不出也逃不開。
而這種情況,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就已呈現。那時二戰已停止,美國物資經濟空前發達,然而人們尤其是年青人的精力日漸荒涼!对诼飞稀返闹魅斯_爾、狄安以及其他"在路上"者,就是一群以驚世駭俗的行動、一顆驛動的心,試圖去逃離事實狀況的"垮掉的一代"。
這種現實狀態正如凱魯亞克所描寫的——這是個喧囂猖狂的紐約,數百萬人毫無休止地為了生存而奔走,像一場惡夢,搶奪、牟取、失去、嘆氣、逝世亡,只有這樣他們才干在這個城市里爭得一塊墓地。大巷上終日汽車擁擠不堪,恐怖的噪音使人發瘋,幾乎每分鐘都在發生交通事變,而這一片喧囂的背地卻是荒涼和虛無,很多人生涯在一種虛無飄緲的夢幻之中……
主人公之一的薩爾是一個作家,這注定他是一個靈魂高于現實的人,他的內心暗藏著躁動和不安,他等待簡略而透明的精神世界,然而囿于身份他還是投鼠忌器,直到狄安的涌現,如一劑催化劑一樣,讓貌似安靜的薩爾內心深處暗藏的潛流噴薄而出。他們不愿停下,他們只知道上路、上路、再上路,縱情地、貪心地體驗著在路上一切一切的瘋狂、惘然、迷失與放肆,暢快淋漓地領會自由的極其享受和性命的極端休會。
"生命的極端體驗",這幾個字讓我想到了凱魯亞克,他也是一個愛好生命極端體驗的人!对诼飞稀肥撬麕в凶詡餍再|的一部作品,他花了7年時光在路上,而后花了3個禮拜實現了這部作品,創作前,他感到"靈魂在某個深處召喚",一種靈感來襲的悸動攫住了他的心,他像打擺子一樣發抖著身材,二十多天,除了吃飯和短暫睡眠,打字機邊的凱魯亞克,用一卷長達120英尺的打印紙完成了一部沒有標點、沒有段落的《在路上》——那是一落千丈的偉大思維瀑布,濺起的無數思維與豪情的水花,半個多世紀以來,打濕了無數人的心靈。
"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這印在紙上的短短多少個字,像一團團灼熱的巖漿,從白色的紙頁中噴薄而出,曾經沸騰了整整一代人的心。
不可否定,即使過了半個多世紀,還是有無數人內心無窮神往那瘋狂的、無拘的、不羈的、迷幻的"在路上",——那是一個飄滿罌粟花香的夢境,令人迷醉,令人狂亂,令人焚燒。誰的心未曾溫順過?就算被課業壓得背彎的學子,就算被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壓得呼吸不暢的成人,只有我們的內心知道,我們的心是柔軟而溫熱的。
我們盼望迷醉,可是我們不能迷醉,就像我們知道 *** 讓人迷醉,讓人致幻,然而我們必需闊別一樣。我們還有"甜美的桎梏"在身上,那就是——責任和愛意。除了不諳世事的兒童興許有一些不負責任的權力之外,其余人都不能徹底拋開"責任"二字而遁世。我們盡力學習,為了自己,也為了父母,這是一種義務;( )我們努力工作,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過得好一點,這也是責任……
因而,當我看到狄安為了追尋自己所謂的"自由"而一次次拋下妻子和孩子,置他們的感觸與窘迫于不顧時,當我看到他的妻子在信中說"當我看著你消失機,我的心都要碎了,我一遍一遍禱告你能安全歸來,敬愛的狄安,這個世紀已經從前一半了,盼望我們可能在愛和無數的親吻中度過另一半,咱們都等著你"。即便如斯也沒能喚回狄安遠去的腳步時,我澎訇的心匆匆沉著下來——我發明自己感想不到狄安的"自在",感觸到的只有他的"自私"。雖只有一字之差,卻別如天淵。
薩爾最后在紐約愛上了一位領有一雙純粹大眼睛的姑娘,結束了他的流浪。而狄安,仍然"在路上"。
事實上,那些流落的"垮掉的一代",最后并不真正垮掉,他們仍是成了美國發展的國家棟梁。也許他們終于清楚了,人活路上,除了無可奈何地走向朽邁之外,沒有人知道前面將會產生什么。因此,在這條充斥未知的人生路上,還是捉住我們身邊觸手可及的最主要的貨色吧,責任、、親情、友誼……
雖然,我們并沒有失去記憶,那飄滿罌粟花香的"在路上",像一個夢境,像女巫手指間流轉的靈光,時時魅惑、挑逗著我們的心。但是,我們的思路仍然冷靜如冰上的月光——帶著責任與愛意在人生路上前行,才是真正的"在路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198364.html
相關閱讀: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總得抓住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