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決定財富
比爾·蓋茨說過:“我素來都是戴著千里鏡看世界的。”《紅頂商人胡雪巖》中也有這樣一段話:“假如你占有一縣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擁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能夠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領有天下的眼力,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從奧天時首都維也納往北,大概 30公里處,有一個小鎮施托克勞。小鎮的東頭,有一間酒館,這是一間老字號酒館,老板叫莫卡爾,他從年輕時就在這里經營了,當初,他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頭發也全白了,酒館仍然不改當年樣子容貌。
那是1811年,酒館的門前忽然停了一輛馬車,從車里走下來一對穿著華麗的白叟。這是一件稀罕事,因為在當時這樣的馬車很少,只有王侯將相才干坐得起,生活,平時來這間酒館的都是些窮人和下層社會人士,他們是誰呢?
莫卡爾熱忱地把客人迎進店來,部署他們落座,給他們拿來了最好的葡萄酒和烤牛排。
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過了一會兒,那男的把莫卡爾叫了過來,問他:“莫卡爾,你不意識我了嗎?”
莫卡爾上高低下端詳了他半天,搖搖頭說道:“記不起來了,請問您是……”
“我叫斯特拉蒙,36年前,我在這里買過一張樂譜。”
“樂譜?”莫卡爾盡力搜查記憶,終于想起來了。
那時的斯特拉蒙仍是個瘦瘦的年青人,他是鎮上一間劇院的樂手,常常來這里飲酒,那天,他對莫卡爾說:“老板,我想買你一件貨色。”
“先生,”莫卡爾說,“你想要什么?只有店里有的,我都可以賣給你。”
“是一張紙,正確地說,是一張畫滿了琴線和小芽菜的紙。”見莫卡爾一臉茫然不解的樣子,斯特拉蒙又說,“你還記得嗎?兩年前,有一個17歲的少年……”
那是一個很冷的冬夜,那少年滿頭雪花地進來了,他背著一個琴盒,身上穿的衣服很薄弱,質地看上去很不好,嚴寒使他壓縮著身子,他在微微地顫抖。他要了一杯葡萄酒,坐下來緩緩地喝,一邊在一張紙上寫著什么。()過了一會兒,他又要了一碟烤牛排。他寫得很專一,吃得津津樂道,等他吃完了要走的時候才發明,他身上不付葡萄酒跟那碟牛排的錢!
少年很難為情地對莫卡爾說:“我不是成心的。要不,我今天晚上不走了,就在這里為您的客人拉琴吧!”
莫卡爾許可了。他開端拉琴,他的琴拉得很好,琴聲婉轉,就像一條漂亮的小溪在酒館里流淌,客人們個個聽得如癡如醉。
他走的時候把樂譜留在了酒館。
莫卡爾的酒館后來沒有再吹奏過他的曲子,可是那張樂譜還在,他把它找了出來,給了斯特拉蒙。
斯特拉蒙高興得叫了起來:“是它,就是它!真是太好了!你要多少錢?”
莫卡爾想了一下,說:“這是一首很美的曲子,它值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
他這么說是漫天要價,實在,他只是想隨意要點錢,由于那東西他留著也沒什么用途,不過是一張廢紙罷了。
斯特拉蒙沒跟他還價就付了錢,高興奮興地拿著樂譜走了。
莫卡爾也很愉快,好像撿到了天上掉下來的金子,這是他的酒館賺錢最多的一天了。
36年從前了,現在,斯特拉蒙也老了,兩鬢花白,滿臉皺紋,然而氣色很好,莫卡爾再也找不到一點兒當年那個瘦年輕人的影子。莫卡爾問他:“您現在在做什么呢?”
斯特拉蒙說:“我什么也不做,就帶著我的太太到處游玩。咱們去過倫敦,巴黎……”
“您這樣不是要破費良多錢嗎?”
“不要緊,我賺到的錢這輩子也花不完。”
莫卡爾問他:“您是做什么生意的呢,這么賺錢?”
斯特拉蒙說:“我只做了一筆生意:我花了100份葡萄酒加烤牛排的錢,后來賺到的錢足以買下100間像你這樣的酒館。”
他告知莫卡爾,那個拉琴的少年叫莫扎特,逝世于1791年,只活了35歲。
美國有名企業家洛克菲勒說過:“眼光決議財產。”聽起來有點玄乎,卻是實切實在的真諦。
斯特拉蒙是頗有目光的,19歲的莫扎特只是初露頭角,斯特拉蒙已經看到了他“世界音樂之王”的雛形,17歲的莫扎特寫的樂譜在別人眼里不外是一張廢紙,他已經看到了,有一天它會無價之寶。
瀏覽了本文的網友還閱讀下列出色文章:
[的力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12021.html
相關閱讀: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總得抓住點什么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