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園藝所意本地收到了一封熱忱的應征信跟1粒純白金盞花的種子。當天,這件事就不翼而飛,引起軒然大波。
寄種子的本來是一位年已古稀的老人。白叟是一個地隧道道的愛花人,名言警句。當她20年前偶爾看到了那則啟事后,便怦然心動。她不顧八個兒女的一致反對,義無反顧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一般的種子,精心待弄。一年這后,金盞花開了,她從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篩選了一朵色彩最淡的,放任自流枯敗,以也得最好的種子。次年,她又把它種下去。而后,再從這些花中換匯選 出顏色更淡的花的種子栽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在咱們今天都曉得的那個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園中看到了一朵金盞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相似白色,而是如銀如雪的白。一個連專家都 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一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這是奇觀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221153.html
相關閱讀:總得抓住點什么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