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緣木求魚的故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勵志故事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緣木求魚的故事

《緣木求魚》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 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

緣木求魚原文: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⑴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⑶土地,朝⑷秦楚,蒞⑸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⑹,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⑺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認為孰勝?

曰:楚人勝。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 )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國內之處所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盍⑽亦反其本矣。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破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⑾,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⑿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刻舟求劍譯文:

孟子說:大王的最大欲望是什么呢?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齊宣王笑了笑,卻不談話。

孟子便說:是為了肥沃的食品不夠吃嗎?是為了輕暖的衣服不夠穿嗎?還是為了明麗的顏色不夠看呢?是為了美好的音樂不夠聽嗎?仍是為了身邊服侍的人不夠使喚呢?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可以盡量給您供給,豈非您還真是為了這些嗎?

宣王說:不,我不是為了這些。

孟子說: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曉得了,您是想要擴大領土,使秦、楚這些大國都來朝貢您,本人君臨中國,安撫四方落伍的民族。不過,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愿望,就似乎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宣王說:居然有這樣重大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要嚴峻哩。爬上樹去捉魚,固然捉不到魚,卻也不什么后患。以您現在的做法來實現您現在的愿望,吃力心力去干,必定會有災害在后頭。

宣王說:可以把情理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假設鄒國和楚國打仗,大王以為哪一國會打勝呢?

宣王說:當然是楚國勝。

孟子說:顯然,小國的確不能夠與大國為敵,人口很少的國度的確不可以與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確實不可以與強國為敵。中國的土地,方圓千里的共有九塊,齊國不外占領其中一塊罷了。想用這一塊去馴服其余八塊,這跟鄒國跟楚國打仗有什么差別呢?大王為什么不回過來好好想一想,從基本上著手呢?

當初大王假如能實施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你的朝廷上來仕進,天下的農夫都想到您的國家來種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國家來旅行,天下仇恨本國國君的人都想到您這兒來控告。果然做到了這些,還有誰可能與您為敵呢?

哲理:比方方向或措施錯誤,不可能到達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lizhi/300894.html

相關閱讀:勵志搞笑話劇劇本
成功人士的減法人生
有關于生命的哲理小故事
總得抓住點什么
動機的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